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D笔记之《奖励的惩罚》二

1,作者反对行为主义,因为简单把人=动物,不人道。

2,出发点,站在“控制别人的角度”。另外,巩固加深这种“控制”。最终是奖励人得到好处,被奖励者受到了控制。

3,极端的人认为:绩效奖励等同于侮辱人格。

4,身边例子:朋友出新书,要求写推荐语,自己写了,发来了红包作为回报,自己感到被控制。

5,奖励的效果,并不一定有效。

如果孩子一开始不爱学习,能否通过奖励改变他的行为?

针对独立性的人,没有效果。

只改变行为,没有形成内在有效动机,无法持续。

奖励是短期效果。

有奖励就做,没奖励,不做。

奖励必须升级,才能带有长期的动力。

这无法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6,记号笔画画,有奖励和没奖励,数量差不多,有奖励的质量并不高。

7,还有影响创造力的表现。

8,奖励只有在不用动脑简单任务的奖励,会比较有效提升表现。

9,奖励能否有效达到目的?


这是读书的第二部分,奖励的有效性。

提出三个主要观点,我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1,作者科恩站在被奖励的角度,认为,被奖励是“被操控”,并不人道。

这个观点是一种“人文主义”与“行为主义”之争。

而其实,“人文主义的基本假设”:人有自我意识,有自我意志,只有人是最宝贵的。

可是,在尤瓦尔*郝拉利的《未来简史》里,提出了对“自由意志”的质疑。其中很多的实验,是把一个电极插入老鼠的大脑中,通过刺激一些大脑区域,让老鼠进行各种行为。

你可能会说:“这样折磨老鼠太残忍了”。答案还真不是。

所有的实验老鼠,都是“自愿”地采取行动的。也就是电极的刺激,让老鼠认为“是我自己做出的行为决定。”

虽然这种实验不能在人脑上进行。但是,在医学界中,有大量的案例表明,开颅手术时,由于实施手术,刺激一些大脑区域,病人会“下意识地”做出一些行为,如“抬腿”“举起右手”,而病人自己并不觉得是医生在手术上“操纵自己”,而只是自己想要做出这个行为。

换句话说,自由意志或许只是“叙事自我”给自己的一个“自圆其说的象征”。

2,奖励的有效性,仅限于“不用动脑的简单任务。”


3,奖励不能长期有效,不能改变一个能到行为习惯。

以上的这两点,我说持否定态度的。

首先,作者仅把奖励归结于“物质奖励”,只有不断提高“物质奖励”,才能产生“相当”的驱动力。

可是,在上个笔记中,我也明确提出,奖励分很多层次,物质层次只是最表层的层次。

媛媛自己的案例,是对“物质奖励”感到“被操纵”,然而,如果对方给的奖励是“膜拜之声”,或者,是满足媛媛自我实现的需求的呢?情形是不是不一样呢?

其次,我们生活中到处存在这种“奖励-行为-习惯”,这样的“操纵模式”。

最明显的,是“游戏”。

游戏设计的基础,是“行为设计学”,所有行为设计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你“上瘾”,而所有的上瘾机制,最初都是“奖励”,形成上瘾最终的奖励是“随机的奖励”--也就是“开宝箱”“抽大奖”的行为。

你看看游戏一开始,安排简单的任务,动一动,就能立即获得反馈,有“分值奖励”、有音效奖励、有炫目的特技奖励……种种都是为了让你继续玩下去。

而这种奖励,一旦随机化,那人的成瘾习性就会指数级提升。比如说,开宝箱,就是一种巨大的随机奖励。

生活中还有很多通过奖励而被“操纵”的例子,除了游戏,还有“赌博”,“博彩业”,都是通过巨大的“随机奖励”来对人进行操纵。

买彩票的人知道中奖概率低,但是随机化的奖励,让他觉得自己“有唯一发财希望”,从而形成了习惯“每周买彩票”。

所以,奖励,我个人认为,奖励,不仅限于“物质奖励”,而应该基于人的需求层级来设置奖励。这是上篇的主要观点。

最重要的是,奖励,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温柔的“操控”。玩游戏上瘾,就是一种奖励+随机化,带来的“习惯养成”。所以,奖励不但能够有效改变行为,甚至使人上瘾。

而这种上瘾机制的设计已经大行其道,从《上瘾》一书,到《行为设计学》、《助推》,都揭示了这些“温柔而强大的操纵!”

你可能感兴趣的:(ORID笔记之《奖励的惩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