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励志,我很抱歉!

生而励志,我很抱歉!_第1张图片

1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开篇那句:“词以境界最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亦或是宋方金老师在《写给青年编剧的一封信》中表达的观点:写作不应该是纯自己的自由发挥自由创作,而应该是从读者的角度写和他们有关的文字。

王先生,强调高境界,宋老师强调读者,高境界上升到人生的角度,和你我都有关,和宋老师强调读者,为读者而作,其实并无二致。

不是说纯粹自己的见和感,就不是优秀作品,而是说优秀作品一定会有哪一环哪一个事件甚至哪一细节,能触动读者引发共鸣和思考。这样的作品才是优秀的,是人人都愿意去读的,因为读者能在作品里找到自己或解读人生。

2

最近在看余秋雨先生的《艺术创造学》。这本书更是对写作的深层次剖析。

他说,中外多数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都在研究常规,然后借助他们的名声来说明常规。他说常规也就是平庸,是空话和废话。

他说,真正伟大的作品应该是像《老人与海》《红楼梦》这样的,它们的背后潜藏着“无结论两难结构”和“半透明双层结构”。

为什么是“无结论两难”呢?

他说,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作品不会给你一个确定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读者,和读者一起探讨。

就像《伽利略传》在与教会的冲突中,他选择了屈服,你能说他做的不对吗或者对吗,如果不屈服,那必定是死亡,那何来后来的科学成就。如果说他的屈服是可以原谅的,那么也不对,因为他的屈服,中间可能出现的成果被压抑了。

那么结论到底是什么?没有结论。就连作者也不知道。所以他把问题抛给了读者。

他提到了低智取位和高智取位。低智取位是把自己当老师,读者当学生,把结论告诉读者,而高智取位是与接受者一起叹息,一起感受,把自己看成和接受者一样的人。低智取位,姿态更高,高智取位姿态更低。

3

因为受了这本书和开头提到的王先生和宋老师的写作精髓启发,在这篇文里,我想把最近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不知道在公众号和杂志书籍励志文盛行风靡的今天,大家有没有感到一丝疲倦。我是真的有。

我觉得当今励志文里写的最好的不是咪蒙这样有很大争议的作者而是像尚龙老师这样能把励志文写得如此逻辑清晰故事又合理贴近生活的作家,他们总是能有让你信服的理由,你总是会很坚定地相信他们。因为他们的故事是他们自己的,感悟也是自己的,思考也是自己的。这样全是自己的真实作品一定是打动人的。

然而,在里,我是最不愿意看励志文的了。我宁愿把时间花在看看干货看看绘画教程的时间上,微信里的公众号也有几十条未读的推文。

当然,我一点都没有否定励志文的意思。我只是想弄明白为什么曾经那么风靡的励志文现在对我来说都没有想看的兴趣了。

4

很多人喜欢把励志文和鸡汤混为一谈,比如我朋友,只要我一拿起书,她见了,总要说上一句,又是鸡汤。我可能交了个假朋友吧。(白眼)

励志文和鸡汤完全是同一事物的对立面。举个例子你就清楚了。鸡汤会告诉你,努力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励志文会告诉你,努力也不一定成功,鸡汤会告诉你,身边的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励志文会告诉你,大家都很忙没空搭理你,鸡汤文会告诉你,世界是美好的,励志文会告诉世界是复杂的美好也有黑暗。

鸡汤文是止疼药,而励志文是鞭子。一个鸡汤给你幻想,而励志文却是直面现实。

5

小学时候,除了作文书,最常买的就是《智慧背囊》,因为我发现写作文时能用到里面的词句,老师是会额外加分。可是就是这类书以及那个年纪的单纯,让我们一直活在美丽的泡沫里,以为世界上的人都善良,努力一定会成功,世界是公平的等等。

到后来,中考高考都要考名著,说实在的,其实我是一本也看不下去。一是篇幅长,比如说小说《红楼梦》里的人名就够我晕的了,二是晦涩难懂。

即使把书都读完了,也只是知道个大概,故事来龙去脉,但要你说出思想主题,那就够憋好久的。这些东西能说出来那是最好,说不出来,也不是说你看的不仔细,而是说,以当时我们的知识结构,认知发展,以及较浅的人生阅历,很难去剖析名著里的深刻内涵。要是一下子就琢磨出来了,那还叫什么名著呢。这些东西应该是水到渠成之物,等你阅历丰富了,知识体系建构起来了,这些东西自然而然的就懂了。

再到尚龙老师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这是第一本对我产生影响的书。我惊叹于他的大胆和坚毅,以及独到的眼光。同时也非常喜欢他讲故事背后的逻辑,因为他总是把一件事情分析的到位,把道理说得比故事还精彩。

于是只要他一出新书,我便立马买回来,并且不到一周时间看完,而且重复翻阅。他推荐的书单我都照买不误。他常说,只要他一有时间他手里就会有一本书。

那个时候便对励志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爱看,也爱听。喜马拉雅上经常订阅像《十点读书》《读者》这样的节目。当时觉得自己提升很大,感觉以前自己是浑浑噩噩一张白纸,到现在白纸上渲染着颜色不一的色彩。

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不愿看了。

尤其是在,每次总是怀着浓烈学习热情点开,看到最后,发现越来越没意思。总觉得,这些观点我都见过,故事也听过类似。就比如说放弃无用的社交,你一搜,你会发现好多这样相似的文章,例子相似,观点阐述也类似。我不是说作者抄袭或者模仿什么的,而是在我看来,道理说来说去,都是那个逻辑,你不能写出花样,写出新颖的东西来,就是失败的。对读者来说,已经疲倦了,以及这些东西都是已知的,不需要从你的文章里获取了,那还有什么阅读的价值呢

所以励志文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新意,一味讲普通故事,说正常逻辑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故事可以新,道理很难再新。

7

它的受众应该是批次的。意思是,对于那些迷惘涉世未深自己的三观还未完全搭建又急需指导的人来说,读这些文章如获至宝。可是一旦他们汲取够了足够他们需要的营养后,多数的这部分人是会转变喜好的。因为这部分不再是他们的营养,他们的需求已经不一样了。这类文好似学校的老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曾经迷惘的学生。

所以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作者出了几本励志书之后,都会换思路开新路,往其他方面转型。就好比如尚龙老师如今不会再写励志文,而是编剧写故事。

所以你也会发现我的励志类讲道理的文章越来越少,而是书评影评居多。因为书和电影都是不一样的,都是鲜活的。它本身就是独特的。这样的东西不容易重复,可以写出自己的东西来。

8

我想受众的思想固化也是一方面。有很多受众,当然我也觉得自己是这类,面对一篇励志文,我是没有耐心的。因为我的已经看得够多的励志文了,光看题目我就能猜到作者要说的是什么内容,会举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前几天看到了,《读书给了我不卑不亢的底气》,一看这题目我就在想,故事应该是作者从自卑到因为偶然的书的机会,让我摆脱自卑的历程。结果看完,和我猜的差不多。这样一来二去多了,是没有耐心看完的。

在如今阅读成了一件低成本的事情,我们总是很贪心的试图在最短时间内,汲取最多的知识。所以如果看文章的前几段没有发现新意时,我可能会放弃这篇文章了。那为什么我说是思想固化呢,因为我们抱着一种,我已知的心态,不需要学习的心态,恰恰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更容易错失真正的学习的东西。如果我们是真的想学习我们即使看了再多的励志文,也不会没有耐心再多看一篇的。我们读每一本书看每一篇文,在没看完的情形下,都是未知的。

9

总结以上观点,分为两类,作品和读者。从作品角度来说,励志的道理看似很多,说来说去,总跳不出那个条框。这是它本身的固有弊端,改变不了。二是受众的成长,一旦受众三观建立起来,对现实有了自己的思考,他们是不再需要励志文了。

至于出路,我想很难。针对作品来说,一定要创新,故事可以新颖,说理的方式也可以新,加上自己的特色就成就了你的作品与其他人的不一样的地方,可读性就大大加强。针对受众来说,我们再读每一篇文章时,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抱着收获和学习的态度去阅读,那样,你会收获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而励志,我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