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病人的自我救赎

《挪威的森林》——病人的自我救赎_第1张图片

著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巧妙地运用主人公渡边君先后与直子,绿子的爱情故事开展了一段几近病态的友情、爱情的纠结故事。故事里的人在爱情与友情中自我矛盾,又在时间的洗礼下自我救赎。

村上春树于书中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做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而正是此书中主要人物在生与死的矛盾中选择死的做法撑活了这本书对于“活”的意义。“那天夜里,木月在自家车库里死了。他把橡胶软管接在N360车排气管上,用塑料布封好窗缝,然后发动引擎......”“直子已不在人世,化为一杯灰烬......”木月与直子毫无预兆的死引发渡边对生死的探讨,又让渡边陷入即使懂了很多哲理却在死亡的意外来临时仍然软弱无力的悲哀之中。两人自杀之前与常人无异,而对于工业化大背景下精神空虚与物质生活充裕的矛盾成了木月和直子病态死亡的诱因。

横跨在悲烈友情之上的畸形爱情导致主人公渡边君在好友木月死后陷入想与木子生前女友直子长相厮守却对木子心生愧疚的矛盾。无论是直子尚在大学读书时候与渡边不出格的幽会还是直子进疗养院时渡边的不间断探望,他们之间永远横躺着一个死了的木月。直子缺乏安全感渴望被爱却拒绝渡边的关怀的表现充分出卖了她心理的病态。渡边与所在社会的格格不入,表面乖巧顺从时代潮流实则极具对现实的逆反心理表明他善于隐藏却实际病入膏肓。两个程度相近的病人在一起能幸福的可能性本就小得可怜,再加上一个直接用死祭忌病态生活的木月,这段复杂的感情注定难逃被束缚的宿命。

如果说前面大幅度写直子与渡边的故事以抑郁,内心孤独为主基调,那么绿子的到来则为该书呈现了难得的轻松,乐观的画风。为病人们的自我治愈带来了一线生机。

与直子敏感多疑的性格不同,绿子灵动,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她与书中的第一次出场一别于女主角都是长发飘飘的戏码。“短发的她全身迸发出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简直就像刚刚迎着春光蹦跶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村上春树不负语言大师的盛名。他的文字像是一个明确目的性的路标,能引导你跳进苦痛的泥淖难以自拔,又能指导你沉迷于诙谐的乐趣流连忘返。正如刻画直子的死让人感到压抑,又如描写绿子的灵动给人以无限希望。

“敢死队”笑话集于整本书来说仅负责搞笑却难以担当打破沉闷气氛的重任,绿子的出现便成了压抑局面转折的关键。“不要紧的。我不跑。”“这里烧着也......”“嗯,死了就死了呗。”绿子说。“好,明白了,奉陪就是,陪你。”渡边看着绿子的眼睛。绿子潇洒不羁的语气将发生在火灾里的对白不再有生死的沉重,只剩诙谐的意味。对母亲死的无觉和对父亲病重淡然处之的言行揭露出绿子虽与悲哀的直子不同,但仍掩盖不了时代大背景下,她等同于渡边的空虚心理。

性是禁忌,男女不例外。尤其在那个年代。而在绿子这性成了开放性的话题。没有犹抱琵琶半遮脸的羞涩,只有好奇心暴棚的少女心。请求渡边手淫时把她当女主角,一起和渡边看色情电影,大谈对性的理解,调侃性趣事......不为女追男会掉价的“真理”所屈服,勇敢追求渡边君,努力争取自己的爱情。对生活的不羁却不失原则,坦荡做人的个性是我在所有角色中最迷绿子的原因。直子和绿子的对比下,对生命抱有希望才有被上帝眷顾的可能,一昧敏感只会使别人不敢靠前的感悟显而易见。

《挪威的森林》犹如矗立于世俗与隔绝现实缝隙间的收容所,在此书中居住的人或多或少带有病人的特征,主角如此,配角也不能幸免。无论是疗养院中曾深受“被同性恋”之苦的玲子,还是能力出众却乐于往返于烟花柳巷靠女人的肉体弥补心理空虚的永泽,亦或是名利双收却在结束和永泽的爱情不久后自杀的完美情人初美,他们身上都深深地被工业时代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但自我矛盾的背后,也曾历经过时间的洗礼试图自我救赎。

直子进疗养院,后配合精神病院稳定自己的波动不定的情绪,渡边远离木月死亡之地试图在与直子的重新接触中救赎自我,又在遇到绿子之后不拒绝汲取对生命的热情才会有了最后一幕给绿子打电话告诉她自己只要她的急切心理,选择绿子一定程度上也意蕴了渡边对自我救赎的渴望,绿子没在琐碎的日常中纠缠而是追寻自己的爱情,并愿意给予其他人需要救赎的援助,玲子曾用美好的婚姻拯救自己内心的荒凉,初美尝试忘记那段没结局的恋情,永泽当上外交人员离开故居......他们试图自救,又尝试伸以其他人援手。尽管到最后并无一人真正意义上得救,却不得不敬佩他们身处绝望中依然不忘抵抗的倔强。

这本书采用典型村上式的结构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毫无悬念的尴尬,又在层层递进的叙述中揭开故事情节神秘的面纱。不逊色于文章结构的自然少不了村上春树的语言特色。时而压抑,时而轻快,像一场无需旁白仍能被观众熟知的老电影。观众会随着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自然地感到喜怒哀乐。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没有人会不害怕孤独,对失望情有独钟,矛盾的是又没有人能够抵挡孤独的入侵。每次遭受的苦痛都少不了孤独的推波助澜,结束一段恋情,工作上的失意,生活上的不顺心以及各种或大或小的挫折与磨难往往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倍感只身一人的悲凉。从情绪正常的普通人游离于不在状态之中。但,即使孤独弥漫浩瀚如海洋,仍祝愿你有村上式的安全感。如果掉进了黑暗里,请静心等待,直到你的双眼适应黑暗。

你可能感兴趣的:(《挪威的森林》——病人的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