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愿做一株水草

周六,天还麻麻明的时候我们就出门了。今天参加学联组织的第一次英国文化之旅,目的地——剑桥。

在学生会大楼汇合的时候,几辆大巴已停靠在路边,问了问,是前往牛津的。人越来越多,全部是一样的黄皮肤、讲着普通话的中国人。这是来英国十多天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国人。此时此刻,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人,中国留学人员。一周以来,在多国学生聚集的课堂上,每一个人的每一次自我介绍,第一句话就是我是谁,我来自哪里。“中国”——是区别我们与其他国家留学人员的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标志。国家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这里更为强烈,而这种你不用做任何事情就拥有的“获得感”正是因为背后的祖国。早上考试,作文是写一篇影评,我写了《战狼2》。就像这部影片传达的,在海外的中国人,你身后是你的祖国。临近上车时间,人越来越多,眼前全部是中国面孔、耳边全部是字正腔圆的中文,那种亲切感是来到这里这么长时间以来从未有过的。

距离剑桥有四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领略沿途的风景。天蓝云低,绿草茵茵,牛羊安闲地躺在阳光下。途径一个休息站,类似于国内高速公路上的服务站,有超市、有餐厅、有游戏厅,稍事休息、补给能量,继续前行。

大巴终于停靠在了路边,并不宽的林荫大道上已经停满了大车小车,旅游大巴也已经停了好几辆。这条路叫“女王路”(Queen’s Road),我们定好位,在三个多小时后在这里原路返回。

“剑桥”是“Cambridge”的音译和意译的结合,Cam即Cam River,bridge就是剑河(或康河)上的桥了。小镇精致小巧,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行,游人很多但不感觉拥挤。那条徐志摩笔下著名的康河,成片的草坪,参天大树,各式各样不同时代修建的古老建筑,是对这所古老而著名大学的第一印象。

沿河游览是剑桥之旅必不可少的环节。温习完徐志摩那首再著名不过的《再别康桥》,我们的Punting Tour之旅正式开始。何为Punt?还记得诗歌里那句吗——“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了,用长篙撑的船就是punt,而它作动词就是“用长篙乘船”之意。撑船的人叫chauffeur,这个词的本意是“富人或要人的私人司机”。

沿河而下,路过圣约翰学院、三一学院、国王学院、女王学院,以及圣约翰学院的叹息桥、女王学院的数学桥等等。撑船的小哥去年刚刚从剑桥计算机系毕业,在这里兼职。小哥俊朗的外表、温文尔雅的谈吐、自然的微笑引发了同船女生的一阵一阵的尖叫。小哥一边撑船,一边介绍着剑桥的历史和故事。对于徐志摩,他自然不会陌生,经过徐志摩笔下的那座桥时,他专门提示我们,这座桥就是国王学院的桥。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愿做一株水草_第1张图片
2017年10月14日拍摄于剑桥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愿做一株水草_第2张图片
2017年10月14日拍摄于剑桥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愿做一株水草_第3张图片
2017年10月14日拍摄于剑桥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愿做一株水草_第4张图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愿做一株水草_第5张图片
2017年10月14日拍摄于剑桥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愿做一株水草_第6张图片
2017年10月14日拍摄于剑桥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愿做一株水草_第7张图片
2017年10月14日拍摄于剑桥

徐志摩曾在国王学院读书,也正是在这段在剑桥的岁月里,他认识了林徽因及其父亲。2008年7月8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河畔出现了一块白色石碑,正是为徐志摩而刻: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诗句

在当时国王学院的新闻里有这样的表述:

A white marble stone has been installed at the back of King’sbearing a verse from the China’s best-known poem. “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is by arguably the greatest poet of 20th century China, Xu Zhimo, and has an emotional place in many Chinese people’s hearts.

Xu Zhimo wrote the poem on the King’s College Backs, and it isthought that the golden willow of the poem is the tree that stands beside thebridge at King’s, near to where the stone has been installed. This poem is onewhich most educated Chinese know and many feel deeply moved by. It provides abridge between China and Cambridge, and King’s in particular. Many Chinesestudents think of this poem when leaving Cambridge.

正如这则新闻所描述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中国与剑桥之间,特别是与国王学院之间的桥梁。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愿做一株水草_第8张图片
来源于维基百科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愿做一株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