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噜声一响,趣事多多

呼噜声一响,趣事多多_第1张图片

(一)

古时候的英雄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的打呼噜也是不同凡响。

水浒传里,鲁智深出家第一天,剃度结束后,大白天倒在僧床睡觉,这一觉睡了个昏天黑地、颠东倒西。

和他住一个屋的是两个叫法明、法光的小和尚,晚上回屋睡觉,离房间还有四五十步,就听鼾声阵阵、滚滚而来。

当时已是夜晚,鲁智深这呼噜才展现出了真正的高度、响度和透明度,那是奇如旱天雷、忽如涨潮水,一高一低,声传四野、响震八方。

这鼾声把床震得微微颤动,把屋里老鼠都震得搬了家,后来经寺里高层研究决定,让鲁智深自己住了单间,免得打扰别人。

(二)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讲张飞如何遇害,关羽父子被东吴俘获杀害后,刘备、张飞急于为义兄关羽报仇,准备挂孝伐吴。

张飞账下的两元末将范强和张达因置办白旗、白甲不及时,被张飞责打得满口出血,并限定来日完备,否则斩首示众,二人情急之下,索性反了,欲杀张飞。

当晚张飞醉卧帐中,范强、张达二人各藏短刀,密入帐中,张飞睡觉有个毛病,就是睁着眼,二人见张飞须竖目张,本来不敢动手。

但一听张飞鼾声如雷,才知道他睡着了,于是靠前用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而亡。

这呼噜声断送了张飞性命。

(三)

大多数人睡觉都打呼噜,古人对打鼾这事也有精彩的描述,大文学家韩愈写过一首《嘲酣睡》,诗比较长,咱们摘录几句: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

韩愈说自己的朋友澹师的呼噜声似狗吠、似狂风,让牛马惊、百鬼聚、木枕裂、镜面痱、铁佛皱眉、石人摇腿,如冤如号,那是惊天地、泣鬼神,虽夸张但生动传神。

自己也遇到过一位打鼾奇才,此人在大学时便身体肥硕、十围便腹,晚上躺下,不出两分钟,便鼾声乍起、惊破一江春水。

那鼾声忽高忽低,如牛吼、如蜂鸣,继而伴着一声长鼾,呼啸而起,其刺耳程度不亚于战斗机轰鸣,几位也打呼噜的舍友自叹不如、甘拜下风。

话说回来,如果呼噜声打成这样,可苦了枕边人,英国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欢笑,那么整个世界与你一同欢笑; 打鼾,那么将没有人和你一起睡觉”。

也见过打呼噜厉害的兄弟,可能爱人也习惯了,毕竟比起呼噜声,相依相伴相知更重要,久而久之,刺耳的呼噜声也变得婉约温馨、催人入梦了,鼾声成了催眠曲,一天不听到,可能还不习惯。

(四)

当然,并非所有的呼噜声都让人讨厌,曾读过牛宪刚先生的《听鼾》一文,里面描写一位姓李的采购员打鼾,那是:“初似秋虫低吟、鸽哨掠空,继而似月下洞箫、林中柳笛,抑抑扬扬、徐徐疾疾”。端的美妙。

唐代《西阳杂俎》里面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说许州有一个老和尚,四十岁以后,每当睡熟后,鼾声如鼓簧,若成韵节,许州有个伶人服侍老和尚就寝,于是便随着老和尚的鼾声谱曲,按之丝竹,皆合古奏。

打呼噜竟然打出了美妙乐曲,实在了不起,可惜乐曲未能流传下来,要不老和尚这天籁般的鼾声乐曲,绝对惊为天人。

(五)

我国著名古典诗人王星汉写过一首以“打鼾”为题材的诗,叫《打鼾自嘲》:

豪气储胸力万钧,南柯梦里显精神。

平生功业君休笑,也是惊天动地人。

“豪气储胸”却在“南柯梦里”,打呼噜若能算“平生功业”的话,也算是“惊天动地”的人物了,诙谐幽默、厉害厉害。

有一次,王星汉遇到了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熊东遨,二人同住一个房间,熊东遨打呼噜的水平和王星汉不分伯仲,王星汉得遇知音,遂又写了一首《戏赠熊东遨》:

天涯逐梦远陪君,隐隐雷声韵味新。

一夜长闻犹恨少,今生羡煞嫂夫人。

王星汉听了一晚上熊东遨的鼾声,还是不够,开始羡慕今生长闻的嫂夫人了。

据说熊东遨一晚也领略了王星汉的鼾声,彼此惺惺相惜,回赠诗一首:

天下英雄我与君,闻雷故事已翻新。

风云吞吐同声气,不是当年失箸人。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闻雷失箸”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所以才有了“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的说法。

熊东遨借此表达:“当代鼾声谁敌手?唯王、熊我俩”。打呼噜这平常事被两位诗人演绎地妙趣横生。

本人也打呼噜,不过鼾声水平不高,既无英雄气概,也无音乐色彩,鼾如其人,平常乏味。

想想,打与不打,无关紧要,来他个瞌然成睡、酣畅淋漓,岂不痛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呼噜声一响,趣事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