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会赠书,每个科室一大摞,一眼看中了这本《被讨厌的勇气》,大概是它的封面颜色和规格跟其它有些不一样,打开一看就完全被吸引了,读着读着会有一种拍大腿的感觉,很想大喊一句“原来是这样的”,很多迷雾豁然开朗。
《被讨厌的勇气》,还有一个副标题,“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的三巨头之一,然世人想到前两个人的时候较多,知道阿德勒的很少,书中以对话体的形式模拟了一个青年与哲人的对话,介绍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其中有很多观点很有启发,值得反复思考。择其要者,介绍一二。
第一,目的论,我是一切的根源。阿德勒认为我们的不幸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或者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他明确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提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的意义;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对你今后的人生都没有影响;你之所以不改变,因为你不想改变。这个很有意思,心理学普及以后,很多人在谈论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把现在的境遇完全归咎于原生家庭其实也是一种甩锅的行为,阿德勒明确提出,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相当振聋发聩,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原因论”相比,“目的论”更强调我们当下的主观性,也更符合“我是一切的根源”这种理念,因为只有把问题归因于自己,我们才能去改变。
关于“目的论”,书中提到一个极为有趣的例子,你讨厌某个人不是因为TA身上的缺点,而是因为你有讨厌TA的目的,所以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比如亲密关系中,有时候TA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其实对方没有任何改变,是你的目的改变了,你有想结束关系的目的,所以才会有讨厌的感觉。
第二,烦恼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阿德勒认为,“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仅止于个人的烦恼是不存在的,比如说自卑感就来自主观的臆造,因为人人都追求优越性,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但他也认为,自卑感并不是一无是处,健康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比较。要解决这种烦恼需要摆脱在人际关系中的“竞争”意识,不要步入“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权力之争,要把他人看作“伙伴”,你把他人看作伙伴,他人即是伙伴,你把他人看作敌人,他人即是敌人。
第三,分离论,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阿德勒认为我们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这是最难理解的一部分,但好在作者说服了我。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最终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正确的做法是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离开来,因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张德芬说过,世间的事情只有三种,自己的、别人的、老天的,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就行了,辨别课题是谁的很简单,“选择的结果最终由谁承担”,那么就是谁的课题,他提出即使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这对我们当代那些热衷陪读的父母是一种很好的警醒,因为他们简单的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而实际孩子有孩子的课题。你有你自己的人生,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也无需关心,能这样做的人估计不多,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又被称为关于勇气的心理学。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是阿德勒给出的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主要观点,也是后来武志红一直强调的“界限”,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定要有界限,很多亲戚朋友产生矛盾无非就是过界了。
书名《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提出“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你被人讨厌证明你活得自由,你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追求他人的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人际关系就轻松多了。网上有句俏皮话,叫做自从学会不要脸,整个人轻松多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获得被讨厌的勇气对于喜欢面子的中国人来说确实是一种很难的突破。
第四,整体论,你不是世界的中心。阿德勒分离论貌似认为“我是我、你是你”,有划清界限的意思,好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其实阿德勒提出的分离课题只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他认为人际关系的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这就是整体论。首先要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没有一个不受感情控制的我独立存在;其次在人际关系中要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位置,营造“共同体感觉”,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就是在人际关系中时时刻刻想到“我们”,而不是“我怎样、你怎样”,我是共同体的一部分,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考虑“我能给这个人什么”,先走一步,创造“我们”的归属感。
关于共同体感觉,“我们”这个词是一个极好的解释,当你说“我们”时,这就是一个共同体,所以亲密关系中多说“我们”,少说“我”。“我们”说得少了,慢慢的也就没“我们”了。
全书共分为五章,模拟青年与哲人谈话的五个夜晚,第一夜谈目的论让青年摆脱来自过去的束缚,阿德勒认为无论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都可以选择;第二、三、四夜都在谈人际关系,教会青年摆脱来自人际关系的束缚,其中还提到我们跟所有人都应该建立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不评价他人,哪怕对孩子,他主张不表扬也不批评。在最后一章,即第五夜,哲人谈到了那个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看到这里我一阵紧张,我以为哲人会给出答案,然而阿德勒的回答和我已知的一样,“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这跟以前毕淑敏的回答很一致。人生没有意义,或者说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刻。在最后一夜,哲人让青年摆脱了来自未来的束缚,阿德勒说,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最后,哲人告诉青年,“我”的力量无穷大,“我”改变,“世界”也会改变,这已经与阳明心外无物不谋而合了,佛也曾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哲人说理,都归一途。
【读万卷书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