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次的学英语冲动怎样才能坚持住?

每年春节过后,都会迎来一个年度朋友圈学英语的高峰,每天看到各种百词斩学习进度之类的分享,一般情况下,这些年度激情秀会在两个月之内逐渐平息。

你我可能多少都有过这种梦幻经历:每年学三次英语,每次持续一个半月,到第二年,相同的起点再来一遍,到头来除了给百词斩贡献一点日活数据外只剩一声叹息。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懒癌,当然是元凶,因为它,我们学习那么多有价值的技巧和知识时,总是坚持不住,每次都倒在离起跑线两米半的地方,剩下的9997.5米永远无法走完。


每年三次的学英语冲动怎样才能坚持住?_第1张图片

可懒真的是我们的错吗?这事还得从根上说起。

人脑可以说是目前已知世界里最酷炫的存在,它拥有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这也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But来了,人脑目前这种屌炸天的模样,也是从原始的、跟其他动物差不多的大脑进化而来的,注意是进化而不是替代,所以原始的动物性大脑的部分仍然存在。

这部分原始脑在医学上称为古皮质和旧皮质。简单说,古皮质(小脑、脑干)控制身体基本的机能,比如呼吸、心跳。旧皮质控制直觉、性欲、避害、求生本能等基础情感。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能顺利活下来,靠的就是这一部分原始大脑的本能。

事实上,直到今天,自主意识的理性选择所占的比重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我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原始脑的支配下处理各种事情。这是因为大脑的进化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殖,而深度思考和学习会消耗大量能量,当消耗这部分能量对生存和繁殖没有明显的利好时,原始脑的本能就会让人选择逃避这种思考和学习活动,因为这时仅靠本能来生活就足够了。其实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能熬夜看美剧、玩游戏而不知疲惫,也不会偷懒,因为这些活动不会像深度思考学习一样消耗能量,只是单纯感官上的享受和消遣。

每年三次的学英语冲动怎样才能坚持住?_第2张图片

好了,下面说点人话,学英语这件事上,我们为啥姿势这么难看,两点原因:一是学英语是件苦事,要消耗大量脑力和能量,二是学英语这件事对我们目前的生存状态来说,并不是必须要做的。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高考,为了这次考试我们要苦苦准备十几年,中间要自我治疗几万次懒癌才能走到最后,何其痛苦!我们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我们从下就被各路人马教育,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如果高考失败,人生就差不多就算玩完了(当然,这种诡异的局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正在逐渐瓦解)。这种强大的求生的本能,能让我们克服原始趋利避害的本能,去学那些枯燥的公式、做那些天操的卷子。

但是,工作之余偶尔心血来潮的学英语活动,是不具备这个动力的。

每年三次的学英语冲动怎样才能坚持住?_第3张图片

能治吗?  当然。

一种是老天爷赏饭的,这类人就是对学英语有强大的兴趣,而且有天赋,比所有人都学得快且轻松,这种快感足以克服原始脑的本能,不过,这类遭人恨的家伙不会沦落到工作之余才想起来学英语,人家早在中学阶段或大学阶段已经把英语学得上天了,我们只有瞻仰的份儿。

第二种,就是我们这普通的庸众,业余时间想学英语,但吃穿不愁、动力严重不足,每年还要很不得体的折腾自己两次,不体面啊。真的想学,就得找一个原始的动力,或者叫欲望,说普通话就是羡慕嫉妒恨,我之前在学吉他建议的文章里提过,我们主动要去学一项非生存必需的技能的原动力,无外乎羡慕嫉妒恨三者全排列中的一种或多种。

我有一个朋友,当年看了吴彦祖的一段英文访谈后,直接崩溃,大喊:吊人帅成那样,英文还那么好(人家在美国长大,真不是故意的),他分别经历了羡慕、嫉妒和恨三个阶段,最后发誓要说出那样漂亮的英文,之后还真的坚持练口语很长时间,到处找人练,虽然最后还是没能说出那么漂亮的英文(主要是人不漂亮),但跟老外进行日常交流已经完全没问题了。

总之,在工作之余学英语,每天打开百词斩跟着背那些压根不知道用在哪儿的单词然后一本正经分享到朋友圈是没戏的,赶紧卸载了吧,去找那个自己嫉妒的对象和那个无比渴望想达到的目标,以至足以克服大脑的逃避本能,然后针对这个目标进行长期的刻意练习,这样大概才能真的开始一段不倒在起跑线附近的英语学习。

好了,我今年第二次学英语活动也要开始了,先到这里,下回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年三次的学英语冲动怎样才能坚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