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2012年的世界末日说。
虽然时间停止,末日崩塌这种事不大可能发生,但在2012年的12月,我还是很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假设世界还有3分钟就末日,那么你想要做什么。
当时我内心只有两个想法,第一打电话给家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希望如果有来生,我还会做他们的女儿,第二我想要打电话给初恋男朋友,告诉他虽然后来发生那么多不愉快,但在世界末日来临的那一天,我突然想要原谅他,原谅他所有的错,即便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我依然想要跟他说,一切都原谅,只因为原来我心中仍有爱。
后来呢?世界并没有末日,我也没打那个电话,于是我们也终于还是错过了。2012年就这样过去了,直到我遇见《时间停止的那一天》,我才又想起当年的世界末日说,但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没有像我一样平静的度过“不一样的一天”,他真的遇到了时间多出两秒钟这样的事,并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其实生活中很微妙的变化,也可能带来一场蝴蝶效应。
《时间停止的那一天》作者是蕾秋·乔伊斯,1年前曾在朋友家借来了作者的《一个人的朝圣》,而早在2013年的时候,这本书就畅销了38个国家,入围了英国布克文学奖,作者非常善于从故事出发,用细节刻画来告诉读者一些生活中的哲理,而相比故事本身,这些哲理更值得读者去细细咂摸。
蕾秋·乔伊斯笔下的故事相比其其他小说更耐看一些,并非是故事本身很复杂,而是他的故事走向以及人物设定却总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明白作者的真正意图。
《时间停止那一天》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阅读过程中我一直被作者揪着心,我期盼了解下一步发生什么,但我又害怕他呈现给我的人性最真最善以及最恶的那一面。每一位人物的形象、心理都被描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将自己代入进去。
作者在闰秒这个宏大的背景下,拆分了两条故事线来向读者展示故事:
第一条故事线的主角是拜伦,他的朋友詹姆斯告诉他说时间会增加两秒,而对于11岁的拜伦来说,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他,他认为增加的两秒一定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一些影响,他恐慌、不安,并试图告诉母亲戴安娜这件事对他的影响。
终于,母亲黛安娜在开车送他和妹妹上学的途中撞了一位叫珍妮的小姑娘,而这一切只有拜伦看到了。拜伦将这一切告诉了母亲,拜伦一家幸福而有序的生活从此被打断,而母亲也由于忍受不了心理的压力而自杀,随后拜伦父亲也自杀了,好朋友詹姆斯离开了小镇,拜伦的童年也从此消失不见。
在这个故事中,善良的拜伦和那个本可以养尊处优的黛安娜本是好心人,却因为被撞女孩珍妮的母亲贝弗利的贪心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阅读到这里我是非常压抑的,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好人被人冤枉,坏人则继续猖狂一样难受,但作者非常巧妙地给出了另一个故事,而这也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
假如第一条故事线被称为毁灭,那么第二条线就应该叫做救赎。
这条故事线的男主角叫吉姆,他刚从精神病院出来,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感到不安,在这个故事中,他成为了那个被撞的人,当所有人都劝他去告艾琳时,他却选择了原谅,而最终原谅了艾琳的吉姆,也获得了爱情,并最终将自己救赎,原来,吉姆便是成年后的拜伦。
这两条线单拆分出来看,一个悲剧,一个喜剧,组合在一起,利用一明一暗,一悲一喜的差异化对比,就把小说的内核呈现出来了:没有人能一生风平浪静,就如同家世良好的拜伦,养尊处优的拜伦妈妈,也会因为一点点变化打破原有的生活秩序,没有人的生活会是一帆风顺的,但生活给我们的是蜜糖,还是砒霜,取决于我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心态与处理方式。
《时间停止的那一天》里面有句话我非常喜欢,“别害怕失去生活的勇气,因为它一刻也未曾离开过我们。”
作者用两个并一个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间改变与否,我们能做的都是珍惜当下,比如对在乎的人说我爱你,比如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珍惜每一位朋友,尝试原谅所有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唯有爱,才是困苦生活的解药,也唯有爱,是川流不息时间长河中永恒不变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