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龙泉流转千年的美丽

龙泉青瓷的前世

龙泉青瓷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龙泉人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制造出青瓷,开创中国陶瓷美学的新境界。从南北朝到唐五代以前这都属于龙泉青瓷的早期发展时期,早期发展是缓慢的。因为当时的龙泉窑是以土窑为主的,烧成温度和技术还有欠缺。到唐代以后,慢慢地受到瓯窑、越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别是越窑的影响,初步形成规模,并追歼形成淡青的釉色,为两宋龙泉青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龙泉青瓷的今生

龙泉青瓷在民国时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也可以说是一个复苏的传奇时代。此时,龙泉青瓷的釉色非常纯正,普遍带有开片,风格、造型基本上时在仿造宋代。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就一直重视龙泉瓷的传承和创新。龙泉青瓷的魅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2009年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作为唯一入选目录的陶瓷类,为龙泉青瓷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龙泉青瓷正在成为民族陶瓷文化的新名片。

龙泉青瓷的器型与装饰

日用类器型

“雨过天晴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龙泉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从南朝时期,龙泉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始烧制青瓷;至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巅峰。龙泉青瓷的传统器形当中,最主要的一类是几千年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推陈出新的日用瓷器形,如盘、碗、杯、洗、瓶、炉一类,造型千变万化,种类繁多。

仿古类器型

仿古类器形,多为工艺瓷。制瓷人一般不惜工本,追求器形巧致精美,多供官府使用,其中又以仿制宋代器形的作品较为普遍。如宋代的瓷器至明朝时仍有仿制,清雍正时期仿制的宋代官窑至今仍令老成的藏家难辨真假。宋时器形虽婉约精致,缺少点大气阳刚之美。而另一种仿古制瓷则多以仿制春秋战国或秦汉时期的青铜器为主,此类器形多为大器件,烧制难度大,作品多气象万千,端庄肃穆。

得天独厚的装饰器形工巧端正自然须配上得天独厚的装饰,再结合独特的釉色方有制作出上乘龙泉青瓷的可能,纹饰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以来青瓷的装饰无外乎开片、跳刀、绞胎、印纹、刻划花、贴花等几种类型。开片是青瓷生产过程中釉面自然开裂的一种缺陷,本无审美可言。古人通过观察掌握了制作裂纹釉的技术,从而引出了流行中国上千年的开片青瓷,俗语云:破镜难以重圆,因而受到历代官宦的推崇和喜爱。

龙泉青瓷的技艺特征

青瓷的配釉技术

龙泉人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资源,把土、水、火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奏出优雅的泥巴之乐。龙泉窑工成功地创烧出粉青、梅子青等釉色,开创了中国青瓷新美学,把中国青瓷的釉色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多次施釉

龙泉青瓷的最大特点是多次施釉,因其胎色是白或者黑灰,多次施釉可以用釉色遮盖出原本较深的胎色。通常窑工先施一遍釉,干了以后再施一遍,以此类推,多次施釉是龙泉青瓷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厚釉烧瓷

龙泉人将青山、绿水、蓝天和草地般苍翠的青色溶进一遍又一遍的釉层,然后厚釉烧成瓷器。其釉质恬静淡雅,凝聚自然界的生命之色。龙泉人创烧的厚釉烧瓷,以多次施釉的工艺,令釉层滋润柔和,犹如美玉。

开片的控制技术

一件瓷器开什么样的片,大片还是小片,用何种方式开片都是有讲究的。人为是可以控制的,体现出龙泉窑工的精湛技艺,如根据胎釉的配方不同、收缩力不同,出现的效果也不同,开片控制技术是龙泉人特有的技艺。

龙泉青瓷的发展演变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时受到瓯窑、越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别是越窑的影响,初步形成规模,并追歼形成淡青的釉色。五代时龙泉青瓷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淡的灰白色,以烧制民间瓷为主。

北宋

北宋时龙泉窑的青瓷已有自己独有的风格,最明显的是釉色葱翠、釉层透明、玻璃质感强,这时的龙泉窑成为浙江青瓷的代表。烧造黑胎厚釉青瓷与白胎厚釉青瓷,往往同窑合烧。

南宋

南宋是龙泉青瓷发展的巅峰时期,烧瓷釉采用了二元配方,即瓷石加紫金土发明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被认为青瓷中最经典的釉色。南宋后期受官窑启发的薄胎厚釉器物最被推崇。

元代

元代龙泉青瓷的特点,在装饰技艺手法上除继承北宋时期常用的划、贴、堆之外,还开创了点彩和镂空等技法,刻印文字也很流行。据考古资料显示,已发现窑址200处以上。

明代龙泉青瓷与宋元时期相比,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均已大为逊色,呈衰退之势。器构造型有高足碗、瓶、炉、壶等、普遍特点是胎体厚重,釉色透明度较高、成型草率,质量粗糙。

本文转至爱艺术爱生活    2017/2/24

你可能感兴趣的:(细品龙泉流转千年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