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点五十九分,我醒了,预定的闹钟还有一分钟才会响,躺在床上的我,看着窗外的阳光,慢慢在脑海里规划着这一天要做的事情。
六点钟的我准时起床了,为了唤醒沉睡一晚的嗅觉,我会打开那个专门用来盛放咖啡豆的玻璃罐,放到鼻前闻一闻,再将它们放入咖啡机内。
接下来就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刷牙洗脸。等我再回到房间里的时候,咖啡已经煮好了,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咖啡香味,这样的早晨,很美。
考研是一件极需要体力的事情,所以不管时间有多紧迫,我都会为自己精心准备一份早餐:可能是一碗加了鸡蛋放了葱花的清水面条,也可能是一杯豆浆配上几片粗粮土司,抑或是几个简单的小白馒头加上一碗南瓜粥。
总而言之,我绝不会不吃早餐,也不会随便吃点零食当作早餐。
另外,我吃早餐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我会在准备动筷子之前打开桌子上的ipad,用它来看一些国际上的热门新闻,各种领域的都看,字体是全英文的,那时候的平均阅读速度在每分钟210个单词的样子。
由于我动作比较慢,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大概是七点半的样子,有时候遇到有趣的新闻会多看一会,但是最晚也不会超过八点。
用过早膳之后,我会在桌前读上半个小时的英语,一来可以锻炼语感,二来可以唤醒一天的精气神。
其实一开始决定朗读英语的时候我是拒绝的,从身体到心里,整个人都是拒绝的。
我从小就是一个喜欢默记的人,尽管我很清楚读出声的阅读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我还是没办法接受,之所以在考研期间特意逼迫自己执行这样一个任务是有原因的。
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早上的记性最好,如果一定要将这段宝贵的时间用来朗读的话,大概没有什么能比背英语单词更合适的了。
我不否认这种做法有它的道理所在,但我不是一般人,至少我不是那种喜欢跟风的一般人。
前期,我的朗读教材是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朗读内容是有选择性的:不读单词和释义,只读例句和例题。
将这本书来回读了三四遍之后,我的朗读教材开始换成了历年的英语真题,也就是你们口中所说的黄皮书。
我买的是那种试卷和解读分开的版本,试卷很薄,解读很厚。
我朗读的内容是试卷部分,读真题的方法就比较简单了,从头到尾的读,读到有空的地方就去后面看看答案继续读,但不要贪图省事直接将答案填上去,这样会养成你懒于思考的坏习惯。
读阅读理解部分的题目的时候,四个选项要全部读一遍,不要只读正确答案,英语真题之所以能成为真题不是没有理由的,里面每个选项的设置都有它的理由,不是凭空捏造的。
早晨读书不宜读太久,我每天都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因为时间长了我的大脑会缺氧,造成一阵阵眩晕感。可能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承受的时长也不同,但至少以我的经验是这样。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上午复习时间,在此期间我会将手机调成静音扔到一边,偶尔要查资料也会使用平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不会凭空生出想玩手机的念头,力求将每一分钟都用在复习备考上。
上午的复习结束之后,按照惯例,我会给自己做一顿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不需要有多丰盛,能让自己吃得开心就好。
有人曾经问过我,你这样每天做饭不会浪费时间吗?
我的回答是:“会,当然会浪费时间。”
但正是因为它浪费了时间,才更加让我明白时间的可贵。用来备考的时长总共就那么多,既然在复习时长这一块我已经明显的处于劣势,那复习质量就一定不能再差了。
吃饱喝足过后,我会定一个闹钟,睡上半个小时的午觉。
午睡闹钟响起的一分钟之内,我一定会从床上下来,之所以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缓冲,并不是为了赖床,而是防止自己猝死。
起床之后我不会急着投入到复习之中,因为现在是夏季,我会给自己榨上一杯新鲜的果汁或者奶昔,边听歌边饮用,一到两首歌的时间过后再正式进入复习。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不务正业,我也说过了我不是那些勤学苦读的人。
炎热的夏天,下午的时光总是免不了让人疲惫,与其脑子一片浑浊的在桌前“复习”,不如花上几分钟的时间醒醒脑,真的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下午的复习结束之后,简单的吃个晚餐:也许是一个水果沙拉,也许是一杯自制酸奶。
晚餐是我一日三餐里面最简单的,但我一定会吃,一来是为了让自己的大脑得到放松,二来是因为不吃真的会饿。
晚上的复习结束之后,我会花上10多分钟的时间跟着keep做运动。
虽然一天的复习下来整个人已经很疲惫了,但是低着头看书久了免不了会腰酸背痛,运动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随后就是洗澡,就算是夏天我会用稍热一些的水,这样有助于睡眠。洗完澡躺在床上的我,会打开看几篇正能量的文章,然后关灯入睡。
由于之前运动过,这个时候的身体已经非常需要休息了,根本没有什么胡思乱想的力气,所以我很快就会进入睡眠状态。
这就是我漫长考研岁月里最平常的一天,没有争分夺秒的场景,也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但就是这样平常的时光,一天一天的叠加起来,才成就了我最终的考研梦想。
考研,真的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苦。
我是Cherl,一个被985/211学校成功录取的金融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是一名文字工作者,谢谢你长得这么好看还耐心地看完了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