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末,从办公桌柜子里拿出高高的一摞子学生素质报告书,一本一本翻开,拿出笔,一笔一画书写,苦思冥想,一词一句斟酌,学生的评语,是对他们一学期学习生活的肯定与总结,也是家长们得以期盼的佳音,必须认真对待。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同事小黄看见了埋头认真书写的我,说了一句,牛老师,你的性格跟你的名字好像哦。我抬头淡然一笑,哪里像了?牛吗?她说,不是姓,是名,勤奋的勤字。我哈哈大笑起来,女儿曾经笑过我,牛开勤,牛开始勤奋起来了,说明你以前是个懒人。
说起名字,还真有点小故事。
父母给我的名字是小琴。七十年代,农村的孩子,男娃一般叫小兵子,小军,小强,小明等等,女娃一般叫小芳,小梅,小兰,小红,小花等。小琴就是我那个时候的乳名,也是后来的学名。姓牛,开字排行,姓名牛开琴。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名字与身体一样,父母给的,从未想过要改变。一直到初中三年级,因为学习的刻苦,需要勤奋才能实现梦想。于是,悄悄地把自己的名字琴改成了勤,希望不够聪明的自己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这是我现在给我的学生讲的课文《青蛙看海》所蕴含的道理。青蛙有一个看海的愿望,他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前面那座山,可他没有像松鼠一样四条善跑的长腿,也没有像苍鹰一样有力的翅膀,它最终跟着松鼠,一步一个台阶,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实现了愿望。
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想到了自己那个时候,就是以青蛙奋起直追,人一己百的意志力要求自己,考上了师范,实现了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愿望。
前年初中同学会,一位曾经教过我一学期语文的老师,当着众多同学和昔日老师的面,不知道是夸赞我,还是揭我的老底。“哈哈,牛开勤,当初你要是不勤奋怎么可能考上师范?比你聪明的大有人在,可惜他们当初没考上”。这番话说得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的一阵哈哈大笑,我也会心一笑,心里却是五味杂陈,不是个滋味。
当初的我不勤奋能行吗?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母,起早带晚,辛苦劳碌,省吃俭用供女儿上学。一辈子泥腿子的父母,多么希望女儿能给他们争个光,他们也就苦而无悔了。
为了能让我安心上学,上到初中的妹妹自告奋勇退学回来,帮助父母种田。能干的她其实比我聪明,也比我好学,可她把机会让给了我,对她的亏欠又怎能让我不刻苦?
对我们充满殷切希望的老师,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三尺讲台,呕心沥血,年少的我们又怎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不去一搏?
所以那个老师,说起我勤能补拙的事,我一点也不自卑,毕竟我是真的不聪明,毕竟那时我是真的很勤奋。
名字的故事在继续。
上了师范以后,学习上有所松懈,却突然喜欢一道菜,水芹菜,也称“路路通”(因为水芹根茎里面是长圆的,一节一节,一直通到末梢)。在我们江苏乃至周边一带的省份,每到春节,人们有吃水芹的习俗,尤以我们扬州为最。人们不仅居家要吃水芹,就连大小饭店也要隆重推出。这“路路通”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相传早在商朝,先民们就食用水芹,商朝的一代神厨贤相伊尹还把水芹列为天下美食之一。至于周朝则显得隆重些了,人们不仅要食用水芹,还把它列为祭祀的祭品。“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这是《诗经·鲁颂·泮水》中的诗句。这个“芹”就是水芹,这是从一个方面描绘采收水芹的劳动场景。
每年三十晚上,母亲必做一道菜,炒水芹,记得母亲喜欢用腌制晒干的猪耳朵切成丝状,跟水芹一起炒,放点常用作料,大火在锅里翻炒几下即可,看起来青翠欲滴,闻起来清香扑鼻,吃起来爽口脆嫩。一桌子的山珍海味,也比不上这一盘简简单单的炒水芹。
本就简单的我,情有独钟水芹,后来,又悄悄把名字的勤字改成芹。当然,这一切,父母不知道,他们也不会懂。
工作以后,单位里的那些同事,特别是会计,自以为我的名字就是那个最原始的琴字,也不问,即便我签名或者登记了,他们也会视而不见,或者转个身就忘记了。就这样一个琴和另一个芹一直交错打架。
后来有了身份证,也是这个琴,可是好多的证件和证书却是那个芹,结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有时不得不去当地派出所开姓名证明。再后来办理第二代身份证,索性又回到了初中那个勤奋的勤。当然是取得了父母的同意,这点他们倒是大力支持的,善良勤劳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传承他们优良的传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所以现在的我是勤劳的勤,虽然有时看起来懒懒的,懒得出门,懒得逛街,懒得打扮,懒得说话。但是,我依然是勤奋的,因为,我还是喜欢老师眼里的那个笨笨的傻傻的女孩,勤能补拙,人一己百。我依然喜欢勤奋读书,我的记忆力不好,人家读一两遍记住,我读十遍总可以了吧。
放假了,天气虽然冷了,给孩子们布置每天阅读的任务,也给自己准备了一堆书,一支笔,一本笔记。
活到老,学到老。不说了,读书吧。人生一个勤字,天道酬勤。开勤,开始勤奋,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