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的力量(2018.4.8)

1

      假期即将到来的时候,外甥女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假期生活,希望在假期里能够好好打打网球。接触网球纯属偶然,她姐姐喜欢,买了网球拍,只是苦于没有场地,没有机会一展球技。我知道学校有网球场,可是以为假期里会封闭。没有想到过年的时候到操场跑步,发现网球场竟然开放,所以呼朋唤友地来了一场“友谊第一”的网球比赛,都是菜鸟级的人物,没有谁指挥谁,没有谁笑话谁,大家都在为对方能成功发球而喝彩,为能够接到一个球而兴奋。玩了半天,不亦乐乎。

    放假第一天,上午开车去祭拜了已逝的亲人,孩子就着急着去学校打网球,我们大概两点半到网球场开始,外甥女一直是打球的主力,即使我们看她已经很累了,她依然很精神地不停挥舞球拍,依然开心地满场跑着打球,没有任何懈怠之感,即使回家的路上她就瘫在车上睡着了,醒来依然计划第二天的行程——继续进军网球场。只可惜,第二天大风降温,到网球场试了一下,球总是会被刮飞的节奏,才停了此念。

    第三天上午,依然是风舞不停,他们也计划好准备离开,没有想到中午的时候风渐渐小了,进军网球场的念头便再次萌生,且立即执行。两点到达网球场,阳光很刺眼,没有风的时候,温度倒是蛮高的,跑一圈便觉得是夏天的光景。但是孩子依然兴致盎然,不停歇地练习。两个半小时,孩子估计在场内两个小时,中间强迫喝水,让她歇了半个小时。

    在场的她的妈妈和我都在感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是力量无边啊!作为成人,跑半个小时,就觉得热的要命,拼命喝水,而且要长久休息,可是这个十二岁的孩子,却可以坚持那么长时间,若非喜欢,怎能有这样的力量坚持?

2

      突然想起曾经的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特别想要看小说,以弥补初中、高中不能看书之痛。大学图书馆里各种小说——短篇小说杂志、合订本,中长篇小说杂志、合订本,还有名著,拿到一本就开始看,不挑不捡(也因为自己不知道该挑什么捡什么,有种渴极了的人不拒什么水还是饮料,只要是能喝的,先解了渴再说),拿了就看,而且会利用自己一切的可能的时间去看书。一年的时间,看的书真的是不计其数。

      而现在,书买了回来,却没有了看书的时间,不是真的没有时间,只是总是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避开读书这项活动。想看的书从书店里买回来,也都摆在架子上,看到的时候心想要从明天开始看,但这个念头往往只是念头,很少真正地实施。偶尔的实施,也是翻了几页,就又放回去了。

    曾经舍友有句经典名言:“睡觉是我的命,看到书我就不要命了”,以此来说明曾经的我们对书的极度渴望和喜爱。刚工作的时候,没有更多的钱去买书,但特喜欢去逛书店,看到想看的书,就站在书店里,快速地翻阅(因为担心老板看到自己在看书,会撵人)。后来发现了有更多书的新华书店,而且很少有服务员去管你会不会在那里看书,更不会撵人。那个时候,觉得自己是最幸福最幸运的人,因为拥有很多可以不掏钱就可以理直气壮去看的书。早上坐车去新华书店,抱一本书,居一隅,细细品读,时光渐逝,但心情安静愉悦。

    心里没有了看书的念想,看书便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哪天能够安心地看一本书,也会感慨自己的定力够足,不然,生活的琐事会拉着你的心,不停地游走。

3

    一直自诩自己是一个善于引导孩子读书的妈妈,自孩子幼儿园开始就办了借书卡,每天接孩子回家的时候都会到阅览室里读两本绘本,再离开。一年之久,孩子也读了不少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的妈妈》、《我的爸爸》、《石头汤》、《妈妈心,妈妈树》等都是在孩子幼儿园的时候读的。

    入小学之后,孩子基本上就可以看不带拼音的书了,最喜欢的是公主类的书,我曾经买了《笑猫日记》系列里的《小白的选择》一书,孩子刚开始不喜欢看,我也没有管她,大概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翻看,一看就喜欢上了,然后顺着买了十几本,之后又买了《查理九世》、《怪物大师》、《寻宝记》、《沈石溪动物小说》,均是系列书,但是孩子也能够全部看完。印象最深的是孩子小学三年级暑假的时候,我突发奇想要记录一下孩子暑假看的书目,结果一记吓了自己一大跳,不算孩子重复阅读的量,但一个暑假六十天,孩子看了四十多本书。记得其中有一天,应该是刚放暑假的时候,带孩子去新华书店看书,孩子看了两本,选择了三本要买的书。买回来之后,孩子坐在床上就开始看,半天的时间三本书就看完了,然后告诉我,妈妈我们明天还买吧。我说孩子这样看书,我就得喝西北风了。

    然而现在,课程中老师要求阅读四大名著,要求阅读一些经典书籍,可是真的买回来了,放置在书架上,就成了灰尘的聚集地,每每看着买回来的那些名著,我总是觉得内心生疼——钱都白花了啊~~~

4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总是喜欢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期望的是孩子拿到书不舍得丢下,期望的是孩子题做不出来就不睡觉,期望的是孩子能在学习中因为兴趣取得更好的成绩且不觉得劳累。但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因为孩子喜欢的很多东西在父母看来是无用的,无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所以在孩子有喜欢的苗头的时候,我们就会无情地将那份喜欢掐死,我们希望培植一份有益于学习的兴趣,却不知道孩子的心中的种子还没有种上。可是我们等不及让他一点一点地种植这种兴趣,我们希望的是由我们植入,或者当孩子一有表现出兴趣的苗头,我们就给予最大程度的提升。

      或者看到孩子的兴趣比较高大上的时候,积极主动培养,哪怕掏钱也心甘,但总又希望孩子能玩出个水平,比如考个级,拿个奖,让我们感觉自己孩子的不凡和投入有了回报的满足。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孩子的兴趣世界里,没有一开始的规则,规则是他们在做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的,没有更多的约束,更没有结果的要求,也就是说,兴趣只是兴趣,仅此而已。可是我们总想让孩子在自己的兴趣基础上,有所收获,所以总想加些东西。比如,孩子爸爸曾经在给孩子买书的时候说,孩子,看书挺好的,看完书写一篇五百字的读后感;或者孩子想要去某个地方玩,爸爸说,可以啊,玩回来后,写一些自己的游玩感悟。每每这个时候,孩子就说,那我不看了,那我不去了,直接拒绝,以至于后来再怎么说都不愿意去。当兴趣被框架化、被我们功利化之后,孩子的兴趣也就慢慢地枯萎了。

    所以,如何让兴趣的力量,支撑更多的孩子自觉自发的行为,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重点。而孩子,是否也会因为某种兴趣,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多彩,变得更加有意义,进而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积极投入生活的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兴趣的力量(2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