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启示》浓缩

序 佛陀传略

出家:悉达多,公元6世纪生于蓝毗尼,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妻子耶输陀罗。本来享受着人间的奢华富贵,因缘使然,发现了痛苦的现实。为了找到一种解决之道,二十九岁那年,毅然舍弃所有,踏上苦行之路。

求道:沿着恒河流域,行脚六年,参访许多宗教名师,虽然也能达到很高的修行成就,但悉达多想要的东西仍然未找到。于菩提伽耶的一棵树下,他独辟蹊径,放下所有,终于悟道,是为佛陀即觉者。

传道:在鹿野苑为五位老同修,作了第一次说法。以后,四十五年对社会各阶层男女讲道说法不断。

涅槃:八十岁似于拘尸那罗。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自由思想:人应当自作皈依。

药喻:只要药好,不必管药从哪里来。

宝石喻:亲见宝石自然不存在信不信的问题。

筏喻:佛法是用来济渡的,而非用来执取。

箭喻:被毒箭所伤,拔出来才要紧,没有时间来关谁射的。

第二章 四圣谛 苦谛

佛教讲苦,但并不悲观,这苦有三重意义。其一为痛苦的苦(苦苦)。其二为变易的苦,快乐里埋有痛苦的种子(坏苦)。其三意为,所谓我只不过是物质精神现象的组合,五蕴本身就是苦。物质现象的组合也叫色蕴,分开来讲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感觉的组合是受蕴,即六根和六尘相接触的产物。识别的组合是想蕴,在根尘相接时对对象进行辨别。行蕴,可以产生善、恶、不善不恶的活动(业),进而得到果报。识蕴,以六根为基础,以六尘为对象而生起,它并不能认出事物,而仅仅是一种知觉。总的说来,五蕴即人,五蕴是因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生灭只在刹那间。

第三章 集谛

苦的根源就是渴爱。渴爱就是对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执着和贪求。渴爱是一种向善或恶前进的能量,能产生的有意义的行为,这就是业。对于人来讲,肉体虽然毁灭了,而这种强大的渴爱能量足以重新创造出一个新的生命,以致生生不息,受苦不断。而此生彼生之间,存续的只是刹那生灭的现象,并无一个永恒的实体。可见,渴爱不灭,轮回不断。

第三章 灭谛

人类是可以从苦之中解脱的,解脱就是永断渴爱,就是涅槃。涅槃是什么?用语言文字并不能表达清楚的。因为语言是基于五蕴经验的,而涅槃超越世间感官一切概念,是绝对真理最终实相。佛只能说什么不是涅槃,有贪嗔痴就不是涅槃。涅槃不是结果,不是因缘所得的结果。涅槃是苦的熄灭,苦(五蕴)怎么产生的就怎么熄灭。

第四章 道谛

导致苦的止息的方法就是中道,中道避免了两种渴求的极端,即放任感官之乐和打压感官之乐。中道也就是八正道。也可分为戒、定、慧三组。

戒学包括:正语、正业和正命。正语就是不说谎不语言攻击不挑拨离间不说废话。正业就是做正直之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正命就是不从事危害他人的职业,贩毒贩军火买卖人口等等。

定学包括:正精进、正念、正定。正精进就是四正勤,培育壮大善心,阻止祛除不善心。正念就是四念处,心念对身的活动、情绪感受、心理活动、思维见解等牢牢观照。正定即是导致四禅的定力。心的安定。

慧学包括:正思、正见。正思就是舍己离欲不执著的思维。正见就是对四圣谛的照见。

第五章 无我论(正见)

佛教是不承认有灵魂、自我或神我存在的。在佛教看来,上帝与灵魂的概念,是虚妄不实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个事实。因为众生为五蕴和合而成,每个存在依赖其他而存在,没有一个长久不变的实体。

第六章 心智的培育(念住)

修行的目的无他,发展心智治疗贪病而已。可大多数人对修行理解,是获得神秘的力量,这仍然是贪欲。达到无污染的心有两条路,一条是奢摩他,止的修行,达到极为清净的境地。但这种方法并不完美,依赖其他条件而存在。另一条路是佛陀的发现,就是毗婆舍那的修习,观察自身本性,证入涅槃。关于心智发展的方法,在《念住经》里阐述的最为详尽。所谓念住,即时时刻刻身受心法四大现象你清楚。身体方面的,有专住呼吸的出入息念,有直接知了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等等。感受方面的,心快乐的时候、不快乐的时候、平常的时候都清楚知道。心理方面,不辩是非的如实观察此刻心里的想法。最后一种是对法理的研究,包括研究妨碍进步的五种障碍(五盖:贪、嗔、昏沉、散乱、怀疑),研究促进进步的七种方法(七觉支),同样五蕴和四谛也都可作为研究的对象。

第七章 佛的教诫与今日世界

如果你认为学佛要离弃世俗摒弃诸缘,而穷尽毕生精力亦不能窥探其深奥,那就大错特错了。佛的教诲不仅仅是为出家人而说,更重要的是对每个在人间生活的人的教导,正所谓真正出离的并不是身体。学佛是每个人的事业,僧团设立的目的不过是促进更多人接触真理。佛特别教导在家众,要注意六种人际关系:父母,师长,妻儿,亲友,主仆,僧俗关系。佛也不反对经济发展,他教导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到达幸福生活。佛宣扬和平,主张仁爱化解仇恨。可以看出,学佛不代表受苦,而是导向幸福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陀的启示》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