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天下为公的周朝---- 读《史记·周本纪》心得

好一个天下为公的周朝

---- 读《史记·周本纪》心得

读完《史记·周本纪》,心潮澎湃,深觉知识不够,更感觉胸怀完全撑不住这个朝代。从巨人脚印传说诞生的弃,到文王以德治国,武王伐纣立西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厉王,烽火戏诸侯的幽王,犬戎入侵后,平王东迁,春秋战国开始,经春秋五霸,后战国七雄,终归于秦。无论和乱兴衰,周人都称己为“华夏”。周朝近八百年?为何?这个疑问一直萦绕脑海。分析如下:

       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乃中国历史朝代最久,何者?其一,制度立国。周朝制度:封建制(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与礼乐制。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君主的权力,诸侯力量强大,君主依靠诸侯,诸侯对君主负责,有点类似联邦制国家(当然完全不同)。君主无道,没关系,例如厉王奔彘后,朝政由周公、召公共周文王像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达14年之久。(也有一说:大家推举贤能的共和伯执政。)君主无能,没关系。例如,外族入侵,诸侯相救。宗法制,维护统治的社会制度,稳固了社会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宗族之法,也称族规。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的传统习惯。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法定的王位继承人。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井田制,维护统治的经济制度。其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正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春秋后逐步瓦解,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了。礼乐制,维护统治的文化制度。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通过制度,个人的作用和主观意识就会被削弱。因一人而亡天下的事,就会越来越少。最后与其说秦国灭了周,不若说最强大的诸侯用另外一种形式统一了天下。其二,思想繁荣,根却统一。春秋战国,混乱至极,但思想也成一时之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道家,法家,兵家……但凡战争年代,思想智慧频出。可是,必须注意,春秋战国,乃内战。一旦,外族犬戎等入侵,立马就会团结对外,战国七雄均称“诸夏”。想军阀混战期间,张作霖作为东北王,却知抗日。不知周,不懂华。周朝,统一为华夏,更奠定了我们一个统一的名字“中国”。其三,私即是公,公即是私。争来霸去,天下为公。曹操《短歌行》曾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者,周公旦也。乃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无不依靠人才。若得人才,必有包容的胸怀。胸怀是什么?就是公心。君主无私心,臣子懂忠信,百姓知道德,再有优良的政治制度,国家之幸也。

言尽于此,已无多言。浩瀚周朝八百年,智者层出,唯有拜读,拜读,拜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一个天下为公的周朝---- 读《史记·周本纪》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