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辰天心公益讲座 | 何祚欢的诗词故事

萃辰天心公益讲座 | 何祚欢的诗词故事_第1张图片

 何祚欢的诗词故事

2019年12月29日,星期天。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在萃辰天心书院完成了今年的最后一场公益讲座。

作为“中国评书、评话十大名家”之一,文化部及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项目传承人,何祚欢老师晚年很少参加公开活动,但有一个地方,位于汉口解放公园的萃辰天心书院,他却经常光顾。

何老师喜欢在萃辰天心书院喝茶、聊天,他自从2010年在这里开设公益讲座以来,整整九年,就一直没间断过,这在当今文艺界是极其少有的。并且,何老师的公益讲座明年还将继续开下去。

萃辰天心公益讲座 | 何祚欢的诗词故事_第2张图片

很多人认为何祚欢老师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却不知道他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他创作的戏曲、小说、诗词等曲艺作品累计已达千万字。此次讲座,何老师主要分享了他原创的五幅诗词作品。

听过何老师讲座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作为曲艺界的老前辈,他每次分享的都不只是舞台上的那些事儿,而更多的却是活灵活现的生活和人生。不管是曲艺,对联还是诗词,他不会像一般的专家教授那样做枯燥无味的说教和解读,而是善于从背后的细节切入,阐述某种实实在在的生活哲理和趣味。他能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体会到一种生活化的艺术之美和艺术化的生活之趣。

课上,何老师首先谈到了自己早年的从艺经历,从他的分享中可以看出,爱好和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后来,何老师进了武汉说唱团,谈论的最多的也是诗歌、话剧、传统戏曲,还有小说。这些爱好后来都成了他的专业,为他的曲艺创作源源不断地提供养分。

萃辰天心公益讲座 | 何祚欢的诗词故事_第3张图片

何老师还说,会写诗的人写出来的曲艺就不一样。他当年在武汉说唱团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叫夏雨田,“他的曲艺就不完全是曲艺,它有很多诗的东西。”

“当时的那种创作环境,它会让你把这样一些东西融到你的作品里头,很自然的放到作品里头。”六十年代和何老师一起进入武汉说唱团的几位,包括他自己,都是擅长创作的艺术家,都写了不少作品,但那些作品已经不纯粹是曲艺了。“我们说的不纯粹是曲艺,不是说不像曲艺,夏雨田写的东西非常上口,非常上口的东西里头,它照样有诗的韵味,有诗的意境。所谓诗者,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内容,赋比兴是手法。没有比兴就谈不上诗,而曲艺也可以这样做……"

何老师正是将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融入了戏曲创作,才让他的作品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何老师在闲余时也创作了不少诗词,有些是应朋友之请,有些是自我情思所致,就让我们以下面五幅诗词作品为例,走进何老师的诗词世界吧!

萃辰天心公益讲座 | 何祚欢的诗词故事_第4张图片

何老师说,虽然这几首也是应和之作,但在应和之作中还算是“说得过去的”,是带有一些思想的。

谁使魔杖舞长龙,跃然作势向苍穹。

框中形影难留住,借得雷电上九重。

六十年代的一位老同事,曾是语文组的老师,退休之后玩布贴画,还参与了一些展览。因为觉得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想法,于是就作了这首诗。这首诗并不难理解,将朋友的作品比作舞动的长龙,体现了贴画的精神气象。整首诗非常恢弘开阔,赞美之意,殷殷之望,溢于词表。

未见造台满眼台,软红十丈动地来。

洛阳三月花似锦,问君多少功夫栽。

这首诗是为一个搞舞台摄影的朋友而作。他在国内还小有影响,举办过一些摄影艺术展览。在一次展览中,当何老师看到一幅幅宏大的舞台剧照作品时,就如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一样震撼。但他转念一想,却发出了“真不容易啊”的感慨。就像盛大的洛阳花展一样,多少千奇百怪的名字,多少千奇百怪的造型,该要耗费多少功夫栽植呢?

这感慨是为好友而发,也或是为自己而发。那些最终能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艺术作品背后,该还有多少未见的作品啊?多少默默的辛酸与付出,又有谁人知?

依稀梦里品单枞,缕缕幽香雅韵浓。

我欲邀友重入梦,深恐茶在味不同。

有一次,一位朋友问他,“梦能不能入诗?”原来,他前几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在泡茶,泡得是凤凰单枞,那个香味记得非常清楚。突然就醒了,他感到非常遗憾,真想再回到梦里头,先把那茶喝了!何老师听了就说能作,并且开玩笑说,不到七步就可以作出诗来。其实,当时他的心中已有了那个梦境的画面,所以,当即就作出了这首七言绝句。

萃辰天心公益讲座 | 何祚欢的诗词故事_第5张图片

什么是好诗?好像看见,又好像没看见,好像是的,又好像不是的。诗在写景的时候,既是实景,也是虚景,这样的诗才称得上是好诗。何老师说道,毛主席在评论陈毅元帅的诗时,曾在诗刊上说道,形象思维太少。就像宋人的诗,道理说得太多,意境太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是说刻意去想,就忘不了,而是不想她也忘不了。何老师说,诗就是要说这样的东西。似在讲道理,但却是讲不清的道理,这样的诗才有味道。

接下来,何老师谈到了他创作的两首元曲作品。谈到元曲,他说,元曲惯用通俗的语言,但在节奏的变化上仍然是古体的。元曲不在意境,而在词语的排列。为方便唱和,多押仄声韵。

山明水秀,常忆当年曾住,人言万苦,我道是此行不虚。日有鸟歌伴画图,愿与梅竹同朽枯。    四十年光阴,忍却苦痛谈笑度。今日归来,井边偶过,才知白发萧疏。望窗外,山寒水瘦,霜草艰难度岁暮。看来处,却不见一丝愁雾。细思量,珍玩珠玉,原不及心儿里春风永驻。

何老师首先详细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此曲于2012年重游崇阳而作,崇阳是何老师常去的一个地方,这里有他创作的灵感。自1970年下放此地到此次重游,已时隔42年。“四十年光阴,忍却苦痛谈笑度。”故地重游,曾经的艰难困苦,都付谈笑中。而今望着窗外的“寒山瘦水”,想起白发萧疏,青春不在,不禁怅然。如今的生活是好了,但再多的山珍海味、金缕玉衣,怎抵得那些个逝去的年华啊!

萃辰天心公益讲座 | 何祚欢的诗词故事_第6张图片

昨夜满城披白幔,玉龙来天半。萧音凝,笛声暗,楼台着铠,两江琉璃岸。今朝啸风拥金轮,七彩裹素练。龟蛇迎脱兔,山河灿烂。    雪后登鹤楼,片刻揽胜,千年咏叹,皇叔招亲,孟德魂断。此处甲兵百万,却难敌崔夫子诗八句,毛润之词阕半。历代弦管声声慢,文韵哺心田,崭新世界放眼看。

这是一首怀古曲,相比前一首,更奔放一点。时值隆冬的一个下雪天,何老师看着漫天星雪,遂有此作。前片写实景,后片咏史,从曹操、刘备,到崔颢、毛泽东,颇有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气……

谈起诗词,何老师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他会从诗的格律,意境,练意入手,带你读诗,读作者,读一段历史,读一种文化。从他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今文人的幽默风趣。

何老师也把背诗、写诗当作一种休息,一种乐趣。有一次开会,在会议当中休息的时候,别人无事可做,而他却在忙着背诗。他还说到一件趣事,因为经常看到他走路的时候嘴巴总在动,很多人都曾说他是一个很怪的人。

“您儿是不是明天有演出啊?”“不是的。”“那您儿嘴巴在动么子啊?”“有好吃的。”何老师开玩笑道,“其实那不是好吃的,那比好吃的要有味的多。”

在整场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何老师传递给我们的,已不只是诗词文章,而是一种诗意生活的乐趣。诗,到底是什么味?恐怕只有自己嚼过才会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萃辰天心公益讲座 | 何祚欢的诗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