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御宅族?
御宅,日语写作おたく(罗马音otaku), o缀于词前表示尊称,taku指宅邸,房子,合在一起就相当于汉语“贵府”“御宅”“您家”。在日本,otaku通常作为第二人称“您”来使用,彼此不是很亲近的人出席比较正式的场合,习惯于用 otaku来称呼对方。但御宅缘何用来称呼一个亚文化群体,却是有着不同的说法。御宅名号的起源,有两种说法,这两种说法,也代表了人们对于御宅族的两种不同态度。
御宅的起源之一:
庆应义塾是日本一所有名的贵族小学,在这里读书的孩子家庭出身都很好,保持着贵族的风范,他们的日常所用的词汇比一般人来得更加优雅。庆应义塾中有一帮人酷爱轻小说,在参加轻小说大会时,非常文雅地以御宅相称。后来,他们当中有人在动画公司 studio nue 就职,参与了著名动漫《超时空要塞》的制作,将御宅一词带入该作品中,女主角林明美称呼男主角一条辉为 otaku。凭借《超时空要塞》的火爆人气,御宅的说法流行开来。
起源一的说法来自冈田斗司夫的《御宅学入门》,这种说法中,御宅这个名字是文雅的,礼貌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这种说法的御宅形象,是彬彬有礼的年轻人。他们通常表现得十分温柔善良,热情真诚。
御宅的起源之二:
1982年,当时的日本社会批评家中森明夫在《御宅的研究》一书中描述了一类在现实世界中缺乏存在感,不愿意与人交往,或者没有人愿意与他们交往,不爱好运动,喜欢待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慵懒邋遢,行为呆滞猥琐的年轻人(大多是十多岁的国高中的少男少女)。中森明夫将这群人命名为“御宅”。
起源二的说法,御宅族是一帮与世隔绝,不见阳光的颓废少年,他们内心灰暗,是一群沉湎于二次元世界的呆瓜。我国许多媒体描述的御宅形象通常就是这种,因而御宅也通常与屌丝,猥琐一类的字眼联系在一起。
两种不同的起源,描绘的的确是同一群人,就是一群迷恋于二次元世界的人。两种起源,对御宅这个名号的理解大相径庭,代表了对这一群人正面和负面两种不同的看法,就如同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而且,这两种起源所代表的对于御宅的看法是走向的极端的,按照冈田斗司夫的观点,御宅是社会的精英人士;按照中森明夫的说法,御宅是颓废的一代。按照上述两种观点,以御宅族的庞大人数和巨大影响力,世界将会变得怎样?无论是精英人士还是颓废一代,这样极端的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并不多,但御宅族的数量是巨大的,他们是宅起来了么?显然,不是这样的。对于御宅形象的理解,不能是如此简单,片面的。
御宅形象的构建,几个事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宫崎勤——1995年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
1995年3 月20日,五名奥姆真理教徒,在政府机构集中区的地铁车厢内,散布致命的沙林毒气,导致12死50伤,受害者均为无辜的乘客与路人。奥姆真理教的信徒相信教主麻原彰显的末日预言:1997年,基督教徒与佛教徒间将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奥姆真理教的的许多观点及其说教用语都受到动漫作品的影响,例如《机动战士高达》《风之谷》《北斗神拳》《光明战士阿基拉》等。很明显,奥姆真理教是借助 ACG的巨大影响力来宣传其观点,增加其信徒,鼓吹其所谓“真理”。
基于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人们认为御宅族与邪教之间有密切联系,甚至将御宅与邪教划上等号。
电车男的故事
2004年,电车男,22岁,是一个系统工程师,从没谈过恋爱,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他是典型的御宅族(技术宅的那种),穿着打扮老土,反应也总是慢版拍(屌丝形象),对卡通模型非常着迷,经常乘电车到秋叶原的电子产品一条街,不厌其烦的盯着各种卡通模型,这是他的最大乐趣。一天,电车男照例在秋叶原花掉大把时间然后准备乘电车回家,车上,一个女孩受到一个醉酒中年男子的骚扰,他不假思索提女孩解围。不久,女孩寄来一套爱马仕茶杯作为答谢,电车男不知道女孩的姓名,就给她起了个高贵的称呼“爱马仕小姐”。
电车男对爱马仕小姐心生爱意,但因平时不善交际,不知如何去追求她,于是到网络论坛发帖,写下自己初恋的感觉和内心的困惑,希望得到网友的帮助。许多网友被电车男的纯情打动,真心为他献计献策,在大家的鼓励与帮助下,电车男终于鼓起勇气追求爱马仕小姐,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真是的故事被改编成小说,漫画,动画,电视剧,电影,御宅以一个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得到人们的认可。
形象是再现的结果,再现是主观构建的过程,不一定是客观的。正是因为这样,御宅的形象才会有不同。御宅,对大众而言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如何认识这个群体,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和标签对他们进行描述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这样更容易理解,人们也更容易接受,而只有主流社会才有资格来充当再现和描述的角色,但主流社会是否真正了解这一群体,草率地贴上几个标签是否就真的能把他们描述清楚,这不好说,至少我认为,御宅族不是贴上几个标签就能描述清楚的。
ACG属于通俗的大众文化,与主流的精英文化(文学,艺术等)相对应,在文化的权力格局中处于低位,是次文化。如果说传统社会是靠社会阶级的分化和对立来完成社会演变和重构的话,那么现代社会是靠消费和生活方式的区分化来完成其社会区别和重构的。生活风格,品味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模式,既是个人和社会集团自我区分和表演的方式,也是社会区分化的原则。御宅族作为 ACG二次元世界的迷恋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与主流社会相区分的生活方式,因而,御宅也就成为了“他类”。
主流文化在对他者进行归类的时候,通常会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应用一些概念,符号,或个别极端事件对他者进行描述,使整个社会对某一群体形成单一刻板的印象。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人们对于他者的误解。大众媒体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媒体在新闻报道的时候常常秉持主流的观念,对亚文化进行归类,构建出简明的形象,这一形象在传播过程中为大众所接受。人们对于御宅的理解,也基本来自大众媒体。
媒体再现所代表的是主流文化文化及领导阶层的意志,它是权力关系的实践而非真实的现象。御宅的形象,是在大众媒体报道的与御宅有关的事件中构建出来的。对于盲从的大众而言,有个传奇的故事就够了。媒体所报道的事件,通常是极端的,个别的,因而通过媒体构建出来的御宅形象并不能完全反映御宅本身。窥一斑而见全豹什么的,简直可笑。类似的道理,冈田斗司夫,中森明夫的观点,也带有片面性,是某种成见,与事实不符。应该说,御宅并不是什么高贵,不是什么猥琐,也不是什么邪恶的存在。御宅,并没有多么神秘,作为一种亚文化的粉丝,就如同其他的粉丝一样,他们也是普通人,随着御宅族的增多,御宅就在我们身边。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宅男。
御宅族的生活方式
御宅族是一个群体,但是,一个群体因为个体的差异也会呈现出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根源在于基因的多样性,环境的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年龄,性别,背景,经历等的不同,个体间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御宅族有不同看法的原因。御宅也是可以分等级的,有通晓二次元世界的死宅,也有初窥二次元大门的新人,更多的是普通的 ACG爱好者。本身作为一枚宅男的我,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说说御宅的生活方式。
1.漫画,动画和电子游戏
这是御宅族最核心的生活方式。 ACG对于御宅而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这也是他们获得御宅称号的原因,是他们作为御宅族的标志。虽然并非所有人都是漫画(animation),动漫(comic),电子游戏(game)三者全占,但ACG中,至少有一样是让他们痴迷的。笔者调查发现,御宅族中,普遍最感兴趣的是动漫,几乎人人都是动漫迷。对于漫画,90后,00后的御宅有很多人是不看的。对于游戏,不少人也是不玩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御宅族的一员。
漫画是ACG 二次元世界中最核心的部分,动画,游戏大部分都是其衍生物。漫画的更新,传播也是最快的。为此,对于骨灰级的死宅,漫画是必看的,而且是第一时间赏阅。漫画的更新时间,他们记得比什么都清楚。早期的漫画迷,在物质条件和媒介技术都不发达的时代,看漫画也是件辛苦的事情,70年代,很多人都是省吃俭用攒钱买漫画书,还有就是去书店租书。通常做这些事情还得瞒着父母偷偷摸摸的干,许多人都经历过躲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看漫画书的事情。漫画给他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乐,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漫画是他们重要的娱乐方式,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满足了他们对于文化的需求。
当电视开始普及,动画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动画也就成了御宅族的重要生活部分。动画相比漫画而言,更具有娱乐性,也就更具吸引力。自然而然的,动画成为御宅生活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电子游戏也是御宅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不是每一个御宅都玩电子游戏,但电子游戏无疑是 ACG中最为容易让人入迷的存在。许多的游戏迷可以为了游戏不眠不休,废寝忘食。游戏因为其自身强大的吸引力,御宅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将自己投射进二次元世界。
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御宅获取 ACG资讯的渠道有很多,电脑(包含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书刊等等,具抽样统计,约 95%的御宅使用电脑获得ACG信息,电脑是御宅获取 ACG内容的最重要手段。接下来分别是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书刊,电视以及其他。从中可以看出,御宅获得 ACG内容的方法是多样的,电脑是其最主要手段,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其方便快捷的特性使得这一媒介的使用量正在飞速增长。当然,传统的书刊和电视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冲击遭到御宅的抛弃。很多御宅表示,看纸质的漫画更有感觉,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更加倾向于看正版纸质漫画。
ACG世界,是很多御宅的精神寄托。很多具有二次元情结的御宅,都有着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为了寻求精神寄托,他们迷恋二次元世界,甚至排斥现实世界。也有许多人,迫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繁重的学习任务,沉迷于 ACG多是为了逃避现实压力的需要。
2 分享ACG 资讯,讨论 ACG话题
在web2.0环境下,网络已经结成一个个以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原创内容)和关系为核心的虚拟社区,人们的交往不再受到血缘和地域的限制,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较为自由的沟通交流。网络社群通常具有低准入的特点,但许多御宅族社区却有着较为严格的门槛和规矩。许多匿名的族的相关网站无法进行匿名活动,若想参与互动必先注册会,并且,这种注册不是简单地填写个人信息就够了,还要回答相关问题。比如哔哩哔哩,注册成为正式会员需要回答与 ACG相关的测试题,或者是得到邀请码(B站正式会员购买邀请码的功能已经关闭了)。因此,不是真御宅,便会被很多网站拒之门外。御宅族是 ACG相关领域的专家,发烧友,他们只愿意与同好交往,交流关于自己喜爱的动漫游戏。即使注册了会员,也会被严格遵守版规,不然轻者被删帖,警告,重者会被删ID,封号。发帖要遵守规矩,不能触犯。同时,很多的社区规定多少时间(比如 30天)不发言也会封号。
3 消费动漫产品与收藏周边
御宅族通常比较简单,对于现实中的名和利没有强烈欲望,但他们都具有很强的消费力,可以为了收藏喜欢的动漫而放弃其他,就算是牺牲基本的生活需求,如衣食等,也在所不惜。
技术宅——御宅族的一个变种
从纸质印刷到电视,如录像机到蓝光 DVD,从初代游戏机到次世代主机,从传统媒介到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御宅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型御宅族,也就是技术宅。
多数御宅都是横跨漫画,动画和电子游戏所谓 ACG二次元世界的鬼才,为了更快更好的获得 ACG资讯,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多媒体技术,他们往往都会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因而,于是便从普通御宅中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宅,成为站在技术最前端的人。他们的媒介装备,总在不停的升级换代, PSP,手机,电脑总在不断的更新,升级。为此,有些人节衣缩食,牺牲其他。御宅对于喜爱的事物,有超乎常人的热情,甚至具有专家级别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准。
除了对硬件设备了若指掌,御宅对于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也是驾轻就熟,尤其是 PS,AE ,会声会影等软件的使用。他们不仅仅是 ACG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加工者乃至生产者,上文提到的分享 ACG内容,其内容之一就是技术宅生产出来的作品,比如手绘或是鼠绘的动漫图,比如 MAD或是AMV 。他们的制作水平可能高低不齐,但无一例外的都是非常用心的作品,作品中能传达出他们强烈的喜爱之情。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不少技术宅都会去学日语,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更好的看懂日本动漫,国内有许多字幕组,汉化组,他们不仅精通多媒体技术,还是日语高手,是真正骨灰级的动漫迷。 APTX4869字幕组,鼠绘汉化组,这些汉化组的翻译(要求日语二级以上,语言能力优秀),镶字(能轻松分辨字体,理解字体间的细微差别,熟练掌握 PS),修图(熟练掌握PS,拥有补图技巧),上色(要求拥有优秀的绘画功底)都是无偿工作,全凭兴趣的。从括号内的要求中可以看出技术宅的要求是很高的,而无偿工作更展现了他们对于动漫的热爱。
大众对于对御宅可能存在的几个误解
误解1 :御宅只沉迷于二次元世界,不关心现实世界。
人们通常认为御宅是宅居动物,因而是不问世事的,但这并非全部事实。虽然的确有很多御宅对 ACG了若指掌,却对现实世界知之甚少的。但同样也有很多御宅对社会关注的需求度较高。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关心并不亚于常人,只是他们宅居的特性和不善言辞让人误解为他们对世事漠不关心。
但是从动漫论坛御宅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新闻事件的发言;技术宅制作的动画,也有很多是关于最新热门事件的;由此不难看出,御宅是关心现实世界的,并非与世隔绝。很多人之所以沉迷于二次元,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对现实世界了解的太多,看到了太多的不满,而自身又无力改变,于是在二次元世界中寻求精神慰藉。
误解2 :御宅族是孤僻的,不与人交往
御宅族经常宅在家里,在学校的话就是宅在宿舍里,他们通常没有什么存在感。据此,人们会认为御宅是孤僻的人,不乐于或者不善于与人交往。实际上,没有人喜欢孤独,也没有多少人可以忍受长时间的寂寞。御宅也不例外,他们也是需要与人沟通交流的,他们只是缺少传统意义上面对面的交流,比起现实世界他们更倾向于虚拟世界(网络)的交流。当然,他们讨论的话题通常不是大众化的,或多或少都与 ACG相关。
参考文献
[1] 冈田斗司夫.《御宅学入门(オタク学入門)》 .太田出版.1996.
[2] 易前良,王凌菲.御宅:二次元世界的迷狂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