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每天读点经济学》(1)

有这么一天突然想了解一下经济学的一些内容,因为经济学和计算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孔不入,而且它更贴近生活。当然我理解的贴近生活是一好像有一种知道你怎么用“钱”的这么一层考量。被利益驱使我觉得简单了解一下经济学还是有点必要的。但是又不想深挖,因为我也知道作为一个庞大而且杂的学科,又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即使知道了大量的理论和公式对我来说也未必是正收益,所以就找了一本通俗化有看起来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的书。并且记录一些所得。由于我只是想简单了解一些知识,所以记录的内容也都是很零散的片段,但是扫一眼应该还是会有点收获。

1.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今天才知道这句话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请你吃饭的人有所企图,所以才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算是真正的白吃的午餐,也是有成本的,因为你花费了时间在其中,这个时间你可以读书看报哈哈大笑,而当你选择了吃这顿午饭的时候,你就损失了做其他事情的可能。所以有的人可能不理解,我出于好心想请一个人吃饭,请一个人坐客为什么他拒绝了呢,那是因为他考虑了时间成本,表面上是白白得到的好处,其实是损失了。

引申一下,经济学中有三种思维模式可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像刚才所说的对应了第二种-机会成本的考量。我们平时生活中所想的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收获的,其实不然。比如给你一个小时,你可以去享受一顿午饭,可以去读一篇文章,可以睡一个小时,但是一旦你做了一个选择,你的收益是当前收益减去你在当前时间下做其他事情的收益,那么也就是说,在经济学家眼里,只要在单位条件内没有做到利润最大化的事情,就是损失…

再说另外两个,第一个是边界考量,也就是说做一件事情的价值要用最后一个单元来衡量。典型的例子就是杰米扬的汤,第一碗鲜美可口,之后的满足感会越来越低,最终甚至把客人吓跑了。这么考虑,第一碗汤可能味道是100分,第二碗是80分,第三碗是50分,分数越来越低。而最终决定着碗汤给人的感受是最后一碗的分数。

我觉得第三点-均衡考虑,是第一点的延伸,就是从单独每一个单元的增量来看是越来越少的,那么肯定会存在一个点是正收益和负收益平衡的,还是用吃东西举例子就是你吃饱的那个点。

用这些想法映射到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很杂的事情,可能要开发某个功能,要去对某个系统进行测试,回答某人的问题,或者参加某个会议… 那么列出优先级就很关键,其中还要有取舍。就回答问题而言,你可能觉得你问的问题对于对方而言再简单不过了,抽出一点时间来给自己答疑解惑没什么关系,但是这段时间中对方已经可以做完很多事情了,损失惨重。就开发而言,可能第一个小时你做好了设计,第二个小时你完成的代码,第三个小时通过了测试,第四个小时优化了代码风格使代码通俗易懂,第五个小时又写了一套监控来确保你的代码实时正确。每一步的确都是有用的,但是从增益来说,最后两个可能不如你在这个时候完成其他事情的收益高,可能在这个时候完成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就会议而言,两组各派出一个人,一个小时讨论出了十点需求;两组各派两个人,一个小时讨论出十二点需求,两组排出一帮人,十个人讨论出十五点需求。那么没人的贡献度相当于10:6:3。所以在这些事情上,是不是有必要做,什么时候做,都还是需要思考之后做决定的。

2.我们都是“经纪人”

所谓“经济人”假设,就是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翻译过来就是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利己的。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人是趋利避害的。在经济学中,“利”就是指个体所获得的利益、收益,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归根结底是给人带来的效用、幸福、满足;而经济学中的“害”就是指个体所付出的代价、成本,所承受的损失、牺牲,归根结底是给人带来的负效用、欠缺、痛苦。从三个层次来解读这个想法:

第一层:物质交换

还是以在餐馆用餐举例子,顾客付出金钱,换来的是肚子的满足,没什么说的。服务员,大厨也不是白白为你提供服务,他要收入工资,做不好被投诉要被炒鱿鱼。老板也不是白花钱,用有限的工资希望获得更高的回报。种草的农民伯伯呢,虽然从小被教育农民伯伯很辛苦很伟大,但是实际上也是尽己所能让自己过得更好。就像顾客不会考虑怎样然后服务员心情愉快,服务员也不会做收入范围之外的更周到的服务,厨师不会多加肉,老板不会无缘无故涨工资,农民伯伯不会考虑到我种的这些能给人们带来更多幸福。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也是感情的附加价值。

第二层:精神利益

上面提到利益不单单是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在生活中我还是挺乐于助人的,帮老人扶着门,帮掉东西的人把东西捡起来等等我就不自夸了。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就因为一句谢谢,一个笑脸,让我觉得自己被需要,在做好事,有个人的满足感。所以我觉得一个人是不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或者说是不是一个好人就在于他的这个满足因子,满足因子越大,轻微的回报带来的幸福感就越多。另一种情况,如果我早上要迟到了,路上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恐怕我也会视而不见的… 人和人之间不外如此,之前看到同事以一日三餐和夜宵比喻朋友,觉得很生动。午餐朋友互换利益,晚餐朋友则是互换感情。真正的智者更重视的是长远投资,大概也就是名声和信誉了。其实说出来真的好有点冷血…

第三层:…

我不知道怎么给这一层起名字,因为本来这三层就是我的想法。那么就真的没有真正无私的人了吗?有的,就是这一层。我们看到过很多英雄,为了救人牺牲自己,我不想以以为自己能活下来这种恶意揣测他们,我相信真的有人把幸福这个概念扩大化了,地震中觉得孩子活着自己就幸福了。救孩子的母亲,已经将孩子视为自己。爱情有时也会把对方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这可能是“利己”思想里己的扩大化吧。

说的有点杂了,但是在经济学里面我觉得利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看过另一个同事发表的关于互利的看法,觉得很有道理。一部分企业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这样的企业目光短浅,完成的利益互换成功率低。而真正成熟的企业在去和客户协商之前会觉得自己的方案能给客户带来切实的利益,同时自己也有利益(金钱或信誉)再去协商,成功率高并且可以一直走下去。(亮才就是这样的公司!)

再回到关于市场,“利己”的确能够推动市场,一定社会发展。但是也要有一定的道德和法律约束。如果没有了这些约束,可能就会变味了。

先记录这么多,其实写到这里我还没有看这本书到达百页,其中主要也包含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和阅读的人有所共鸣或者引发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每天读点经济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