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发展趋势推演

在大家眼里,可能我还算一个区块链领域的老司机吧,其实我接触的时间也不长,完全投入这方面的研究和学习也才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我曾坚定地认为区块链技术就是未来,所以奋不顾身地投入了进去,但是时间久了,可能和很多其他人一样,走着走着真的又忘了当时是如何启程的,到底要去到哪里?

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对ICO代币融资和数字货币交易强监管的情况下,很多人又开始迟疑甚至产生了否定。但是,当重新回顾那些我们曾一起走过的路,看看那些在互联网上镌刻的文字,我们应该庆幸这互联网是如此伟大,因为它记下了那么多美好的时刻。所以,每当我重新克服倦怠,写起文字时,我似乎又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这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通过写作记录我们学习区块链的点滴,当我们迟疑时,总能在这里找到通往前方的路,《区块链研习社》这个专栏持续为大家开放着,期待更多的人加入。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就如同当初坚定地出发一样,今天我和大家推演一下区块链为何如此重要以至于会成为未来的。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的历史有30多年的时间,互联网的出现和大面积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从而极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因为生产都是基于信息的反馈,信息的获取速度快了,效率必然提高。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对于一个像华为这样的设备制造商,海外市场的数据将决定下一周期的生产规模,而通过互联网很好地保证了这些信息得到快速地传递。

就如同一个单机的处理系统一样,一进一出,理解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对于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似乎只关心自己需要什么信息,怎么利用这个信息,然后辅助决策下一阶段怎么做就行了。但是,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协作体系,虽然我们身处世界各地,各自独立,但是只要我们想通过自己的能力赚钱,就必须通过某一节点加入整个人类的协作体系当中,这个节点可以是家里的互联网,也可以是单位的写字楼。

也就是说,一旦我们把自己的视野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看,会发现哪怕一个非常简单的产品的生产竟然都如此复杂。就拿一个非常廉价的铅笔的生产来说,涉及到笔芯、木头、橡皮、铅笔金属圈这么多“零件”的生产,而每一个环节又更是涉及到大量的分工协作。

上面讲的一句话概括就是: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分工协作体系,互联网在人类协作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从而帮助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

但是,参与方一多,问题的复杂度就提高了,相互之间达成一致的难度就变大,到底该相信谁,以什么为准,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互联网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却在如何协调各方达成一致方面显得无力,有时候甚至会加重这个问题。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是以副本的方式进行传递的,比如发送一张图片,实际是这个图片的副本而已。而对于信息的分辨和确认,需要借助大量的身份验证、线下确认等措施才能最后确保各方对信息的理解准确无误。

以前我曾专门论述过这种信任的问题,详见“你为什么不信任我?”,对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如何保证是一致并且不曾被篡改过,我也曾在“区块链是如何保持数据一致性的”有过阐述。也就是说,对于人类生活这种复杂的分工协作体系,不信任问题是常态,在虚拟互联网络世界里,信息的副本机制经常需要借助一些类似哈希值或者权威机构,来达到对信息的验证确认。

对于这种副本机制,纯粹从传递信息的角度,是非常高效的。但是,从我们一直在关注的价值传递的角度,却造成了最严重的问题,因为如果一个价值符号被发送出去后,却又多出一份拷贝,这是难以想象的。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货币伪造和双花问题会成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但是,这么分析总是显得先入为主了,毕竟是比特币出来之后,我们才有了对于价值互联网这个说法的共识。关于区块链的逻辑推演,我们还是应该回到一致性的这种根本的问题上来,即:

在一个复杂的分工协作体系和这样一种不确定的互联网环境中,不同的参与者之间呈现一种分布式的、多节点的联结状态,这本身也是互联网的基本形态,在这种状态下如何使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保持一致,不可篡改,来有效保障基于这种网络的协作,来提高协作的效率?

在区块链出现以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能全面解决这种问题,虽然关于共识算法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如果没有中本聪的伟大创意及比特币的完美实现,可能至今这种分布式不确定环境里的协作问题还永远只能停留在科研论文的探讨中。

再举一个例子,当前很多产业的社会分工日臻成熟,都形成了一个可分为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服务于这些产业链的金融服务有一个通俗的说法——“供应链金融”,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参与方众多、体量大、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网络体系。在这里面,主要的参与方包括核心企业、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物流企业等,随着整个社会在互联网上改造的深入,各主要参与方基本都具备了自己的信息化系统或渠道,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一个产品的生产制造在每个企业的系统里都会留下一个副本或记录,同样一个东西,对于不同的企业可能有不同的涵义。

此时,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会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数据如何有条件共享、双方之间如何取得互信、不同方之间交易流水如何对账等,因此,这种状况下会存在大量重复的、低效的工作,以前的互联网技术无能为力。因为,各方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达成一致,以技术手段实现的增信措施也不具备。

虽然我们都知道,现在通过智能合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区块链出现之前,我们真的都是在非常低效地协作着而已,企业的成长更多来自于整个社会财富增加所带来的福利,自身效率可能在提高,但是双方之前的协作效率会迅速出现瓶颈。区块链是如何做到的,可参考我之前的分析“如何参与创造区块链新世界”。

如何实现一致性的问题,至少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在微观上,通过借助共识算法有效保障了一种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致性;在宏观上,人们对一致性的认同必须经过一个较繁琐的协商过程,这种协商之后的结果表现在被称作“智能合同”的智能合约的代码实现上。

技术手段的实现表面复杂,而实际上却比较容易理解,而现实生活中的,即宏观上的实现推进起来表面很容易,而实际上却非常困难,你看区块链技术诞生了8年多的时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成熟的区块链产品却依然寥寥无几。这不仅体现在人们思维的转变存在难度,更体现在宏观上一致性的达成也困难重重。

而从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形态来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多个参与方之间协商条款,并“白纸黑字”画押,将条款以代码形式固化进区块链系统中;另外一种是设定一个透明的博弈机制,不同参与方之间通过博弈让系统自己达成一个平衡状态。实际上,前者就是联盟链的底层逻辑,后者就是公有链的底层逻辑。

说到这里,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前面提到说通过“价值互联网”推断出区块链的出现是先入为主呢?因为毕竟是先有了基于区块链的比特币,才有了“价值互联网”的广泛认同,“价值互联网”的说法更像果,而不是因;另外,从区块链当前的发展形态来看,联盟链里并不存在数字代币,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价值互联网”了,也就是说“价值互联网”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区块链发展形态。

对于整个互联网而言,要达成一致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这不亚于重塑一个现实世界,由于变量因子多,约定一致性显得根本不可能,唯有像现实生活的经济运行规律一样,通过相互博弈的方式,来达成最后的平衡。当然,对于整个网络安全的维护,都需要有这样的经济激励措施。这就是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成熟,数字代币对于公有网络显得异常重要的原因,具体分析可参考我前期的文章“代币对于区块链到底有多重要?”。

每个区块链网络更像一个经济体系,在这样一个经济体系里,通过发行代币的方式提升了网络的经济活力,又通过交易所实现了虚拟货币与现实世界货币的进出通道,因此整个系统盘活,从而使公有链的区块链发展变得异常火爆。只不过,从当前的政策看来,各国政府对它的容忍度是相当低的。

联盟链由于纯粹从相互协作、达成一致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因此并不与法币相冲突,反而成为最安全的研究之地,但是又由于缺乏代币这样一个价值符号,无法施加博弈机制已寻得平衡,所以只能通过提前协商达成一致性条款,而这又是极其艰难的。以自我为中心不仅是信息系统上的,更是意识和观念上的。

但是,不论是哪种形态,区块链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能够解决整个社会网络分工协作的一致性难题,特别是在当下大家对隐私和数据权利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区块链的特性更是显得弥足珍贵。这也让我们相信,区块链就是未来,虽然各国政府严控ICO代币融资,及数字代币炒作,但是它并不能阻挡区块链向前发展的趋势。

老子云,“混沌之初,天地不分,盘古开天辟地,重浊者下沉是为地,清轻者上扬是为天。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自然也;一者,混沌之初也;二者,天地始分也;天地分离,方有万物。”

在我看来,这混沌之初已然过去了,不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块链发展趋势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