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波斯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交集

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国兴兵攻入波斯东部残存的呼罗珊地区,波斯萨珊王朝未代君主伊嗣俟三世出逃至小马雷,遣使向唐高宗求援,《新唐书•波斯传》曰“遣使者告难,高宗以远不可师,谢遣。”伊嗣俟随后在小马雷的暴乱中被当地人杀死,萨珊王朝灭亡。其子卑路斯三世则以吐火罗(今塔里木盆地)为其地继续与阿拉伯军队对峙,并再度向大唐求援,高宗遂下旨在西城的疾陵城设立波斯都督府,拜卑路斯为都督,为其提供发起复国运动的大后方,虽未能成功,卑路斯及其子孙仍得以继续在大唐境内避难,行迹至玄宗天宝初年犹有记述。(后其后裔在唐为官不少。如玄宗天宝初年奉波斯王命使唐的李益,因充质子,授四品右武卫将军,在长安宿卫;后其孙李素及曾孙李景亮均官至司天监)

波斯萨珊王朝灭亡后,阿拉伯帝国的东部边界已与吐蕃及唐所笼络的西域诸国直接接壤,双方摩擦不断。倭马亚王朝后期,西域诸国时有首鼠两端、同时归附大唐与阿拉伯帝国的情况,令出生于高句丽的大唐新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大为不爽,于公元750年出兵石国(今塔什干),与阿拉伯军正面冲突。751年底,两军在怛罗斯Ta|as(今哈萨克斯坦)对峙,高仙芝与副将李嗣业调用了安西都护府属2.4万正规军中2万,加1万名拔汗那国援军及葛逻禄Karluks雇佣兵,共3万余;阿拉伯军主将阿布•穆斯林调集4万呼罗珊人正规军,加10万以上附庸国军众。中方正规军百战之师士兵战力强悍,但马匹素质差对手远,且此地已深入中亚700余里劳师远征;而阿拉伯联军坐拥内线位置自然从容应对。激战四天四夜后,第五天傍晚,自觉以寡敌众绝无胜算的葛逻禄后备军突然反叛,将唐步兵与骑兵联系切断,阿军趁机鸣鼓突击!高仙芝、李嗣业仅率数千人乱军中突围,余兵将大半阵亡(《旧唐书•李嗣业传》“仙芝众为大食所杀,存者不过数千。”但《旧唐书•高仙芝传》对怛罗斯之役却无点墨)。

自此,唐在葱岭以西的势力范围大部落入阿拉伯帝国控制之下,但其也无力东进,形成均势。8世纪末,以葱岭为界,唐与阿拉伯帝国势力范围在中亚实现了新的平衡,中亚的伊斯兰化趋势就此奠定。怛罗斯之役被俘的唐军匠人及文士将造纸术、纺织术等中原文明传播到阿拉伯世界,进而西流,促进了欧洲文明大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唐、波斯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