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胜利》新城市主义的经济学解释

《城市的胜利》这本书的中文版一共有349页,其中书后有80页都是注释,书中的案例、数字、结论来自于269份报告,450余本论文、书目。这真实的反应了本书作者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Glaeser) ,一位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现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做事情的严谨。另一方面,作者所主张的新城市主义 理念虽然在建筑、规划领域被广泛认可,但这种思想还不被北美的普通民众所广泛接受。书中很多具有颠覆性的理念必须用有力的研究事实给予佐证。


《城市的胜利》新城市主义的经济学解释_第1张图片
爱德华·格莱泽

就比如城市的拥挤、贫困、高犯罪率很难让人觉得城市是舒适、富有、绿色、健康的,事实上北美的富人、中产阶级也是在用脚投票,将住宅搬到了郊区,享受着生活的惬意。书中的第八章,却通过故事、数据、案例明确的告诉我们,人类在郊区生活的能源消耗,对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是要远大于生活在集约化的城市中的。所以,如果你真的热爱大自然,请远离它。

城市的贫民窟往往被视为城市的肮脏集中体现,作者在对印度孟买达哈维贫民窟 、巴西里约热内卢罗西尼亚贫民窟 研究却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里充满了贫困人口,但并非是城市让人民变得更加贫困,而是城市利用将会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前景吸引来了贫困人口。那些在贫民窟生活的人的生活质量远高于其曾经所在的农村地区。

1920年,美国城市化率超过50%;中国2011年,城市化率突破50%;美国城市经历了建立-兴盛-衰败-再复兴的过程。中心城衰败与再复兴、铁锈地带 的转型都是中国城市在未来将要面对的问题。便捷的交通、企业减免税负、兴建基础设施可能会使城市复兴,但是北美的发展经验看,有成功、有失败,复兴之路是极其漫长而艰辛的。也许国家的政策应该致力于让每一个人富裕而强大,而非促使人们生活在某一个地方。

书中多是这样颠覆性的观点,九个章节,九个问题:

Chapter 1 他们在班加罗尔制造的是什么?

Chapter 2 城市为什么会衰落?

Chapter 3 贫民窟有何好处?

Chapter 4 居住环境是如何受到制约的?

Chapter 5 伦敦是一个奢侈的度假胜地吗?

Chapter 6 摩天大楼有什么好处?

Chapter 7 为什么平面扩展会大行其道?

Chapter 8 还有什么比柏油路更环保?

Chapter 9 城市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1961年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一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以非常感性的方式引发了业界、民众对城市发展理念的思考;2011年爱德华·格莱泽的这本书正是从经济学的分析角度出发,极其理性的解释了新城市主义核心理念。这种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而牺牲部分个体的功利主义政策制定方式的真正践行者,其实是中国,当代的中国。读这本书,对国内的一些政策制定会更容易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的胜利》新城市主义的经济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