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儿走向世界7】回报是把心灵的枷锁,别让它套牢孩子的一生

【作者简介】

一个喜爱读书、品茶、旅游的女子。在她和老公营造的民主氛围中,女儿放弃重点高中走进国际学校,先后收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华威大学等六所世界名校的Offer。最终,女儿选择了自己的梦想学校——全球排名第一的酒店管理院校“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


今天,一位同事的朋友圈引起不少人的关注,里面是一个山区贫困孩子写给资助人的信,情真意切、撼人心扉。

不知为何,每当看到受助者“长大以后要回报或者要怎样做”等发自肺腑的表达,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为其懂事点赞,而是不由自主地生就一种难受的情愫:受助者已经为贫困所累,何须要在生活好转之后,再为自己套上“回报”这根心灵的枷锁?倘若没有此意,又如何面对世俗的眼光和道德的标杆?

于是,忍不住在同事的朋友圈留言:“感人肺腑的一封信。但是,每每看到类似内容,我就梦想进入这样的境界:资助者与被资助者不再见面,前者默默地享受助人的美好,后者没有‘总想着回报’的负担坦然地生活。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社会救助越来越完善,爱心志愿者越来越少,‘有困难,找国家’成为一句口号、一个品牌。”

说实在的,我一直不欣赏回报这个词汇,总觉得于人而言是个沉重的负担。回报是接受对方的恩惠而必须采取的行动,这种必须不管来源于自己还是他人,都会有股子无形的压力,令其一辈子生活在“偿还人情的债务”之中,所作所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扣上“没有良心”的帽子。感恩则不同,它是觉察到对方的善意而生就的美妙滋味,这种滋味会让人心灵愉悦,进而对幸福生活充满激情、动力和向往。

正因为持有这样的观点,女儿成长过程中,我们只注重培养她的感恩意识,从来不向她强调回报的理念。

女儿上学后,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尽心尽力做好一日三餐,让孩子吃得美味、吃得营养。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刚上初中那一阵子。小家伙的学习节奏一下子加快不少,我也如同上足的法条,忙碌得脚不沾地。每天睡眼惺忪地起床准备早餐,一周内做到每天都不重样;中午回到家立即弹奏锅碗瓢盆交响曲,以便让孩子尽快吃完多休息一会;晚上干干家务、看看书,打着哈欠给孩子的作业本签完字,还得琢磨第二天吃啥喝啥……

第一个月,自己真有些要崩溃的感觉。老公提出找一个钟点工帮忙,我说再坚持一个月试试,如果不行再用此法。谁知一段时间过后,我竟适应了这种陀螺式的旋转。生活上的付出加心灵上的陪伴,使女儿顺顺当当地走过了初中四年。

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后,虽然凭借优异成绩拿了不少奖学金,花费依然比普通高中多出一截。看着爸妈每天辛苦挣来的钱如流水一般用掉,孩子有时于心不忍。为了怕女儿背上心灵包袱,我常对她讲:“抚养你长大,力所能及地给你提供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是爸爸妈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期望你以后有多大成就,更不是为了让你以后有所回报。”我告诉孩子只要尽最大努力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即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最为重要。对于毕业以后的去向,孩子出国留学前,我们已说清楚会充分尊重她的想法,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必为爸妈考虑过多。

我觉得,人生的要义,是走对信仰的道路,是实现价值的追求,是拥有自由的快乐,是安享平凡的幸福。这些,与感恩有关,与回报无关。身为家长,不能因为任劳任怨就对孩子索取高分,也不能因为曾经吃糠咽菜就无法容忍孩子追求高档的生活,更不能因为是长辈就用一厢情愿锁定孩子的人生……“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父母与子女之间,定是千年修下的缘分,只需好好珍惜,不必念念回报。

因父母或他人的辛勤付出而学会感恩,因感恩而倍加努力,因努力而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才是每个孩子或受助者最该有的心态,也是遵循道德准则所产生的良性循环。

你可能感兴趣的:(【陪女儿走向世界7】回报是把心灵的枷锁,别让它套牢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