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以读者为中心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以读者为中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本书的作者是山口拓朗,做过杂志编辑、记者和自由作家,书的内容通俗易懂的告诉我们,一名菜鸟如何做到不提笔就能写出好文章。而一篇文章的好坏,九成取决于动笔之前,思考和准备特别重要。

作者曾经研究了很多好文章,最终让自己也写出了通俗易懂、有说服力、有深度、吸引读者的文字。有意识的思考,和完全不思考,写出的文章,绝对不一样。

什么是好文章?简单说,就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章。要点有三个:1.写读者想看的东西 2.写读者感兴趣的东西 3.尽量写得通俗易懂。

所谓的读者定位,首先需要把握读者的兴趣和需求,这是“以读者为中心”进行写作的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任何类型的写作,都有特定对象,有指向性,比如商务文书,你写完是要演示给谁看,是要达成什么样的合作,都需要在成文之前思考读者(或听众)的需求。最近热播的《令人心动的offer》,实习生们有一期课题PK,从诉主角度出发来分析案情的那组,得到了带教老师的肯定,所以,律师写案情报告也是一样,要考虑诉主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实施,而不是套用法律条文,或者自己想当然。再比如,一个男孩写一封情书给心仪的女孩,一种写法是:非常自恋地写自己如何如何优秀,希望女孩接受告白;另一种是:写出自己的优点,重要的是写出女孩的优秀,以及自己倾慕之情。哪一封会更受青睐?答案不言自明。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很认同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这种理念不认为咨询师专家或权威的角色,相信来访者的生命经历,注重咨访关系的作用,并且提出三个原则:真实一致、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咨询师面对不同的来访者,也不能够一刀切,只套用自己所学的技术,而是要从对方角度出发,这才是好的咨询。

那么,如何不动笔就能写出好文章呢?就是之前的准备和思考。

能透过眼前现象看到本质的人,或者能去思考为什么自己会产生某种感觉或心情的人,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就像我们的自我觉察,一些人情绪敏感,但觉察力不够,如果只是陷入情绪的漩涡,可能一直都是恶性循环,如果在每次情绪出现的时候,不仅能够识别它是什么,开心、悲伤、愤怒、愉悦……还能够观察情绪变化的轨迹,是怎样变化到,哪些话语更容易激起某一部分的情绪,然后去思考那些话语背后的东西,可能是童年的回忆,类似的场景,内心的伤痛。准备好的时候,就去面对和解决,没有准备好,仅仅觉察到就好,然后慢慢接纳。

我曾经为一个获过很多奖的民间合唱团写过两年宣传文,那个时候写文章很快,质量也不错,我也是合唱团的成员,每次演出、活动结束,我都会记录实况、写下心得,是很有方向地写,目的就是记录和写出我们的心声,团长和成员都比较满意。现在我自己想搞点创造,每天心得和感悟哗哗哗,可是写文章很慢,有时候是懒得去构思一篇文章,而且,很多是向内写的,写给自己的,很碎,有点像作者说的“以作者为中心”,很少去读者定位,起初觉得是我手写我心,可后来发现这样是不行的。作者写的“赠送礼物的训练”,送给别人的礼物是不是可心,是需要去验证的,不然下次还傻乎乎的送不需要的礼物。写文章,很需要拿到市场验证,不断地定位读者人群,形成自己的风格,而读者给予的反馈又会很好地激发创作灵感和渴望。

很多事情,我都是很用心的,比如交朋友,比如送礼物,但我真的太懒了,是真的懒,懒得去费心,怕操心,但偏偏还放不下,比如对于关系,比如对于写作成就,还怕别人打乱我的节奏,村上春树就说过“我决不允许别人打乱我的节奏”,但是,他的节奏感非常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跑步、写作。而我写作的节奏,太弱了。就像一个人演奏乐器,如果不熟练、不投入,不会上一些拿手曲目,别人乐器响起的时候,很容易受影响。所以,练习自己的节奏,找到读者的兴趣,不冲突,而且互相辅助,因为文章好坏,真的需要验证,最直接的,就是读者。这是我2020年要做的事,不停的写。敲打出生命的最强音,让那些如尘螨一样的杂念,被拍打掉,清理内心,更加安定。有了自己写作的节奏,然后才有资格说出“我绝不允许别人打乱我的节奏”这样的话来。

不停地写,然后写出优质的文章,直到写出一本本书,加入弘丹写作成长学院,进入王梅老师的作家群,不断地去这些圈子里浸泡,让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件一点也不难的事,只要把写作真正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刷牙洗脸、吃饭……再懒,也不会不吃饭吧。

“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训练,其实也是一个人去中心化的成长体现,是一种个人内心世界的要求和外部世界的要求相互平衡的过程。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以读者为中心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以读者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