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恶意,月光下,歌

受到同乡会一位师姐的影响,现在决定有机会就要写写心中的感悟,记录一些想法,成随笔。热热烈烈的奥斯卡颁奖刚过,很多人欣赏了那些或提名或获奖的电影作品,写下自己的观后感,我相信那些感受肯定是发自内心的对于电影所传递的哲理的解析,告诉其他人,我知道这部电影想要表达什么。今天我看了《月光男孩》(Moonlight)。之前看过一些影片,说这部电影一个方面是想表达对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的反抗。其实看完整部电影,我并没有觉得里面的种族歧视很浓烈。我感受不到,或许是因为导演没有刻意去渲染白人对黑人的歧视,那不是电影的着重点所在;或许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白人存在的只属于黑人的社区就已明显地显露出所谓的“种族隔离”了,学校里也只有黑人学生。这一个点并不需要太纠结。生活在黑人社区里,对于同性恋的主人公Chiron来说或许幸运了一点点点,他不必负担起来自白人的欺辱。但是他所承担的嘲讽孤立和来自自己内心的质疑迷茫并没有因此减少一点点。看完电影,我对Chiron的心疼来自三点。影片的开头就呈现给我们两个点,几个小孩子追赶无助的Chiron,大骂他是faggot,用石头扔他躲起来的房间的玻璃。Chiron因为自己是一个同性恋,遭受到来自同龄人的鄙视和孤立。当时Chiron对于自己是个同性恋还一无所知。电影背景的社会还无法理智地对待同性恋,而现实的社会未必能做到。同性恋为社会认知认识认同需要走一条漫长的路。千百年来植根于人们观念深处的“男是男,女是女,男喜欢女,女喜欢男”哪有那么容易改变?人们对同性恋的不理解和恶意说到底是因为他们固执己见不愿改变罢了。一个点是同龄人欺负Chiron不仅因为他是同性恋,还因为他长得比较弱小,甚至戏称他为“Little”。看到这里我想起近几年频现的校园霸凌事件。确实很像,或者说就是。这是一个严峻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很大的付出和时间。要改变校园霸凌不容易,但我们不能说很难就什么也不做,要一点一点改善,有成果总比维持现状好多了。第三个点就是Chiron对于自己是个同性恋从拒绝到坦诚接受所走的心路历程。建立正舍弃确的自我认知这一过程,你总是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你时不时就要接受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再自我肯定,如此反复,你总是孤单一个人,没人能帮你,内心的声音总是不断地提醒你要坚强要遵从内心的指示。幸而最后Chiron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其实他挺幸运的,他一直被爱着,胡安、他的妈妈、凯文、特蕾莎,这些爱足以温暖Chiron的一生,支撑着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与恶意,月光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