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缺的可能不是企业文化,而是职业文化。

员工群体的职业素养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好多企业在这个基础上是欠帐的,得补课。

企业文化是实力文化,更是实在文化。

如果把企业文化政工化、口号化、标语化、歌词化,就说明这个可能要流于形式了。

附: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误区之我见

近年来,企业界兴起一股“企业文化”热,我们通信企业也不例外。但是,回过头来看,又有多少企业培养出了真正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呢?我认为,在这股“企业文化”的热潮中,赶时髦者居多,真正实践者少,取得成效的就更微乎其微,我们通信企业当然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进入了这么几个误区。

  误区一,职能政工化。

  企业文化职能政工化是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大误区之一,也可以说是几大误区之首。它的典型表现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交给企业的党群部门去抓、去管,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了党群部门的工作和职责。有人说这样做没什么不好,我认为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地方,党政都是有分工的。而企业文化虽然有“文化”两字,但它还应该属于管理范畴。也就是说,归根结底它是企业行政的职责。如果我们硬把它放在党群,那就是职责不清。职责不清,那么这项工作就很难落实抓好。

其次,把企业文化建设交给党群来抓,本身就说明了企业行政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不重视。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企业里,一项工作由谁来部署,由谁来落实,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认为,企业文化不但应该由行政来抓,而且还应该由企业“一把手”亲自抓。“一把手”不但应该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者、设计者,更应该是推行者和践行者。企业的“一把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建成一种离开老总思想的文化,也没有一个企业离开老总能建成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离不开老总的经营观念、管理思想、用人原则,企业文化甚至离不开老总的个人风格。有人说,企业文化成了目前的“老大难”问题,我要说,如果企业的“老大”真的抓了,也就不难了。

  第三、党群部门有它开展工作的优势,也有它开展工作的局限性。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这项工作上,它的局限性就特别突出。一是它不具备行政职能,有些事情是落不实的。因为企业文化一些事情是需要强制的,也就是所谓的强制出习惯,习惯出文化,而党群是没有这种强制力的。二是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制度、企业物质条件做为基础的。而这些基础工作,党群部门是无能为力的。

  第四,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党群的一项职责,当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内容,同样会给员工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这项工作是党群工作,与企业行政无关,与企业管理无关,因此也基本上与自己无关,甚 至当成了一种负担,产生了反感,效果当然也就适得其反。

  企业文化政工化的最大的危害就是工作两层皮,难以抓落实。

  误区二,操作简单化。

  有些企业之所以喊来喊去,也没有建成一个有模有样的企业文化体系,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的领导,或者说这些企业的责任部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肤浅,不求甚解,照搬照抄,简单操作。

  简单操作的主要表现就是:一个《纲要》,几句口号;一首歌曲,几条标语。把企业文化搞成了“口号文化”、“标语文化”,把一个好端端的、有着丰富内涵的企业文化,搞成了一个“没文化”。

  要解决企业文化简单化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管理基础上下功夫。企业文化的基础应该是企业制度、企业规范。我一直以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就没有文化。滚滚长江千古东流,并不是水有文化,而是因为有西高东低的地势和两岸的高山与河槽在规范它。员工如水,制度如渠;员工如水,企业如舟;思想不统一,目标不一致,行为不规范,就不会有企业文化。

  二是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企业文化不是想出来的,企业文化不是喊出来的,企业文化不是唱出来的,企业文化也不是写出来的,企业文化是做出来的,企业文化是干出来的,就如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张瑞敏用大锤“砸”出来的一样,我们要建设真正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在务实上下功夫。如果我们把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行为等方面的工作都抓实了,企业的各项工作也就规范了,企业的风格也就体现出来了,企业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三是要树立“持久战”的思想。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文化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形成的。因此任何速成的想法都是行不通的。什么事情都有规律,都有过程,我们可以了解规律、掌握规律、适应规律,就是不能谈战胜规律和超越规律。企业文化建设也一样,它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种培养和积淀。同样它的作用也是长远的,而不是立竿见影的。

  误区三,目标指标化。

  目前,有许多企业在抓企业文化建设上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表现出了急躁情绪。有的企业甚至把企业文化建设当做一项具体任务,分解出许多具体指标。更有的企业还排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详细的时间表,规定在什么时间应该干啥,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应该把企业文化建成,等等。

  我个人认为,企业文化不是具体的战术指标,它应该是原则性的战略思考。它不应该由具体指标体现,而应该从一个团队的素养和价值观来体现。不是干的事情越多就越有文化,也不是指标完成的好,企业文化就一定好。就像说一个人是否有文化,不能光从文凭上看,更不能从他学过多少科目,每个科目都打多少分,用多长时间来完成学业上看一样。认识字多的人不一定有知识,知识多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所以说企业文化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战略的眼光来安排和部署,而不应该任务化和指标化。

  企业文化任务化、指标化,还有一个弊端不可避免,那就是容易被人利用。因为任何东西一任务化、指标化,都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还有一种就是做秀,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就像考试作弊一样,虽然打了滿分,但真的没什么文化。

  企业文化是实力文化,更是实在文化,它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是,现在有些人,有些企业,利用企业文化任务化、指标化这一简单操作,把企业文化搞成了政治文化,政绩文化和政客文化,着实是把企业文化糟蹋了。

  某些企业,极力鼓吹企业文化的并不一定是真的想建企业文化,有的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指标,有的则是利用建设企业文化之机大捞政治资本,出成绩,要政绩,然后升官发财。这样搞企业文化的不在少数,劳民伤财,最终受益的不是企业而是少数政客。

  因此说,建设企业文化,最好不要任务化,不要指标化,更不要以所谓的企业文化为标准来选人用人。

  误区四,作用万能化。

  现在,无论企业好坏,都拿企业文化来说事。其实,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一提企业文化,总是那么几个例子,人物有外国的韦尔奇,中国的张瑞敏等,企业也不外乎那么几个,除了通用、丰田、摩托罗拉,就是海尔、华为和大庆,再不就把同仁堂等陈年老帐翻出来。这些能说明一些问题,但说明不了全部问题。

  中国的企业千千万,仅大型国企就数不胜数,企业文化成体系的企业有几个?自己拿企业文化说事的又有几个?我看不多。先说汽车行业,一汽、二汽、上海、广州,汽车产量不少,销量也不错,效益也挺好,拿企业文化说事的有吗?再说钢铁企业,首钢、鞍钢、宝钢,哪一个企业文化成了经典?再说金融企业,工行、农行、建行、交通行,是行行出状元吗?再说一说我们通信企业,联通、移动、电信,企业文化谈了多少年,到现在还不是方向不明,目标不清,打法不定?这些问题是一个企业文化就能解决的吗?

  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企业文化也不是一天能建成的,没有企业文化或者说不总把企业文化挂在嘴边上也是可行的。企业文化的作用没有说得那么大,也没有讲得那么玄,它的作用是极有限的,也不是非得每一个企业都必须得单独拿出来去建设的。

  那么,企业文化的作用在哪里呢?我认为,企业文化首先不是120,也不是119,更不是110,它不是救护车,不是救火车,也不是警车,也就是说,它不是应急用的。不能企业一有事,就用企业文化去解决,那样是解决不了的。它不是灵丹妙药,一服就灵。

  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于它的久远和长效。它就象保健药――你得经常吃;它就像健身器――你得经常练;它就像小溪水常流不断;它就像三春雨润物无声;它就像鸟儿在蓝天上飞翔,但你却看不见它的飞痕;它就像鱼儿在大海里漫游,你却摸不着它的游迹。

  企业文化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发挥着它的作用,你想让它突然发挥作用,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有些例外,那也是要用例外来补偿的。你要想让它无处不发挥作用,那就必须给它时间,让它长大,让它长成。

  说企业文化无用不对,说企业文化万能我看也不对。它是有作用的,但这种作用绝不会在你大谈特谈时发生,它肯定是在你不再刻意奢谈企业文化时发生。

  误区五,理论玄奥化。

  要说简单操作是企业文化在操作上的一个误区,那么故弄玄虚就是企业文化在理论上的一个误区。有人说,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了是能耐,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是“学问”,我看这话有一定道理。

  本来企业文化就不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诸多经典的例子也都说明了这一点。韦尔奇也好,张瑞敏也好,任正菲也好,他们都不是先学了企业文化理论,而后再搞企业文化的,倒是后来的一些企业文化理论是因了他们的实践而产生和佐证了的。

  企业文化在理论上的玄奥化,使得企业文化的说和做,学和用成了两层皮。学的用不了,实际做的在理论上又对不上号。这种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的现象,让许多企业很是苦恼。

  企业文化的玄奥化还表现在企业文化的精神化上。也就是说,一提企业文化,首先得提企业精神,不但要提企业精神,而且还要无限夸大企业精神的作用和意义。好象不提企业精神就不懂企业文化,就不是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精神化,企业精神万能化、必须化的套路害人不浅。它使得一些企业挖空心思来提炼企业精神,最后又都千篇一律,大部分雷同。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我们在神化了企业文化的同时又俗化了它。并没有抓住企业文化是实力文化,实在文化这一实质,而是人为把它复杂化了,故弄玄虚。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企业也一样。让我们少在理论上绕圈子,少在企业精神上劳神,少在企业愿景上费力,多做一些基础的、实在的工作。做为一个地市级的公司,它有它应该想的事和有它应该做的事。做为一个省级公司它的想法和做法当然而且必须与地市公司不同。至于集团公司,那就更不用说了,它必须方向清,目标明,打法定,让员工心里有底。一个总让员工心里没底的企业是一个有“文化”的企业吗?

  文化的力量是久远而悠长的,特别是当它武装了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有创造性的要素――人,它就会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创造出更高的生产率,这就是培育和创建企业文化的意义之所在。好在这种定义正在被逐渐重新认识。相信,我们通信企业,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些富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培育和建设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