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君之讼
晋国在此战中取得大捷,三军将士欢天喜地地在楚军大营中,把他们剩下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告班师。半个多月后,也就是二月二十七日,大军到达郑国的衡雍,开始着手准备将来的会盟之事,在践土为天子兴建一座行宫。
郑文公得知晋国战胜了楚国,又途径郑地,害怕晋国因为自己之前曾派兵为楚国助战,而遭到晋人的清算,就赶紧派了子人九(子人氏,名九,郑庄公有一个儿子叫公子语,字子人,子人氏是其后裔)去向晋文公请罪。晋文公让栾枝到郑国与郑文公订立盟约,夏历三月初九,两国国君在衡雍正式结盟。
在安抚了郑国之后,晋文公于初十日在成周举行献俘仪式,将城濮之战中抓获的战俘千人、兵车百乘移交给周襄王。两天后周襄王又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来回敬晋国君臣,册命晋文公为侯伯,也就是诸侯之长,并赐予他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授命其以王命安抚四方诸侯,征讨不臣。有了周襄王的授权,晋文公正式晋级为中原霸主,开始号令诸侯。
在举行盟会之前,晋国还需要就新的国际秩序做出一些安排。卫国和曹国在晋楚争霸战中被打了个七零八落,卫国的君主也被国人驱逐到了襄牛。卫成公在襄牛观察局势,看到楚国战败,知道大势已去,自己马上就会成为晋国人砧板上的肉,于是就急慌慌地跑到了楚国。
此时的楚人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令尹子玉死后,其所在的若敖氏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楚国出现了短暂的权力真空。一直虎视若敖氏权力的蒍氏,正在图谋跟若敖氏抢班夺权,国内斗争形势激烈,根本无暇顾及逃命而来的卫成公。卫成公无法取得楚国的支持,只好又灰溜溜地跑到陈国,远远地向晋国认罪求饶。
晋国上下对待卫国还是比较宽容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卫国的执政元咺和宁俞都倾向于晋国,因此卫国的政局很容易控制。因此在收到卫成公认罪的态度之后,便不假思索地同意了他归国的请求。夏历四月份,卫成公回归卫国,卫国的贵族在宁俞的带领下到宛濮迎接卫成公,并举行盟誓,继续奉卫成公为君。
这本来是好事一桩,卫成公顺利归国,只要还安安生生地依附在晋国的威权之下,也不会有什么差池。但是卫成公却是带着满腔的怒火回来的,非要把国内的势力进行一番整肃,这就又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原来在卫成公被国人驱逐之后,元咺扶持他的弟弟叔武暂摄国政。而卫成公却风闻元咺已经把自己的弟弟叔武立为了国君,有废黜自己君位的意思,顿时火冒三丈,当时就把元咺的儿子,一直忠心耿耿跟随自己的元角给杀掉了。这个事情他一直捂着,卫人也不知晓,而卫成公归国的路上,早就下定了决心,要拿自己的弟弟叔武和辅政大臣元咺开刀。
因此,卫成公与宁俞等贵族盟誓之后,宣称自己会在某月某日回国都继位,让宁俞为先行进入了国都楚丘,为自己复位的事宜做准备。宁俞也不知道卫成公是怎么打算的,就先走了。他刚走,卫成公就尾随着宁俞,也回到了国都,比预先约定的时间早了好些天。
宁俞刚刚进入都城,把守城门的长牂心里欢喜,便和宁俞同乘一辆车进了城,一路上还兴致勃勃地打听国君的消息。其他的贵族和守卫也都为这么一件大事而兴高采烈地凑在一起,大家都议论纷纷,把都城的守卫工作都抛在了脑后。城门没了守卫,卫成公的前驱公子歂犬、华仲就悄无声息的进了城门,然后直奔叔武的宅邸而去。
到了叔武的门外,他们传话说国君回来了。叔武当时正在洗头,听说自己的哥哥回来,便顾不上擦干头发,用手抓着湿漉漉的头发就跑了出来。结果叔武到了门口,没有看见国君的影子,只看到一支箭朝着自己扑棱棱地就飞了过来。叔武还没有醒过神来,就被那一支羽箭射穿了喉咙,当场毙命。
这是卫成公的车驾才缓缓地从城门处驶来,看见叔武倒在血泊中的尸体,心里很是慰藉,但还是装模作样地跑到弟弟的尸体前,躺在他的大腿上放声大哭。射杀叔武的公子歂犬突然也愣住了:这剧本跟之前商量好的不一样啊?愣了几秒之后他猛然醒悟,原来自己是被耍了,就赶紧要跑,结果被卫成公派人杀了。
卫成公的复仇计划的名单中,还有辅佐叔武的元咺。可元咺这个人很是机灵,早早就听到了叔武被杀的消息,他知道大事不好,也趁着城门没有守卫,披头散发地就跑了。卫成公搜捕半天没有结果,救已经有预感有事要发生,也只好认栽。
果然元咺跑到了晋国去了,到晋文公面前状告卫成公无端杀人。晋文公接到状纸之后,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一直抵抗我晋国大军,让你复国已经是格外开恩了,没想到你刚回国就诛杀亲晋派的贵族,这怎么能忍。但是卫成公是一国君主,晋国法庭没有审理的权限,还需要周朝最高法的裁定,于是晋文公就把这个案件提交了王室,并确定了开庭的日期。
践土之盟
晋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秋天,晋文公在温地的周王行宫召开国际会议。会议主要有两个主要议程,一是尊王盟誓,宣威于诸侯,二是公审卫君杀人案。参加此次会议的有齐、秦、鲁、郑、宋、陈、蔡、邾、莒九国的国君,联合国秘书长周襄王也应邀参会。此次会议参与人数众多,会议规模宏大,象征着晋文公正式成为中原霸主,建立了以晋国为首的新国际秩序,史称践土会盟。
盟会之后,诸侯联军浩浩荡荡地开拔去围攻许国,以讨伐其助楚的不臣之罪。许国只是一个小国,虽然有助楚的嫌疑,但是以诸侯大军前去讨伐未免有些铺张浪费。况且当时中原列国,除了秦晋宋齐之外,哪个国家没有帮助过楚国?因此这次征讨,许国的臣服与否不是主要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检验会盟的成果,宣威于诸侯。
晋文公称霸中原的目的达到了,但是他的很多举动却很受人非议。孔子对于晋文公与他的前任霸主齐桓公就有着不同的评价,他说齐桓公是“正而不谲”,一切都以礼仪仁义为准绳,对周天子也是毕恭毕敬。另外,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当时的情形是内部王室权威江河日下,外部南夷与北狄交,中华不绝若线,如果没有齐桓公抵御戎狄的交侵,中原大地很快就会退化为蛮夷之邦,“吾其披发左衽矣”。
而晋文公则不同,是“谲而不正”,晋文公在勤王伊始,就向天子索要六隧之礼,妄图僭越。践土之盟又“召”天子举行盟会,不顾君臣礼仪,以臣召君,因此这个霸主已经变味了。晋文公的这些举动着实刺痛了孔子那颗维护王道正义的玻璃心,因此他在春秋上对这件事写了几个字:天王狩于河阳。一方面表示对晋文公此举的痛斥,同时还要维护周天子的脸面。
然而孔夫子似乎有意地忽视了周天子与齐桓公之间旷日持久的矛盾,齐桓公代天子号令诸侯本身就已经是僭越,他所奉行的礼节只是表面上维护周天子的面子,其目的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霸业,这种行径又何尝不是“谲而不正”?如果齐桓公一心维护周王室的权威,那么周天子又何必费尽心机地多次试图拆解齐桓公的霸业联盟呢?
而若是将楚国定性为南夷,那么在晋文公称霸之前,楚国的势力已经囊括了中原的大部,当时的礼仪之邦鲁、郑、卫、陈、蔡皆是其附庸,而其兵锋所指,齐、宋两国都在其攻势之下岌岌可危,这种情形岂不比齐桓时更盛?
实际上,无论是齐桓还是晋文,他们称霸导致的最终结果都是王室权威的削弱。齐桓公之时,人们对于霸业尚有抵触情绪,且齐国的武力并不占绝对优势,无论是南夷还是北狄,都不敢直接与之对抗,因此不得不通过表面上的礼仪来粉刷其道义的合法性。尽管如此,诸侯还是多有反覆者,齐桓公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才将中原诸侯笼罩在自己的威权之下。
而晋国则不同,他们的霸业本身就是通过武力征服,打败了最大的蛮夷楚国而获得的,这是齐桓公想都不敢想的。因此晋国恃强自傲,干脆就揭掉了挡在他们面前的遮羞布,对于那些个笼络人心的表面文章根本不屑一顾。在一开始勤王的时候,晋国就胆敢以六隧之礼为威胁,勒索周王畿内的南阳之地。践土会盟之时,以诸侯召令天子参与盟会,即便是诸侯有非议,却没有人敢提出异议。晋文公这么明目张胆地喝令天子,也就是孔子所称“谲而不正”的根本原因。
践土之会的第二项议程是审理卫国大夫元咺状告卫君无端杀人一案。
以臣讼君,这在春秋历史上还是第一桩,在整个周朝的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先例。以往君臣之间有了嫌隙,向来是以武力解决,要么是国君将对抗的大夫处死,要么就是大夫将看不惯的国君干掉。君臣之间的矛盾一直都存在,而且二者之间的纲纪早已遭到了破坏,但是在礼仪层面上君臣之分还是得到严格遵守的。如此破坏君臣之间高低贵贱的区分,使得二者坐在法庭上辩论在当时也算是一件奇事。
原告是臣,被告是君,双方的地位不对等,不能当面对质,因此卫成公就指定了宁武子宁俞为辅助,以鍼庄子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卫国的法官士荣为代理律师,与原告元咺当庭对质。
但是不管他怎么安排,审理此案的大法官是由晋文公指定的,其抗辩过程自然也就倒向了元咺,最终的结果也毫无疑问是卫成公败诉。执行庭为了制裁卫成公,把他抓了起来,送到成周收监。他的三名代理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他的代理律师士荣被当场处死,作为应诉代表的鍼庄子被砍去了双脚,只有宁武子宁俞,因为之前引荐过重耳,这才免去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