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泰州&医疗模式

2016年7月12日,伴着灼热的阳光,怀着一点好奇与憧憬,我踏上开往泰州的汽车,正式开启了自己这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

苏州的热度与她温润的形象颇为不符,不同于北方哪怕太阳高照找到阴凉处便凉快不少,苏州的夏天让人无处可藏。80%的湿度谈不上一丁点干爽,使得雨后的傍晚也憋得不行。

今年是苏州大学医学部在泰州市兴化市安丰镇中圩卫生院的实践基地建立的第七个年头,有幸报名成功才得这个机会参与其中,从书本和课堂中抽身少许,投入最真实也是最普通的医疗环境。在车站等待少许坐上大巴,在车上我一直在想象下车能看到什么样的景象,破败?落后?危险?恶劣?否则怎的需要我们这样一群不入流的医学生前往。在真正抵达之前这一切的一切我不得而知,哪怕事实后来证明这一切都是我在多想。我乐于思考,虽然并不善于。在作为新生开学前,在旅游前,在面试前等等,每一个人都会假想一个自己将要面对的场景,或紧张或憧憬地“胡思乱想”。这并没有什么,反而会吊起我们所有的好奇,其他动物是鲜有的。

天马行空抵不过无聊车程,坐在大巴上睡了又醒醒了又睡,这样的状态下时间观念可贵到不得寻。可能过了三四个小时抑或五六个小时,终得圆满到站,接着又在当地工作人员的接引下搭乘超载的面包车来到目的地——中圩卫生院。

说实话,尽管是乡下的模样,毕竟是江苏省内,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硬件条件比我脑海中好上太多——最起码我们有专门休息的地方,而且看起来比宿舍的床宽上不少。虽然没有空调(事实上温度不算高),入了夜,反倒颇有些凉爽。这也让我松了一口气,不用想着太多责任,也不用中二发作心心念着拯救贫苦大众,自己还是其中一员的时候踏踏实实去完成这次实践更为重要。

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很是和蔼,后来才了解到他也是第七年参与这个活动了,从最一开始跟到现在。与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理想不同,他一直在乡下的卫生院工作,患者不多,看看小病,走家串巷,过得也恣意。当然了,我几乎可以打包票我们这一行人中将来有这个想法的还不存在,如果有,足以奖励其一枚“最美苏大”的奖章。

当天下午抵达后吃了饭便没了其他事,主要任务在休整和习惯,休整自己的房间和状态,习惯这里的环境和饮食。可能是强大的适应力,也可能是白天的舟车劳顿,很快睡着,等着第二天的任务。

也不是不习惯,不得不说夜里常常醒过来,想必是“认床”。早上醒得早,洗漱也没怎么讲究。看来昨晚状态和我相近的不止一位,醒的早却无时无刻不向周边逸散着困意。白天任务是测量血压,在卫生院门口支个摊子,这边一拨人测血压,那边一拨人按摩,当然是全部免费,本来就是二脚猫功夫,再恬着脸张罗收钱太过分。来了很多人,一直觉得“免费”二字是最好的广告,可惜的是像我们这般完全免费着实少见,商家往往打着免费的旗号暗暗盯着顾客的钱包。

天公作美,白天云层较厚,也无雨,使得空气凉快不少,湿度也算适宜。初出茅庐的小伙伴难以短时间内褪去羞涩稚嫩,一边对桌子的另一面小声说着血压高低一边低头收拾等待下一个大叔大妈。渐渐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也变的愈加有底气。这是一个从适应到习惯,从保守到开放的过程,有的时候不得不说成长可以目之所及,唾手可得,做起来就好了。

第二天的中午,阴沉沉的云层终于顶不住压力突降暴雨,我们在车站里面等车,外面人流嘈杂,赶车的,卖货的,接人挤在窄窄的走廊里望着外面,我心想他们应该和我们一样等着雨停,接着放晴。

回去的路比来时平坦些,我有些晕车,总是望着窗外。在大一时候时不时会吐槽为什么我天朝的医学院开的如此正态分布,从顶尖华西协和到抬不上桌面的专科高校。为什么执医考起来那么稀松平常,低要求背面也有高出错啊。现在可以理解少许——医院不仅仅只有三甲。985、211的高材生们努力或考研或出国以获取留在三甲的机会,然而全国所有的三甲医院统统加起来不过几百家,服务范围对比版图而言小的可怜。更多的是那些密布乡村田野,让每个人抬脚就能走到的卫生院和社区诊所。

这些地方,总是要有人去的。当前医务工作者未达到饱和,甚至远远不够的前提下,水平高的去高水平医院,而低水平医院也需要人才,只能由低水平人才前去弥补。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饮鸩止渴。

或许有人觉得高水平人才下农村是种奉献,然而我不太喜欢强调这种精神,我更容易觉得这样会走向偏激的道德绑架。按下不表。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承认,乡村的医疗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甚至于三甲的医疗的水平远远高于县级。这导致下级医院人才流失严重,医疗水平堪忧,人才加速流失的恶循环。表面看来就是三甲人满为患社区诊所门可雀落。

似乎有人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将重心下移。医院转诊制度重新提上日程并重视起来。家庭医生,签约医生已经在上海铺展,似乎全科医生的明天充满阳光,大有作为。

然而,我并不看好。

全科医生在社区确实很有必要,但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收入问题却点中死穴——社区医生的收入能和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想媲美么?现阶段或者可预见的长期内达到这种水平几乎不可能,哪怕只是接近。巨大的收入差异是医疗市场内那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着高级人才的走向。而社区医生或乡下卫生所,是他们远远躲开的。再优厚的保障和诱人的条件都难以冲毁精英的理智。当然,这里的优厚并不是那种来做社区医生我给你1000w,这样子政府会破产的。

我认为将来的医疗的未来在私立医院,当然,并不是不是莆田系的那种。公立医院廉价的收费和不愿意出钱的政府合起来是没办法给医务工作者一个体面的回报的,付出远大于回报在以前忍忍,现如今私立医疗的口子撕得越来越大,国外资本也不断地注入,互联网+医疗让三甲的地位慢慢从服务大众降到服务穷苦大众。可以预见,将来的情况应该是有条件者去私立医院享受高端医疗,没有者去公立医院排队挂号。而对于医务工作者,编制的取消极大地刺激了高级专家从铁饭碗到高收入的转变——加入私立医院,站着挣钱!当然,医学生规规矩矩毕业后在公立医院丰富锻炼自己,若干年小有名气后跳槽离开可能成为临床新模式。

仔细想想上述方案一箭三雕,对医生来说工资终于涨上去,对患者来说看病终于不太难,对政府来说医保压力大大减轻。但是,对穷苦大众来说却谈不上好处——公立医院医疗水平下降,虽然费用对比私立颇低。想要获得更好的医疗,就要花更多的钱。市场啊市场,钱能买到健康的~

新学期开始了,再有两年半我也不得不面对考研。在经济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冲击下,医改的化学反应愈发激烈。成者通过这跳板一飞冲天,败者被时代抛弃难以翻身。只有自己的强大才是在当下社会立足的最优解。

2016年7月13日,回到苏州,我好像松了一口气,又提起来一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医行泰州&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