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读书笔记

我的一个好朋友非常痴迷于星座研究,并且已经对她周围的所有亲戚朋友同事都建立一个星座库,每个人生辰八字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都了如指掌,并且实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各种运程预测,大家对此都深表信服。

几年前,我对星座也非常痴迷并深信不疑,直到有一天,我不记得在哪个地方看到我的一系列偶像们(如老罗等)在各种场合都表达过“星座就是伪科学”这一论断。我便改变了我原来的想法。

于是有一天,我跟我的那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快要撕破友谊的辩论。不仅仅辩星座,还辩中医。在一番舌枪唇战之后,我亮出了我的杀手锏,我说“证明是科学还是伪科学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是,它是否能被证伪,你们所谓的星座学根本不能被证伪,所以它是伪科学”。说完这句话之后,我停顿了片刻,等待着亮出杀手锏之后对方无以反驳的快感。然而,对方直接问了三个问题:你凭什么说不能被证伪就是伪科学?你的学说被证伪了不就是被证明是假的了吗?什么是科学?

对于对“证伪”这个概念一知半解的我,根本无法回答那三个问题,在当下立刻败下阵来。

所以啊,在现在这个知识横流,真假科学难辨的时代,你不更深入更踏实地去了解一点科学、逻辑学知识,你连吵架都吵不赢。更不要说,现在很多人对伪科学的研究并建立起来的一套理论支持以及他们对伪科学的刻苦钻研精神,已经比我们对真正的科学的追求和学习要努力多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的、尽量全面地去了解真正的科学呢?

这本书是很多人推荐的一本书,像这种社科类的书籍,读起来并不那么友善,但当你读完并且理解了其中的核心观点之后,你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应该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当你记住了其中的某些话时,比如“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它就是无用的”、“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某类科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你再也不用担心吵架吵不过你的朋友了。



(以下内容为书籍每章最后结论摘录,斜体字部分为书中实例或我个人的笔记。)

第1章: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的阵营里左右逢源

小结:心理学是一个主题非常广泛,但又相对松散的学科,它包含一些通常不被归入同一概念的众多研究主题,然而,它们都使用科学方法来理解行为,从而实现了学科的统一。科学方法绝不是指一套生硬的规则,而是指一些非常普遍的原则。最重要的三点是:1)科学采用系统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2)它以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3)它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科学通过同行评审等程序和重复验证等机制来保证知识的公共性。

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因而经常会和世俗智慧相冲突。这种冲突是任何新兴科学都会遇到的,了解这种冲突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人反对将心理学视为一门科学,并对心理学持敌意态度。同时,与世俗常识之间的碰撞,也令心理学成为一门激动人心的学科。很多人进入这一领域正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能够检验那些被毫无争议地接受了数百年的“常识”。

研究发现:结婚会增加幸福感。父母的幸福感会随着第一个孩子的降生降低。当第一个孩子成年时。幸福程度回弹一些,但随后又降低得更多。只有当最小的孩子离家自立后,婚姻幸福感才回归到没有孩子时的水平。当你知道了这些研究结论后,你还会认同“孩子给父母带来幸福”这句话吗?

所谓有些人是“左脑型”,有些人是“右脑型”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大脑可能是以联合的方式工作的。

第2章: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科学家们提到“可解的问题”时,通常指的是“可检验的理论”。“可检验的理论”的定义在科学上是非常明确的:这个理论是有可能被证伪的。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它就是无用的。心理学里一直充斥着不可证伪的理论,这也正是心理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好的理论能够做出具体的预测,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相比于一个不精确的预测,如果一个明确具体的预测得到证实,就会为产生这个预测的理论提供更大的支持。简而言之,可证伪性原则的一个含义就是,并非所有理论的验证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可证伪性越高,预测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即使预测并没有得到证实(比如它们被证伪了),可证伪性对于理论的发展也是有用的。一个被证伪的预测说明,原有理论要么应当抛弃,要么需要进行改变,以解释不一致的数据。

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像心理学这样的科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

第3章: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

操作性定义是利用可测量、可观察的操作来表述的概念定义。我们确信某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确定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具备可以用可重复性很强的行为观察来表述的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让科学知识变得公开可检验的主要机制。这样的定义被置于公共领域,使其所界定的理论性概念能够接受所有人的检验,而不是像“直觉的”、非经验性的定义那样,只属于特定个体,检验它的机会并不向所有人开放。

由于心理学使用一些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词语,如智力和焦虑,许多人对于这些术语的含义有着预设的想法,因此往往意识不到对这些术语进行操作性定义的必要性。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也需要对其术语进行操作性定义。可是,人们常常要求心理学家回答本质主义的问题(有关概念的纯粹深层本质的问题),而其他科学家就不必回答这类问题。没有科学能够回答这样的终极问题。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正在试图不断地完善其操作性定义,使理论概念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真实世界的原貌。

第4章: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在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是有用的,因为此时寻找有趣的现象和待研究的关键变量很重要。虽然个案研究在早期的、理论形成前的阶段是有用的,但在研究的后期,当对理论进行检验之时,个案研究就毫无用处了。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孤立现象,个案研究的结果遗漏了太多其他可能的解释。为何个案研究和见证证据对于理论检验来说是没有用的?要想理解这一点,就需要想一想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是指无论疗法是否包含了有效成分,人们都倾向于报告任何疗法都对他们有效。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催生了许多关于疗效的见证叙述,致使对一种心理(或医学)疗法效果的证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原因就在于,无论治疗手段是什么,安慰剂效应都会使人们提出证实其疗效的个人见证。

尽管见证证据在检验理论的时候是无用的,但心理学研究指出,由于鲜活性效应,这类证据经常被人们过分地倚重:对于更为生动并因此在记忆中更易提取的证据,人们会赋予其过高的权重。对大多数人来说,见证证据就是一种格外生动和鲜活的信息。因此,人们在验证某一心理学主张的合理性时,会过度依赖这类证据。事实上,理论主张是否合理,是不能用见证叙述和个案研究的证据来判定的。

第5章: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本章的主旨是想传达这样一个理念:两个变量之间仅仅存在相关,并不能保证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关键就在于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在第三变量问题里,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路径,因为相关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变量或许都与未被测量的第三变量有关。事实上,如果潜在的第三变量也经过了测量,就可以用相关统计,如偏相关来评估第三变量是否决定了这种关系;让相关统计的解释变得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方向性问题。实际上,如果两个变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方向是不能根据相关来判断的。

在行为科学中,选择性偏差是造成诸多虚假相关的罪魁祸首。事实上,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他们的环境,并人为创造了行为特性和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正如戈德伯格的例子所阐述的那样,确保选择性偏差不会捣乱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操纵所有变量的情况下进行真正的试验。

生活中有个现象,就是公立学校的学生考试成绩会比很多私立学校学生的成绩要高,于是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公立学校比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要高。但其实我们有没有想过,影响学生成绩的并不仅仅是学校的性质这个变量,而真正影响学生成绩的可能是家庭背景这个指标,比如父母的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家里的藏书等因素。而科学研究也表明:学业成就可能和学校是否私立或公立没有任何关系,真实的情况是:家境优越的孩子学习成绩越好,而家境优越的小孩更有可能进入公立学校而已。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现象,不要做想当然的判断,而要想清楚,这个结果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大众理想当然的原因,到底是真正的原因还是只是这个现象产生的结果而已。

还有很多例子:比如很多人认为低自尊是导致学习成绩差、药物滥用、青少年怀孕等不良行为的原因,高自尊带来高学业成就和其他领域的成绩。但事实证明:是高学业成就导致了高自尊,而不是反过来。

比如有人认为做志愿活动的人(利他)比不做志愿活动的人更幸福。也就是说是幸福让人变得更利他,还是利他让人变得更幸福?研究证明,在两个方向上都有关系:幸福让人们更多地利他,并且利他行为也会让人更幸福。

第6章: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试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这就是为什么试验比相关研究能够作出更强的因果推断。在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仅仅观察两个变量的自然变动是否显示某种联系,而在真试验中,研究者要对被假设为原因的变量进行操纵,通过试验控制和随机分配来保持其他所有变量不变,然后再来看这个假设变量是否会产生影响。这种方法排除了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第三变量的问题。第三变量出现的原因是,在自然情境下,很多不同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试验方法就是用来分开考察这些自然存在的关联。它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目的,是因为它以操纵一个变量(被假设是原因的变量)的方式分离出该变量,并保持其他所有变量不变。但是,为了区分这些自然的关联,科学家们经常要创设自然世界里不会出现的特殊条件。

(经过科学实验证明以下“常识”都是错误的:“月亮盈亏会影响人的行为”(如所谓的“水逆”),“性格互补的人容易吸引”;“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更改答案,相信第一次的选择”;“做祷告能让人更健康”;“亲生厌,熟生蔑”——这些观念都是错的。)

第7不像是真实生活的心理学实验与“人为性”批评

一些心理学研究属于应用型研究,它们的目标是把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特定情境。在这样的应用研究中,研究的目的是要将结果直接推广到自然情境中,样本的随机化和条件的代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研究结果将会直接得到应用。然而,大多数心理学研究不属于这种类型,而是属于基础研究,用以验证有关行为潜在机制的理论。在大部分基础研究中,研究结果通过理论上的修正得到间接应用,从理论产生到应用于某些实践性问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种类型的基础研究中,被试的随机取样和情境的代表性不是关键问题,因为这类研究的重点在于验证理论的普遍性。实际上,在用于验证理论的基础研究中,人为的环境条件时有意创设的,因为这有助于把研究的关键变量从索要控制的无关变量中分离出来。因此,心理学实验“不像是真实的生活”这个事实其实是一种优势,而非缺点。

第8避免爱因斯坦综合征: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在这一章中,我们看到,为何“跃进式”模式对于心理学来说是一种糟糕的模式,以及为什么“渐进整合”模式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框架,凭借这个框架,我们就能够理解心理学中的结论是如何形成的。聚合性证据原则描述了心理学上研究结果是如何被整合的:没有一个实验至少都能帮助我们排除一些可能的解释,并让我们再接近真理的道路上向前迈进。多种不同方法的使用让心理学家更为确信,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建立在稳固的实证基础上的。最后当概念上的变化发生时,它必须遵循关联性原则:新的理论不仅要解释新的科学数据,还必须能解释已有的数据。

第9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

本章内容虽然简单,但却非常重要。考察行为的原因时,要依照多样性的原则来思考。不要陷入误区,认为某一特定行为只是由某一特殊原因造成。大部分复杂的行为都是由多重原因所决定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共同起作用才导致了某种行为出现。有时多个因素联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交互作用。也就是说,变量共同作用时的整体效应,会和其单独作用时获得的效应完全不同。

第10人类认知的阿克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和大多数学科一样,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是概率式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发生。虽然这些结论并非是百分百地准确,但根据心理学研究及理论所作出的预测仍然是有用的。阻碍人们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很难用概率的术语来思考。在这一章里,我们讨论了几个相当精彩的研究实例,这些例子表明,大多数人如何与概率推理背道而驰:当人们遇到具体的、具有鲜活性的证据时,就把概率信息抛到一边了。他们没有考虑到,较大的样本能够提供对于总体数值更为精确的估计。最后,人们表现出赌徒谬误(把原本无关的事件看成是有联系的)。赌徒谬误源于一个更为普遍的倾向:未能认识到偶然性在决定结果时所起的作用。

(当我说“吸烟可以导致肺癌”的时候,我妈经常会反驳:“你看你外公,抽了一辈子的烟,喝了一辈子的酒,现在90多岁了,还不是好好的”。我常常无法反驳。其实,“吸烟可以导致肺癌”这个是个科学的结论,而科学的结论都是采用概率趋势而非绝对确定性的表述。吸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肺癌的概率,但并非绝对。所以,不能以一个特例,去反驳一个规律。)

第11人类认知的阿克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时常被外行人士和临床心理从业者所误解。人们很难认识到,行为事件结果的变化中有一部分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行为的变化有一部分是随机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心理学家不应自诩能够预测每一例个案的行为。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是对总体趋势的概率性预测。

认为自己可以在个体层次上进行心理预测,是临床心理学家常犯的错误。他们有时候会错误地暗示别人,临床训练赋予了他们一种对个别案例作出准确预测的“直觉”能力。恰恰相反,几十年来,有价值的研究都一致表明,在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方面,统计预测(基于群体统计趋势的预测)远远优于临床预测。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临床直觉能预测一个统计趋势是否会在一个特定的个案身上出现。因此,当对行为进行预测时,千万不要对统计资料置之不理。统计预测也昭示,当对人类的行为进行预测时,错误和不确定性将始终存在。

第12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1、 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这种进步是不均衡的,因为心理学由许多不同的子领域构成,某些领域的问题要比其他领域具有更高的难度。

2、 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

3、理论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积累而逐渐演变。

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用这种方法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它允许其他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

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了科学领域。

6、实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性。

7、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

8、 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律,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

9、 大多数时候,知识只能通过对众多实验数据的慢慢积累得到,虽然这些实验各有各自的缺陷,但是他们总能聚合成为一个共识性的结论。

(这些都是伪科学:占星术、通灵外科手术、超速阅读、生物节律(生物钟)、接触治疗、潜意识自助录音带、辅助沟通(所谓的治疗自闭症的一种模式)和灵媒侦探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