2017.4.29 水星《自私的基因》#在基因觅母视角下作为人的自主性#

2017.4.29 水星《自私的基因》#在基因觅母视角下作为人的自主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基因毋庸置疑是《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的主角,理查德•道金斯在书中说所有生物不过是基因的生存机器,人类也不例外。所以作为一个有意识、思想和情感的人类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想问人类真的只是基因的生存机器吗?人的行为都受到基因的控制吗?在基因追求永恒存在的前提下人类有自主性的空间吗?

终于,在本书的第十一章,道金斯通过提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概念——觅母,在这几个问题的回答上给出了一线希望。

“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这是道金斯写在第十一章最后的话。

人类何以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呢?先从觅母这个概念说起。

一、觅母的概念

道金斯创造觅母(mene)这个词主要是为了表达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所以他以“Mimeme”这个希腊词根,模仿“gene”(基因)的发音最终创造了mene这个词。

30多亿年来,基因始终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一提的复制因子。但它不一定永远享有这种特权。新型复制基因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条件一旦形成,这些新的复制基因必将开始活动,并且开创自己的一种崭新类型的进化过程。所以其实基因遗传进化只不过是许多可能发生的进化现象之中的一种而已。

基因实体所历经的基因选择进化过程创造了大脑,而这为觅母的出现和复制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曲调、概念、诗句、时装或是建造拱廊的方式等等都可以成为觅母,觅母就像一种人类文化的基因实体。

二、觅母的“繁殖”

正如基因通过精子或卵子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从而在基因库中进行繁殖一样,觅母通过模仿的过程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从而在觅母库中进行繁殖。如一个科学家如果把这一观点传达给他的同事和学生,他写文章或讲学也提及这个观点,如果这个观点得以传播,我们就可以说这个观点正在进行繁殖,从一些人的大脑散布到另一些人的大脑,这就是觅母繁殖的过程中的一种情况。

觅母的“繁殖”是通过非遗传途径“进化”的,而且其进化的速率比遗传进化快几个数量级。

举例:智人——完成认知革命后的人类洪水【待后续完善】

三、觅母对人类的影响【待后续完善】

1.社会经济的产生(300万交易的产生、信用的作用)

2.不同觅母环境中的不同民族特点(欧洲大航海VS中国波斯航海)

3.社会性的发展(我们的内在通常有7个次级自我,即自我保护型次级自我、避免疾病型次级自我、社交型次级自我、社会地位型次级自我、择偶型次级自我、留住配偶型次级自我、育儿型次级自我。)

四、觅母的竞争【待后续完善】

和DNA的自然选择过程相似,在觅母库中有一些觅母比另外一些觅母更能取得成功,因此这部分成功的觅母或是觅母复合体便得以长久的保存下来。

1.“上帝”觅母在觅母库里的生存价值来自它具有的巨大心理号召力。觅母复合体。(长寿)

2.强势宿主。(繁殖力)

3.文字的出现 。(精确的复制力)

五、人类的非凡特征【待后续完善】

1.自觉的预见能力(在想象中模拟未来,能够防止自己纵容盲目的复制基因干出那些最坏的、过分自私的行为)。

2.表现真诚无私利他行为的能力。(不断复制、变异、竞争、选择后逐渐积累起来的复杂性 )

我们的基因可能是不朽的,但代表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集体迟早要消亡。我们不能指望生殖可以带来人类个体的永恒性。但如果你能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如果你有一个精辟的见解或作了一个曲子,写了一首诗,所有这些都能完整无损地流传下去。即使你的基因在共有的基因库里全部分解后,这些东西仍能长久存在,永不湮灭。苏格拉底、达芬奇或是哥白尼他们在今天的世界上可能还有一两个活着的基因,但是他的觅母复合体在今天仍盛行于世、历久弥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4.29 水星《自私的基因》#在基因觅母视角下作为人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