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aptain! my Captain! our fearful trip is done,The ship has weather'd every rack, the prize we sought is worn……”
当基廷老师第一次和学生念出这首诗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首诗出处。
“这是华特惠特曼写给林肯的。”基廷和学生们解释,同时,告诉同学大胆一点的话可以喊他“O,Captain! my Captain”。
那时,Neil笑了。
这个后来让人哭得不能停的男孩,此刻笑得纯净。扑哧一笑,青春期男孩的活力与羞涩完整的展现在他白净的脸上。
没到最后之前,谁也没有想到他的结局。
凌晨两点半,溜着眼泪看完这部《死亡诗社》。一部快30岁的经典老电影,相信大多数人看过,也有太多的人写过。教育、心理、师生感情、压抑和突破以及寻找自我……太多的东西值得大家深入探讨。而我却只想和大家聊聊,那个叫Neil的男孩。
Neil是乖学生的代表,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不逃课、不叛逆、门门功课甲等、严格沿着父亲规定好的人生轨迹行驶。
没遇见基廷之前,他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没有人听他说内心的想法。
尤其是他的父亲。
“Neil,我牺牲了很多才把你送进这里。所以,不要让我们失望。”
父亲的话,总让Neil无法反抗。是的,他为我牺牲了很多,“牺牲”一词,背后的付出太重,只有经历的人懂。所以,除了“Yes,sir”,Neil从来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和父亲说些什么。
有时候大人真奇怪,明明是自己对自己报有太多期待,却偏偏要用“牺牲”一词把他们灌输在孩子身上。
太懂事的孩子,总是让人对他满怀期待。
这,让我想起了《无声告白》里莉迪娅的死。同样是来自父母的期待,14岁的女孩在角色扮演里逐渐迷失了自己。
我,和你们想要我变成的我,不是同一个。一如《无声告白》封面写的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Neil不懂,他不知道,努力做一个乖孩子正在逐渐给他带来绝望。
尤其是他真正热爱的东西与父亲为他规划的人生背道而驰。
N:我找到了。
T:找到了什么?
N:我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看这个。
T:《仲夏夜之梦》?这是什么?
N:这是一部戏,笨蛋。
T:我知道,但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N:他们要公开试演,公开试演。我要去演戏,这是我从有记忆以来就像干的事。我去年暑假就想去上暑期戏剧学校,当然了,我父亲不让。 这是我这一生第一次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是首次要付诸行动,不管我的父亲是否同意。 Carpe diem。
Neil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也是《死亡诗社》里唯一一个清楚知道自己真正想干什么的学生。
陶徳不清楚,皮兹没有,查理还没有自我意识爆发,卡麦隆更是随大流,可以说“古诗人社”,只有Neil学会了自我反思。
当他知道自己要去演戏时,眼里的光芒,行动上的激动以及言语里难以抑制的欣喜,就像星空入眸,璀璨夺目。
他知道会有困难,他也清楚的知道演戏会违背父亲为其规划好的人生。但是他还是想要演戏啊。所以,当陶徳问他是否考虑过父亲不同意怎么办时,他是这么回答的:“我得先得到一个角色,才能再来想这个问题。”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这句话,Niel去实践了。
拿到角色了,还是主要角色,Niel似乎看到了希望。可是,Neil忘记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多么刻板固执、一意孤行的人。
我一度怀疑,Neil并没有听基廷老师的话和父亲谈谈他对演戏的热情和渴望。否则,不会出现演出前,基廷老师问他是否有和父亲谈谈对演戏的想法,而他说父亲要出差四天的那一幕。
Neil是好孩子,在父亲面前,他始终都无法说出违背的话。可以说,他害怕,一个乖孩子是不应该顶撞父母的。
何况,还是,一直强调为自己牺牲了很多的父亲。Niel的心是沉重的,无力的。
他努力的科科拿优,渴望着进入大学自由自在做自己。他在等,等毕业的那一天,那将是他实现演戏梦想的希望。
演出顺利进行了,满堂喝彩。
Neil出演的小妖,就算我隔着手机屏幕,就算我和剧情隔了接近30年的光阴,我感受到了他的天赋和热情。
可他父亲出现的那一刻,我似乎预感到什么要发生。
不要,不要,Neil,你不要有事。
眼泪一直不停留,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到Neil在幕布后面看见父亲进入剧场他神色都变了的时候,我深深为这个男孩儿感到心疼。
为什么不能尊重孩子的决定呢?为什么不能把选择的权力还给他们呢?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精英,总得有人在其他的领域焕发光彩,不是么?
否则,谁来拯救的精英们的精神生活。
“Niel,你有天赋,演的非常出色,和父亲好好谈谈。”基廷老师在Niel被他父亲带走前,抓住他的肩膀和他说。
然而,当Neil和父亲回到家,听到父亲做出要为其转学至军事学校的决定,最终只说了一句“Nothing”的那一刻,我本以为他会爆发。突破性的爆发,说出心声。
他站起来了,最后却又缓缓坐了下去。
光彩没有了,精灵的头环还在手边,他没有哭。只是没有了光彩。那让他整个人满怀热情的光彩逐渐逝去,就像精灵被除掉了魔法。
绝望。看不到头的绝望。
当你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同时,又清楚的知道自己以后再也不能实现时,那种绝望,就像窒息,让人看不到生的契机。
Niel走了,就像《无声告白》里的莉迪娅,被来自他人的高度期待生生扼杀了希望。看到Niel父亲睡梦中被惊醒的场景,我再一次哭得不可抑制。
这些乖孩子们啊,总是为了他人委屈自己。他们可知,一旦情绪抑制不住时,往往带来的伤害更是无法言语。
孩子,我希望你明白:“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O,Captain! my Captain”,愿世间再无男孩Niel,愿每一个孩子都如愿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大人啊,不要再让孩子,为你可笑的期待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