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尊严还给死亡——观《Terry Pratchett Choosing To Die》有感

 死亡,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应该直面的话题。他和我们每一个人的距离看起来都是那么远,那么近。所以我们更应该思考到底什么是“死亡”?

 周国平在《论死亡》中曾说过:“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然而,即使掉头不去看它,我们仍然知道它存在着,感觉到它正步步逼近,把它的可怕阴影投罩在我们每一寸美好的光阴上面。”

 毕淑敏说:“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好死不如赖着活’,我不喜欢这句话。我觉得中国人太讲究生存的数量,而不在乎生存的质量。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深度和高度。尊严地活着和尊严地死去是一个人整体价值不可分割的部分。”

 所以,每个人在心里对死亡多少是有一些定义的。也正因为每个人对死亡的定义不同,所以决定了死亡的方式的多种多样。在这里,我想谈论一种还没有被世人所接受的一种方式——安乐死。

  什么是安乐死?从网络上找到的释义是这样的:安乐死(Euthanasia)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中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药物直接结束人的生命。

请把尊严还给死亡——观《Terry Pratchett Choosing To Die》有感_第1张图片
Terry Pratchett

 而这部纪录片《Terry Pratchett Choosing To Die》讲的就是“安乐死”。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11年,纪录片的主人公是英国奇幻小说作家普拉切特,他在三年前被诊断出罹患阿兹海默症,而这种病会慢慢夺去一个人几乎所有的能力。普拉切特在拍摄这部纪录片时,在几年前已经失去了打字的能力,他的短期记忆也出了问题,他知道他不认识字的那一天也会到来,而作为一位作家,这是最残忍的一件事。所以,他去拜访了三位和他一样在思考如何死亡的人。

 整部影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一位拜访者Peter,他已经无法起身,他的病让他变得特别没有尊严而且无能,他不想活着看到悲惨的结局。所以他联系了在瑞士的“尊严”机构,这是一家安乐死的机构,他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他的妻子,因为安乐死在英国仍属违法。Peter最终通过了机构医师的测试,他获得了安乐死的机会,他的妻子从始至终一直不同意这样的做法,但她知道这是他想要的,虽然他在喝药前仍然可以反悔,但他的妻子知道,他下定了决心,不会变了。影片最后,播出了Peter安乐死的整个过程,短短几分钟,Peter他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内心充满了罪恶感,眼泪停不下来了,这可是死亡啊!BBC也因为播放了安乐死的画面,收到了1200份投诉,就像普拉切特在片头说的那样:“有些片段可能会让你不舒服,但这很有必要。”有了直面死亡的勇气,才能更好地活着。

  纪录片里还有一段是他采访的人问他,什么时候会是他自己的尽头呢?他回答说,应该是他不能再奉献自我、不能再做一个作家、不能再清晰交流的时候。Terry说,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希望,我想要死在阳光里。

  2015年3月12日因脑退化症逝世,享年66岁。我很庆幸Terry没有选择安乐死,但同时很高兴他找到了死亡的答案。

 言归正传,回到这个可能会让你不舒服的话题上——安乐死。

 巴金先生过去病重入院。虽然经过抢救后他保住了性命,但鼻子里从此插上了胃管。据描述,“他进食通过胃管,一天分6次打入胃里,胃管至少两个月就得换一次,长长的管子从鼻子里直通到胃,每次换管子时他都被呛得满脸通红。长期插管,嘴合不拢,巴金下巴脱了臼。只好把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巴金先生很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但他没得选择,周围的人都希望它可以活下去,哪怕是昏迷,哪怕是一直手术,只要呼吸机上还有心跳就好就这样,巴金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他说:“长寿是对我的折磨。”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想象,当一个独立的人变成一个什么都做不了的人,对比过去的优秀和现在的无能,那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对很多人来说,抢救只是一种勉强续命,是一种失去尊严的“被活着”。

  而你有没有想过,更多人不会像巴金先生一样可以多活6年,他们可能只能多活几天,曾有一位医生是谈起过病房的一件事“一位老人经过抢救活了下来,但是他说不了话也做不了事,眉头一直皱着,家人很想让他活下去。10天后,老人走了,但奇怪的是,他的表情看起来很舒缓、平和。”有时候对于他们来说,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而作为家人的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应该尊重当事人,难道让家人多活几天就是我们对家人真正的爱吗?难道我们对家人的爱就这么肤浅吗?是的,如果可以当然应该活下去,可是你不是他们,永远无法从他们的角度思考他们的无奈与折磨。

 《巨流河》的作者齐邦媛在晚年住进了“养生村”。一天,作家简媜去看望齐邦媛。两个人的对话,渐渐谈到死亡,“我希望我死去时,是个读书人的样子。”最后一刻仍然书卷在手,最后一刻仍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雅,最后一刻眉宇间仍然保持一片清朗洁净,以“读书人的样子”死去,这是齐邦媛对自己的期许,也是留给死亡最后的尊严。真的,没有人会希望自己死去时全身插满管子,在ICU病房里苟延残喘,有位美国华人医生说过“我最怕去ICU,我分不清那是人?还是实验动物?花那么多钱,受那么多罪。”同时有数据显示,中国人百分之七十五的治疗费用花费在无效治疗上,中国人的死亡质量位居第71位,英国位居榜首。我希望出于人道主义,让人们在最无奈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死去的方式,可以不治疗,但在死之前一定要活得好,把这说出来很残忍,但死亡真的需要尊严。

 如果可以,能活下来最好;

 如果不可以,那就把尊严还给死亡,还给死者;

 但请你一定要活得好,死是不可避免的,但怎么活和怎么死是可以选择的,要活出生命应有的质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把尊严还给死亡——观《Terry Pratchett Choosing To Die》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