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的第5&6章读书心得和建议

如果说第三和第四章开始琢磨出些味道后,第五和第六章总体是小失望的。

变现的话题没有问题,生意到最后都是需要挣钱的,而挣钱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变现就是赚钱;大标题取的变现营收是可以的。粗浅的理解,变现是实现营收,营收减去成本会开始赚钱,是需要过程的。5.1.1这段有些不知所云,建议精简。

5.1.2用户为什么会付费这里,也没有区分是to B还是to C的生意,总结的用户付费的3个条件很好,但是最后用面的例子来总结的话,与本段行文没看到关联。

建议用户为什么付费这里能将to B和to C进行区分,分别说明,包括各种不同场合下的情况霞的举例说明。如果一碗面不好吃,可能是不会付费,但是饿了还是会吃;软件和服务不是那么完美的时候,为了支持发展,也是会付费的,例如现在的众筹模式,那么这里到底要讲的是什么呢?

5.1.3互联网变现这里的不同讲得是一笔带过得意思,互联网是在设计开发等上面,但是主要构成是人力成本,目前得渠道成本也非常高,单个线上获客特别是有效用户或者交易用户得成本可能已经远远高于线下了,那么目前文章提及的模式是否成立呢?另外,不同的产品是不同的,即便是免费的,如果不是高频的场景和产品,即便免费的话,能否快速积累用户呢?应该也是不能的。所以这个章节也需要再斟酌。

5.2开篇提及的变现是同意的,既企业以要开始盈利为目的,可以称之为变现,收费并不一定是。使用京东的例子很不错,但是这个京东是京东电商平台,而目前京东集团应该有其他的增值服务来额外变现的。且京东众所周知是平台战略,那么用产品生命周期是否合适?如果换成微博或者陌陌之类的是否更佳?

5.3关于变现时间的深入思考:基本不认同滴滴最终是通过提高佣金来变现的。本身受投资人追捧更多的是to C的模式会被认为只有老大,而且目前滴滴很多的也先尝试在提高坐车人的费用,降低司机补贴。即便降低司机补贴,也使得很多司机已经不积极接单了。而且滴滴也再通过对于累积用户的交叉销售等进行变现的尝试。

5.4产品领域可以做些引导,但是不能为了变现而去选择产品,产品和运营还是需要情怀的,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做专和做广都还是有存活的空间的。另,是如何定义高频和低频的?一年几次是高频,什么价格区间是高价?在目前的产品在象限落地的情况下,是否没有考虑到消费升级的概念?一个季度一次的小团出境游产品会在哪个范畴呢?

5.5 变现方式的话,文中列举的三个方式都是常用传统的,但是需要该产品有一定的基数的。当然这里将相关方式做了梳理,是便于思考的。建议是能对广告变现的各个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包括计算方式等等。这里还有个问题,变现的方式基本都是to C模式的,那么to B模式会涉及吗?目前的流行的数据积累模式的变现有考虑过吗?

第六章提升转化率是个很重要且很有意思的话题,这章就觉得写得能琢磨和看了。漏斗法和五步模型都是可以在运营中实际进行操作得,应该没个产品和团队都可以在实践中打磨出更合适的方式。

动力和阻力方面的解释也比较到位,建议本部分能进行扩展并能穿插些例子。

视觉和文字转换也很重要,推荐书也很好,但是坦白讲,在本书提及这个点的时候,虽然是试读版本,但是本章的大坨大坨的图片黄色的颜色有没有考虑过阅读的愉悦感呢?

在行文的逻辑上,是否冷暖色对用户的影响可以在打消用户防御或降低用户使用门槛之前?因为前面讲到了视觉,冷暖色更倾向于视觉方面,冲动等等,同时也能起到降低用户防御的作用,这样的话可能读起来更顺畅。

产品的初期因为要发展,因此会对流量来着不拒,但是确实需要在Day 1至少在内部有一套优劣的标准,这样既能后续辨别渠道质量,也能更有征对性地后续重点精细化运营。这里建议能有更多地展开,包括标准如何设立?何时和如何提高阈值?如何测算ROI等等。

减少跳出和退出也很重要,这里需要的是运营和产品的密切配合,那么如何更好的配合等也建议能够再多写些。,

同意转化率是运营的终极宿命和挑战所占,也是如何精耕细作,运营创新上多做文章为乐趣。

整体这两章感觉还是粗浅带过,希望能根据相关经验单点深入和突破,而不是一笔带过才能成为优秀的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1号的第5&6章读书心得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