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 永远在眼前

还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苏格拉底捡麦穗的故事,当时我很不能理解,直到现在感同身受。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苏格拉底有一天,带领几个学生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学生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学生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会在前面等着自己。

但是也会有学生试着摘了几穗,但是好像并不满意,就随手扔掉了。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会有很多,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学生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学生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最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老师当时想向我们传达的真理就是,人的这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里行走,也是在寻找那最大的一颗麦穗。

极少数人会见到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并能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大部分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

当然,我们应该有梦想,应该追求最大的,但是能把眼前的麦穗牢牢的拿在手中,那才是实实在在的

当时年纪小啊,总觉得老师在胡说八道,危言耸听,谁会那么像故事中那么死板,真的不回头去摘一颗更大的啊,但是年纪愈长大,我愈懂得有些事就是无法回头,也会没机会回头。

所以,很多时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林夏很讨厌逛街,但是很喜欢偶尔逛街时候遇的每一处小惊喜。

昨天,林夏又难得的去逛街了,在进一家小店的时候,看见了一双特别漂亮的鞋子,闪闪发光、布灵布灵的的晃人眼,林夏穿上漂亮极了。

但是有点贵,更何况林夏出门的目的是买一件裙子,鞋子不再计划之内。并且林夏总相信自己还会遇到更好的!

所以,不管服务员如何千呼万唤,林夏都毅然决然的转身走了,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点点小不舍。

但是,接下来悲催了,不管再进哪家店,林夏都没有心情,只是想着那双漂亮极了的鞋子,在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溜达了一条街后,林夏终于下定决心,要去把那双鞋子买回来。

林夏心花怒放的向那家店奔了过去,可是太晚了,人家已经关门打烊了。

林夏悻悻而归,带着一肚子的不快,和一肚子必须志在必得的狠劲。

溜进旁边一家小饭馆大快朵颐,化悲愤为食量。最后扶着装了五六斤粮食的肚子蹒跚而回。

回到家里,林夏是越想越不开心,越想越想要,竟然一个晚上都没睡踏实,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其实林夏本人也觉得是难以置信,一直以为是自己模模糊糊做的梦。

直到第二天,林夏发现自己不可控的站在那家店门口才毅然惊醒,自己竟然做了这么二的蠢事,自己平时可不是少女心爆棚的矫情女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鞋子已经售出,林夏终究还是一场空欢喜,这也直接导致,林夏三天之内,都没睡好觉,一直想着那双该死的鞋子。

其实,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怎么看怎么觉得奇怪,只会觉得故事的主人矫情。

可是一旦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便总会觉得自己错过了全世界,甚至是人生都留下了遗憾,甚至是只要得到了那件小物品,自己就会美上几分,自己就会觉得是莫大的喜悦和满足。

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

我个人觉得这与心理学中的霍布森选择效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是心理上由最初的多选择区域,突然转化到了一个比较狭小甚至没有选择的选择区域。

从一定的社会学自我角度来讲,“霍布森选择效应”显然是社会角色扮演者的一大忌讳。如果谁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那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当然如果从个人自我角度来讲,这显然就是,情人眼中出西施。即使你的选择对象是贾南风、无盐之流,但迫于那种荷尔蒙的快速分泌。你也始终会坚持在歪脖树上吊死的。

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而一旦思维进入僵局,自然无法做出最适合的判断,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

正如,捡麦穗告诉我们的道理,人生的旅途看起来很长,但其实又很短,遇见差不多的目标便先摘下来。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

也许后面有比这更好的

也许我们都会向往更好的

但是有时候一时的错过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眼前的麦穗牢牢的抓在手里,毕竟那才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好的 永远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