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泊来品

问过很多人:没来上海前,你觉得她是怎样的?

最多的回答便是:十里洋场。

2015.9.4 摄于外滩

我一直很纳闷,这个回答背后到底是怎样的心态?对这种繁荣的憧憬、向往?对微妙资本主义味道的好奇?抑或是人云亦云,实际上未曾想过这个标签的意思?


十里洋场,这是个很可怕的事情,没错,我说的是可怕!这意味着,这个城市充斥着外来者和外来物,而将其用为标签、作为城市宣传的一条关键词来推广,就更诡异了。被吸引来的人们到底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就令人着急了。


在此,我暂时将这些外来文化、商品、技术、思想统称为泊来品好了,主要还是受外滩美术馆中某个展品中的一句话影响,大意是:我们一直不承认“近现代艺术”这个词,感觉像是泊来品。

2015.9.4 摄于外滩

不是说泊来品不好,而且2010年世博会时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海纳百川,但最重要的是:大海纳了百川后仍然是大海啊!我们总说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那便意味着上海站在各种文化轰击的最前沿,这个位置很危险,倘若没有足够的消化能力,结局就是撑死。


有一件小事,来自奥地利的Johanna很惊讶得告诉我,她在地铁上看到很多中国人用iPhone,这在她那儿是很不可思议的现象。我们国人确实有一些不能算好的习惯,这儿也不想多做阐述,不过足可见人们对泊来品的态度是很模糊的。一面是一部分人跟风喊着支持国货,一面是海外代购盛行。而上海,它是我目前见过的拥有国际品牌最多的城市,我指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市场本身不会凭空出现的,除非这儿有需求,上海形成如今模样自然不是一两天的事儿,我当然为上海现在的繁华骄傲自豪,但也为她担忧。上海必须将他的十里洋场化作成长的养分才能在国际化中时刻占据主动,这话说得依旧不够清晰,准确地说就是人们对上海的态度应当转向于:我觉得上海在十里洋场下形成怎样的独特风格。

2015.9.4 摄于ROCKBUND

上海的韵味从来不在于十里洋场,而是张爱玲笔下那个双层巴士与梧桐叶,是这儿的人们在国际性熏陶下的创作,是依旧治理中的浦江水,是万国建筑群上的中国国旗,是夜色中的浦东楼宇,是公交车上的上海话报站音,是记忆中从未忘记的过往。我们不拒绝泊来品,我们时刻想着胜于泊来品。

2015.9.4 摄于外滩美术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海与泊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