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面对别人的期待 -《无声告白》这样告诉你

如何正确面对别人的期待 -《无声告白》这样告诉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今天想推荐一本让我看完以后陷入了沉思的书 - 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

伍绮诗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父母均为科学家,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故事编排全面立体,文笔沉稳内敛,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书中故事情节:

《无声告白》这部小说以莉迪亚死了为开头,把读者引入情节,然后开展层层剖析,次第展开每个家庭成员各自的问题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牵扯,来解开这个16女孩花季少女的死亡之谜。

莉迪亚是个混血儿,她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美国人,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她的父亲詹姆斯是一个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从小到大受尽不合群的痛苦,所以一直在试图努力让女儿融入周围的圈子。他要求女儿约同学看电影, 给同学打电话,给女儿买很多交际的书,盼望有很多朋友。

她的母亲玛丽琳则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与她的父亲相反,玛丽琳想要拼命变得不普通。她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却因为结婚生子而无法实现,于是把所有的梦想都加诸在了莉迪亚身上。

莉迪亚的父母把太多的爱都倾注在她身上,以至于她快要窒息;而家里其他的两个孩子,她的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在围绕在莉亚迪周围的聚光灯下,黯然失色。他们无比渴望得到父母的一点关注,却总是落空。

没有人听懂莉迪亚的孤独,内斯是莉迪亚唯一能够寻求安慰的人,但也有自己的困扰,更无力改变什么;而汉娜是一个被大家忽视的隐形人,谁也不会关注到她。她只能默默地躲在角落,感知着每个人微妙的情绪,惶恐地面对家里的一切变故。

也许每个读者都能够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唤起内心的共鸣

父亲詹姆斯 - 最大的渴望是能够被周围的人看作同类

詹姆斯的父母靠假冒邻居的儿子来到美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詹姆斯出生在美国生长在唐人街,从小到大都被看作是“异类”。他拼命努力,想通过自己的成就让周围的人接受甚至尊敬。终于成为了一名终身大学教授,然而却因为自己的黑头发和黄皮肤而依旧被周围的人排斥。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无疑是孤独的。他工作上没有亲密的伙伴,社区里也没有交往的邻居。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小时候。

上小学的时候因为自己性格内向也常常被同学孤立。那种形单影只的痛苦和尴尬也许只有在孩童时期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明白。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只要能够被周围的人接纳,让他有归属感,其实就够了。而因为各种原因被同学或老师孤立过的孩子,大都会在心里留下或多或少的童年阴影。

我清楚的记得自己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参加工作,都特别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而深挖自己这种抗拒人群的原因,是怕再经历童年时候没有伙伴,被孤立的痛苦。

所以,我们常常被鼓励活出自己,做自己,实际上正真这样做的时候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不合群,意味着被大部分人不接受,不认同。

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对那些“不一样”的人敞开怀抱,多一些宽容。这一善意的微小举动,将是送给他们人生的最好礼物。

母亲玛丽琳 - 渴望拥有不同的人生,拒绝世俗的家庭对女性的禁锢

在玛丽琳长大的时代,社会价值认为女性应该回归家庭,扮演好母亲与妻子的角色。

玛丽琳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但偏偏不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她选修化学课,是班上唯一的女生,实验做得比男生还出色。她的母亲是家政课老师,能够烤制美食,是主流价值认可的家庭妇女,但她并不希望重走母亲的道路。她不愿意学家政课,想改选男生们的手工课,学校不同意,她气愤不已。

她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理想是成为医生。然而后来遇到华裔丈夫詹姆斯,结婚生子,梦想一度搁浅。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的需求。相信好多人因为社会现状或者现实的原因终生都无法实现这一需求。

但这种需求一直都在那里,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曾感受到过这种渴望。

然而中国的很多父母也和玛丽琳一样,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就加诸在了子女身上。

他们不辞辛苦地为孩子规划成长路线,他们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他们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曾经想成为却最终没有成为的那种人。

他们给孩子背负上了深深的期待,这种期望让孩子忘记了自己人生真正的渴求,为满足父母麻木地走在他们的梦想道路上。

回看我身边的同龄人,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考公务员。他们根深蒂固地信奉只要考上了公务员,就会拿到铁饭碗,生活就是体面的,有保障的,令人羡慕的。

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欢做这种工作,过这种体制内的生活。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他们的。或者对于他们来讲,自己真正的梦想和现实光鲜亮丽的公务员的工作比起来,是不足为道的。

而他们深埋在心底的活出自己的愿望,或许有可能再加诸到下一代身上,就这样一代代地恶性循环下去。

活出自我,是自己要负责的事情,愿我们都不要以爱之名,让别人来实现自己没有勇气活出来的人生。

莉迪亚 - 渴望做真正的自己,却无力拒绝父母的期待

詹姆斯的心中无法泯灭的痛苦让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莉亚迪身上,他希望她有很多朋友,希望她成为社交明星,希望她被所有人喜欢。

莉迪亚无法实现的人生梦想也加诸在了女儿身上。她每天给她制定学习计划,买不同的参考书,检查家庭作业...... 最终希望莉迪亚成为一各优秀的医生。

然而莉迪亚过得并不快乐,父母对她的爱与期待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为了让父母感到安心,她筋疲力尽地每天都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也许每一个孩子,都无法忽视父母的期待。

特别是小时候,父母的一句夸赞,一句肯定的话,对于孩子来讲,都是极度渴望的。所以没有孩子会忽视父母的期待,他们会竭尽全力地,把父母的期待当作自己前进的方向,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

而这些孩子要么因为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而难以成功,要么真的成功了却永远得不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那种快乐。

活出自己,需要的不止是能力,更多的,是勇气。

内斯和汉娜 - 极度渴望被爱和被关注

由于父母把所有的注意力几乎都倾注在了莉迪亚身上,对家里的另外两个孩子,内斯和汉娜,几乎是忽略的状态。

这种忽略,对于詹姆斯和玛丽琳来说,可能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但是对于内斯和汉娜来说,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却是一种很深的折磨。

内斯一开始会把一切怪罪于莉迪亚,后来一次在湖边,他甚至伸手把莉迪亚推进了湖水中。但他却发现,莉迪亚在落水的那一刻,眼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解脱。

内斯终于明白,父母过多的期待与爱,对于莉迪亚来说,并不轻松。

书中有一个小细节描述了汉娜的一段内心独白:

去年夏天,她和内斯、莉迪亚一起去湖边玩。天气炎热,内斯下湖游泳,莉迪亚穿着泳衣,在草地上铺开一块条纹毛巾,她手搭凉棚,躺在上面晒太阳。汉娜在心里默默回忆莉迪亚都有哪些昵称:莉德、莉兹、莉迪、亲爱的、甜心、天使。但大家都只叫汉娜她的本名。

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能拥有一个爱的昵称就能证明自己是被爱的,被宠溺的。然而姐姐能够拥有那么多昵称,而大家却只叫她的本名-汉娜。

对于从小缺爱的孩子,内心会存在一种自己不值得被爱的自卑感。觉得一定是自己哪里不够好所以父母才不爱自己。

如果这个缺爱的孩子没有足够的意识和觉知了解到这不是自己的错,那么很可能他们在将来的亲密关系中还会创造出相似的情景,他们会选择不够爱自己的另一半,然后在生活中时刻被提醒,自己不值得被爱,这一在童年烙下的阴影。

在中国,“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曾经或正在伤害着太多的孩子。

如果一家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假如他们的父母还被封建思想所影响着,那么这个女孩子就一定会体会到爱的不平衡。不管她是姐姐,还是妹妹,他们的父母不仅会在爱的分配上不平等,还会以各种“爱”的名义让女孩去付出,去帮助他们照顾男孩。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家庭故事就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可想而知,这些女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在人生漫长的岁月里,内心要经历因为无助和不公平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她们又会怎样去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

写在最后

小说的主题是“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句简单的话,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别人或者世俗的期待与其说是一种期待,不如说是一种威胁,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如此的脆弱不堪,我们依赖自己的家庭,依赖于周围的社会群体。

只要我们周围的人的意识水平还是老旧的一套,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屈服于他们,因为我们内心深深地知道,只有屈服,才会安全。

生活中,只有少数真正的勇者,他们不愿意为世俗所约束,他们的思想敏锐而又清醒,他们没有被洗脑,没有被恐吓住。

他们深深的明白自己生命的意义绝不是为了那一丝可怜的安全感而人云亦云,苟且偷生。他们勇敢地活出了自己,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拥有幸福的人。

毕竟,假如心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远方,即使在路上被万人阻挠,拼得头破血流,那又怎样呢,到达心之所向的地方,毕竟才是此生活着,最重要的事情。

欢迎关注子莯青青,用心推荐更多的好书给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正确面对别人的期待 -《无声告白》这样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