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张图片

全文约4000字,读完本文大约需要8分钟。

关键字:K12在线教育,竞品分析,用户分析,KANO模型

1、行业背景

时间回到2015年8月21日,小猿搜题APP登陆娱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这也是在当时首款登陆电视荧屏的在线教育类APP,同时也掀起了同类在线教育APP登陆电视广告的热潮,从这个时间节点算起的前后半年“搜题答疑”类APP成为了在线教育的宠儿,众多在线教育APP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时过境迁,已是2016年。K12教育的热点从家教O2O到搜题答疑再到在线直播,从前的热潮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平静。搜题答疑们也从单一的搜题工具迭代到如今搜题、刷题、在线辅导于一体的“学习神器”。

2、竞品选择及简介

2.1竞品选择

我将以3款K12搜题答疑类APP作为竞品分析的切入点,从而简单剖析K12在线教育现状。
这三款APP是:

作业帮;版本:7.1.2

学霸君;版本:5.0.4

小猿搜题;版本:4.4.0

分析环境:iPhone6s,iOS10.0.2

分析网络:WIFI

2.2竞品背景简介

作业帮

作业帮最初是由百度内部团队孵化的一个项目,依靠自身的团队和流量优势日渐壮大,2015年9月正式独立运营。官方称,到2016年9月,作业帮用户量突破1.75亿,占据拍照答题市场60%的份额。

学霸君

成立于上海的创业公司,B轮融资获5000万美金。在众多同类创业公司中技术实力相对靠前。近期与小米的合作将为其获得一大流量入口,此外学霸君与作业帮有过一段小的竞争黑史。

小猿搜题

做题库起家的一家公司,旗下教育产品矩阵较全,小猿搜题为其中一款子产品,已经获得腾讯数千万美元投资,是在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2.3竞品相关数据一览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2张图片

*三款产品AppStore上的相关数据情况。数据来源:ASO100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3张图片

*三款产品的月活跃人数。数据来源:易观千帆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4张图片

*三款产品的月启动次数。数据来源:易观千帆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5张图片

*三款产品的月使用时长。数据来源:易观千帆

作业帮的各项数据均领先于其他两竞品,这与百度这个强大的信息流量入口不无关系。

学霸君则均处于三者中的后者。

小猿搜题虽大部分数据也落后于作业帮,但在产品使用时长上却是与作业帮十分接近的,这或许能体现出小猿搜题强大的产品实力。

2.4选择以上产品的理由

之所以选择该三款产品作为标的,相信大家从刚刚的公司背景描述已经可以得到答案。
作业帮代表BAT中的一股力量,无论技术或是资源都是值得分析几笔;

学霸君作为创业公司中的代表,能否从大公司的重压中杀出重围,值得期待;

而分析小猿搜题则是因为其公司强大的产品矩阵及产品实力,况且还有腾讯的撑腰。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6张图片

*三款产品的百度搜索指数趋势。作业帮、学霸君、小猿搜题

3、产品结构及逻辑分析

3.1作业帮产品结构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7张图片

*作业帮产品结构图

3.2学霸君产品结构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8张图片

*学霸君产品结构图

3.3小猿搜题产品结构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9张图片

*小猿搜题产品结构图

从以上三款产品的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
产品功能的多样性上是作业帮>学霸君>小猿搜题。作业帮不单单提供了已有的搜题工具和在线辅导答疑服务,还囊括了非常多的学习小工具,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何在产品的用户量和活跃量上作业帮是在这三款产品中是最好的。

3.4产品的逻辑分析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0张图片

*搜题类产品基本逻辑流程图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搜题类APP已经发展出了一套较为成熟可行的变现模式。

从最初的MVP产品的单一搜题功能,发展到拥有提高活跃度的小型学习工具及社区,再到提供在线一对一实时辅导及在线视频或直播课程服务。

从最开始的“抄答案神器”到现在的“学习好帮手”,搜题类APP的抄答案性质随着众多学习功能的推出似乎也在慢慢的降低。

这样的产品逻辑模式似乎会让人想起众多工具型产品的变现模式:以单一工具做为切入口,靠内容或是社区做大用户量,最后卖货,寻求变现。

然而,对于教育来说,仅仅靠工具来满足需求似乎不够。因为,教育是一项服务,或许怎样提高服务的质量才是更重要的。

4、用户及需求分析

4.1用户分析

用户地域分布分析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1张图片

*2015年移动教育应用用户地域分布情况

用户城市分布分析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2张图片

*2015年移动教育应用用户一二三线城市分布情况

用户使用时段分析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3张图片

*2015年移动教育应用用户使用时段分布情况

用户年龄分析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4张图片

*三款应用应用用户年龄实时分布情况

这里有异常的数据,就是K12阶段用户大部分尚没有智能手机,K12阶段用户使用产品时大部分都是用父母手机。故大部分数据年龄在30岁以上,由此可推测用户超过60%为00后。

4.2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产品的结构及用户分析,我将采用KANO模型对需求进行分析: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5张图片

*搜题类APP KANO模型需求分析图

以上的kano需求分析包括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而无差异型需求和反向型需求没有放进分析。

5、产品功能分析

这一部分的分析我将根据KANO模型分析的结果采用不同产品的同一类产功能进行分析。
比如:三款产品的基本型需求中的搜题功能进行细分分析

5.1基本型需求功能对比分析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6张图片

*三款产品的搜题入口界面对比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7张图片

*三款产品的搜题功能对比

功能点上基于整个百度系的支持,作业帮实现了多种媒介搜题。

学霸君则是在产品上更注重给一对一实时答疑辅导做导流。

对于小猿搜题做得则是更加的专注和极致,主要是因为基于其完整的K12教育产品矩阵,把单一产品做好,从而为其他产品导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品生态。

5.2期望型需求功能对比分析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8张图片

*三款产品的学习工具界面对比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19张图片

*三款产品的学习工具功能对比

作业帮各种学习工具应有尽有这也体现了为何其活跃度及启动数等相关数据高于同类产品。

学霸君则相对于作业帮做得相对的简单。重点还是在为一对一实时答疑辅导上做导流,暂时还没体现到其给直播课做导流。

小猿搜题则只有作文工具。

5.3兴奋型需求功能对比分析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20张图片

*三款产品的在线辅导界面对比

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_第21张图片

*三款产品的在线辅导功能对比

作业帮的一对一在线辅导和直播课都非常强的体现在产品上。

学霸君暂时只体现了一对一在线辅导,其直播课产品不二课堂暂时没有体现。

小猿搜题只有直播课的体现,一对一的在线辅导则只体现在其猿辅导产品上。

6、写在最后

在总结这次竞品分析之前,我要再说一下我这次做竞品分析的目的。这次的分析目的并不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只是单纯希望以分析这几款较具代表性的产品作为分析当下K12在线教育产品的切入点,分析该类产品的现状及思考下在这个入口下K12在校教育未来延伸的可能性。

首先,先来说说搜索这个事。搜索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寻找某种信息的结果或者说是答案。比如,电商搜索就要要为了寻找某一种特定商品的结果;图片搜索是为了找到某一张特定的图片结果;而微信搜索则是为了找到某个人或是某条图文信息的结果。如果说我们常见的搜索是人与信息的连接,那么现在所说的题目搜索则是学生与解题方法(思路)的连接。

那么,这样的连接对于学生有什么最基本的好处呢?

效率。搜索技术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基于OCR的图片搜索技术则大大的提高了学生无论是获取答案还是解题思路的效率。这种效率的获取并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只要有智能手机有网络,无论老师在不在你身边,无论是不是在上课,你都可以高效获取答案。所以你会发现二三线城市的在线教育普及并不比一线城市低。

个性化。个性化教学对传统的班课教学来说一直以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人人都在说个性化教学,但似乎一直都没有好的起色。而搜提APP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我只搜索我不懂的,懂的不用因重复学习而浪费我的时间。

当然,这样的连接也是有弊端的:

“抄答案”,这应该是有所搜提APP一直被诟病的地方。确实,在所有搜提APP的用户中单纯抄答案的用户不在少数。自觉的学生用它来获取解题思路,而不自觉可能就单纯的用来获取答案。也许你会说,技术本身并没有错,但怎么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去优化这一点或许更有必要。

接着,再来说说基于搜提产品背后延伸的可能性:

课程个性推荐。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基于用户行为及轨迹的理解,你搜什么问题,我就给你推荐什么课程。现在,大多数产品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这一功能。

自适应学习。如果要真正把这件事做的有模有样,而不是嘴巴上说的,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工程,数据的沉淀和模型算法的构建都是需要时间的。

最后说两句。

其实回想过来,浮躁的互联网似乎常常让人们忘记了教育的本质,只在意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意于打造出一本万利的教育生意。然而,在众多行业中,教育从三千年前的孔老夫子发展到现在,似乎永远是一个最不需要创新的行当。师者教得好,学者学得好,才是本质。一切在连线上下功夫而不是在点上下功夫的事情都显得格外吃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搜题到辅导答疑,看搜题类APP的竞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