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简说红楼之贾巧姐

上一篇:读书记【2020-001】

散文随笔|简说红楼之贾巧姐_第1张图片

贾巧姐,位列《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十位,是十二钗当中人物形象比较模糊的一个。


巧姐名字的来历

巧姐是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出生日期是农历的七月初七。巧姐出生后一直没起名字,家人平时只称呼她为大姐儿。没起名字的原因是因为王熙凤觉得巧姐出生的日期不好,孩子时常生病,她也认定是孩子出生的日子不好导致的。王熙凤为什么觉得孩子出生的日期不好呢?这与当时人们的一种看法有关。

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节日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关。相传织女思凡来到人间,与牛郎喜结良缘。两年之后,育有一双儿女。天帝闻之,勃然大怒,命王母娘娘带天兵天将织女捉回。这天正是农历的七月初七,牛郎挑着一对儿女紧紧追随,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划出一条银河,致使牛郎织女隔天河相望,骨肉不能团聚。

虽然后人将其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但在当时的人们来看,七夕节乃是妻离子散、天降横祸的日子,出于一种迷信的说法,人们觉得孩子在这个日子里出生不吉利,所以当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王熙凤便拜托她给自己的女儿取个名字,目的有两个:一是想借刘姥姥之寿,让自己体弱多病的女儿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因为古时候“人生七十古来稀”,刘姥姥初进贾府时已经七十五岁了,这个年龄实属少见,属于长寿之人。二是王熙凤觉得刘姥姥是贫困之人,取名字能够压得住。这也是古时候人们的通行做法,认为穷困之人命贱,能够压得住邪魔歪道。《红楼梦》中对这种风俗多有涉猎,比如寻穷苦人作替身的、认干亲的、出家修行保命的等等。

从王熙凤给巧姐取名字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上,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当时民间的一些风俗习惯,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凤姐作为母亲的一颗慈爱之心。

刘姥姥是个有见识的人,认为孩子出生在七月初七正好,就叫“巧哥儿”,使用的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从后来巧姐的命运来看,的确是应了刘姥姥这个“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之说。


巧姐的判词与红楼梦曲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巧姐的判词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这是一首非常简单的五古诗,内容一目了然,是说贾府大势已去,家破人亡,巧姐既没有什么富贵可言,又没有什么亲人可以依靠了。幸亏遇到母亲曾经接济过的刘姥姥出手相助,拯救其脱离了苦海,流落在一个荒村野店里纺纱。

从判词中可以看出巧姐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一个自小生活在侯门望族之家的千金小姐,如今却流落到农村,靠自己纺纱度日,其中之悲苦可想而知。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巧姐的生活没有办法与之前的荣华富贵相比,但至少生活是安定的。这样的结局,已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而这一切,得益于她遇到了恩人刘姥姥的关照,从红楼梦曲中可以得到印证: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巧姐的红楼梦曲,是正册中比较特殊的一支曲子,诗词格调与其他的十一首有很大的区别。其他的曲子,一般是交待主人的命运,感叹悲惨的结局,只有巧姐的曲子不同于其他人,有着非常鲜明的劝人积德行善的意味,这在《红楼梦》的描写中是很少见的。因为曹雪芹在塑造人物时,一般只用事件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和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很少采用说教的方式。

巧姐这支曲子的特殊性,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与深度思考。


巧姐命运结局之谜

巧姐的命运结局到底如何?这是一个值得读者去研究与探讨的问题,同时它也是《红楼梦》后四十回饱受诟病的因素之一。

在后四十回中,高鹗让巧姐嫁给了刘姥姥村中的大财主之子,这是否符合曹公的原意,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前八十回看,巧姐应该与刘姥姥的外孙板儿是有些瓜葛的,否则在第四十一回里,作者写巧姐拿手中的大柚子换了板儿手中的佛手,便没有什么深义了。而细研红楼的读者都知道,曹公设计的每个细节都是“草蛇灰线,伏行千里”,此处如此详细地交待了两个小儿女之间相互交换玩具的情景,决不是随手下笔的无意之举。

巧姐的归宿到底如何?这似乎成了一个难解之谜。其实,不管巧姐是嫁给村夫板儿也好,还是嫁给刘姥姥村上的周财主之子也罢,这个侯门千金的人生轨迹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不容置疑的。幸福与否,冷暖自知。对于巧姐,我们唯有祝福。


巧姐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巧姐年龄很小,出场也少,基本上没有单独围绕她展开的重大事件,也没有什么正面的描述与重要的场景去铺垫,只是粗线条地对其进行了勾勒。如果是阅读不仔细的读者,甚至都会忽略了她的存在。

针对巧姐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大胆地作个假想与推测。如果按照曹公前八十回的写作手法,他应该会在后面加大巧姐的戏份,在情节与故事性上都会有所增强,至少会让读者对这个人物有个清晰的印象,而不是如现在这样隔岸看花。

仅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情形看,巧姐这个人物远不能说其丰满,作者对她的描写与塑造,甚至还不如一个大观园中的小丫头给人的立体感更强。如果说后文中作者不加以突出,这个人物可谓是曹公手下的一大败笔。

于2020.1.5 17:47

NO:2020-002


散文随笔|简说红楼之贾巧姐_第2张图片


上一篇:【2020-001】读书记


下一篇:【2020-003】曹雪芹是否写完了《红楼梦》

你可能感兴趣的:(散文随笔|简说红楼之贾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