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副词版)
前言:这一轮吃鸡比赛的前两局我写了《环地中海五虎将――铁血汉尼拔》和《意大利之剑――六道众生》这两篇文章。第一篇以汉尼拔为主角讲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起因和前半段,第二篇以马尔凯鲁斯为主角讲了战争的中间部分。接下来,我会把这个系列写下去。第三篇《西庇阿归来》以西庇阿为主角来讲战争的后半段。第四篇《决战迦太基》讲战争最后的结尾。
刀锋入骨,不得不战;背水争雄,不胜则亡。
公元前219年,时年28岁的汉尼拔发起了对罗马的战争。在这个天才战术家的攻击下,罗马方面节节败退。坎尼战役中,7万罗马主力全部阵亡,汉尼拔的军队兵临罗马城下。但此刻,汉尼拔的攻势开始变缓和罗马联盟进行了持久的拉锯战。
公元前211年,一个年纪不大的年轻人,推开了元老院的大门。在年已64岁的意大利之盾费边和59岁的意大利之剑六道众生(其实他叫马尔凯鲁斯)眼里,这位24岁的年轻人看上去像个未成年人,他便是传说中的――普布利乌斯.科尔涅利乌斯.西庇阿。
在众人眼里,晚霞中这位灿烂少年,似曾相识耀眼。
在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本土后,西庇阿的父亲作为执政官率军与汉尼拔正面交锋。作战过程中,罗马军队大败,西庇阿的父亲身负重伤陷入包围之中。幸好作为骑兵团一员的其子西庇阿一人一马,单骑出入敌阵,舍命救出父亲,保存了罗马军队的残余力量。
其后的几场大战中,西庇阿以骑兵的身份参与了战斗。虽然结果是汉尼取得胜利,但经过这几次战斗后,同样是天才战术家的西庇阿找到了战胜汉尼拔的策略。此次来到元老院的他,要申请作为指挥官进军汉尼拔的大后方西班牙。
这场战争中,罗马军队一方面在意大利抵挡汉尼拔的进攻,另一方面在西班牙派遣了军队阻挡西班牙方面的迦太基军队对汉尼拔的增援。但由于在西班牙的罗马军队长期孤立无援,最终全线崩溃。罗马方面需要有人再率领一支军队前往西班牙作战,重整山河。
元老院的人对西庇阿并不陌生,这个年轻人身上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两年前的冬天,按惯例是罗马各级官员选举的季节。按察官的资格年龄是30岁往上,西庇阿的哥哥路奇乌斯被提名为候选人,但是路奇乌斯是平庸之人,他们的母亲很担心路奇乌斯不能当选,所以天天去神殿求诸神保佑。
有天,年轻人对他的母亲说:“母亲大人,如果我们兄弟二人当选上按察官会怎样?”
母亲知道兄弟两人中有一人年龄资格不够,但她还是笑着回答:
“要是这样我会喜极而泣。”
选举当天一早,年轻人穿上无任何装饰的纯白托加,乘母亲不注意,悄悄出门了。在罗马,穿着纯白无装饰的托加,站在选举会场马尔斯广场的演讲台上,意味着此人是候选人。
与哥哥路奇乌斯站在演讲台上的这个年轻人,赢得了有罗马市民权的人的一片欢呼声。最后没有按百人一组进行讨论和投票,全场全票同意他当选按察官。他知道,自己和哥哥站在演讲台上会令他们醒目,一旦自己当选,哥哥便会当选。结果如他所料,本来岌岌可危的路奇乌斯当上了按察官。年轻的西庇阿并没有特别辉煌的功绩,但他深受市民们的喜爱。
兼任选举委员长的护民官,以未到资格年龄为由,对西庇阿的当选提出了异议。对此,这位当时22岁的年轻人回答道:
“所有市民同意我担任按察官,说明我的年龄足以胜任这一职位。”
共和政体主义者看重论资排辈,所以看不惯他的这种做法。但是,由于有罗马市民身份的人们支持他,因此离资格年龄尚差七岁的按察官便这样产生了。
现在西庇阿来到元老院请求任命他为出征西班牙的军队的指挥官。他对元老院说道:
“汉尼拔战争开始后,我的父亲和我的叔叔战死沙场,我自己三次在对汉尼拔的作战中幸存了下来。
我了解汉尼拔,他虽然强大,但还没有达到不可战胜的地步。汉尼拔的战术思维源自于亚历山大大帝,他对其继承的很完整。而我对汉尼拔做了同样的事,我对他的战术了如指掌。所以,如果说亚历山大最优秀的弟子是汉尼拔,那汉尼拔最优秀的弟子是我。
不同的是,亚历山大没有机会亲眼见证他这个弟子的力量,过早离开了世界,这是他的幸运。而汉尼拔可没有这个幸运了。
我需要一支军队奔赴西班牙战场,用战争来磨练这支军队和操练对汉尼拔的战术,摧毁汉尼拔的西班牙大本营。之后我会回兵意大利,消灭汉尼拔。在此之前,我需要诸位前辈在意大利为我争取时间。”
费边和六道众生看好西庇阿,支持西庇阿远征西班牙,他们在意大利拖住汉尼拔,为他争取时间。
随后,西庇阿率军进攻西班牙,攻城掠地,连战连捷,展现了他惊人的战术天赋。在西班牙,胜利的天平倾向了罗马这边。
西庇阿平定西班牙的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他抓到了一批俘虏中有一个来自努米底亚的少年,来西班牙是为了投奔年轻的叔父。一问其叔父的名字,少年回答说是马西尼萨。
努米底亚王子马西尼萨是汉尼拔军队里努米底亚骑兵队队长,正是他在三年前,跟随汉尼拔伏击西庇阿的父亲,致使他战死沙场。西庇阿问少年想不想回到叔父身边,少年眼里含着泪,回答说想。
西庇阿让部下给这个少年披上罗马式短衣和带金扣的皮带以及一匹马,派了一队骑兵把这个少年送到了他想去的地方。
这位年轻的罗马统帅下了这步棋是其他罗马指挥官没有人愿意尝试的,对此,给日后的结局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此时尚不得而知。
面对西庇阿的致命威胁,在西班牙的迦太基军队集中所有力量进行总反攻。总指挥官吉斯戈指挥共计7万名步兵,汉尼拔的二弟马可尼指挥共计4000名骑兵中的一半,另一半是努米底亚骑兵,由努米底亚人马西尼萨负责指挥。
这是一支由7.4万名士兵和31头大象组成的大军。他们在西班牙南部的伊利帕集结,等待敌军的到来。因为兵力在敌人的两倍以上,所以对迦太基军队来说,战斗占有优势。伊利帕是一片平原,足以让人数众多的大部队、骑兵和大象充分施展身手。
西庇阿对迦太基方面的动向了如指掌。但是,这一年,他没有离开冬营地塔拉戈纳,好像他是要给敌人足够的时间,去集结尽可能多的兵力。
西庇阿首先去了卡塔赫纳,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才进军伊利帕,与严阵以待的敌人交战。西庇阿率领军队离开卡塔赫纳后,先是进入内陆,穿过伊利帕平原。这里有一条流向大海的河流,西庇阿来到上流,沿河南下。选择这样的路线,目的是为了向地处内陆、尚持观望态度的西班牙原住民展示罗马军队的军威。当西班牙原住民意识到获胜的会是罗马人时,他们加入罗马人的阵营当中。这样一来,罗马军队增加到了拥有4.5万名步兵和3000名骑兵。与汉尼拔一样,为了把主要战斗力的力量发挥到最大,西庇阿需要辅助的战斗力。
尽管如此,4.8万人要面对的是7.4万人。除了勇敢战斗,迎来29岁的西庇阿还需要考虑其他的事情。
西庇阿没有在距离敌人较近的地方建营地。他绕了很大一个圈,绕到南侧后才停止行军,建筑坚固的营地。之所以把营地建在南侧,是因为这里有适合建营的小山丘,同时切断了敌人向伊利帕以南的海港城市加的斯逃跑的退路。
罗马军队和迦太基军队的营地分别建在两座小山丘上,它们位于伊利帕平原的南端和北侧,中间是开阔的平原。战斗在这里展开。
迦太基进军到平原地带,首先排兵布阵,显得迫不及待。西庇阿命令全军下山布阵。
布阵结束后。迦太基方面没有进攻。西庇阿没有下达进攻。两军对峙中,太阳开始西斜,好像经过一番激战似的,两军疲惫至极,回到各自的营地。
第二天在对峙中结束。第三天在对峙中结束。迦太基方面没有采取行动是因为总指挥官下不了决心,西庇阿没有采取行动是因为他心中有数。
每天在战场上布完阵,等到太阳下山,回到营地。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后来迦太基军队出现在战场上的时间越来越晚。终于,在太阳出现前,战场上看不见一个迦太基士兵的身影。
这天夜里,西庇阿第一次向全军下达命令。他命令所有人明天天亮前吃好早饭,披挂好装备,做好战斗准备。
第二天一早,迦太基军队看到密密麻麻等候在战场上的罗马军队,大惊失色。在指挥官的催促下,士兵们未吃早餐便出了营地。因时间太紧,来不及重新布阵。所以,除了象队来不及到最前面,被部署在两翼外,其余阵型和之前一样。但是,罗马军队的阵型变了。
中央稍稍往后的是作为辅助战斗力的西班牙士兵,罗马重装步兵作为主要战斗力分列在左右两翼,加强两侧防守来抵抗西班牙军团。
两支军队开始向前,相距800米的时候,双方同时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迦太基方面全线向罗马军队发起正面进攻。但是罗马军队发起正面进攻的是中央的西班牙步兵团。分列左右两侧的重装步兵团斜向移动,从斜侧面开始攻打敌人的两翼步兵。这是西庇阿的战术。他让自己最强的战斗力,从不利于守和不利于攻的斜侧面,攻打敌人最薄弱的部分。
在遭遇罗马军队轻装步兵射出的箭后,迦太基的象队不再听从骑手们的指挥。狂怒的象群没有冲向敌人,而是在自己的骑兵中间乱窜,妨碍了自己人。
趁着迦太基骑兵因大象乱窜而陷入混乱之际,罗马军的骑兵向他们发起了进攻。名扬天下的努米底亚骑兵因为诸多的不利因素,无法发挥出他们应有的威力。一方面,两军在伊利帕战场上的骑兵数量不相上下;另一方面迦太基骑兵部署在左右两翼步兵团的后面;再加上,这次战斗被罗马军队占了先机。与步兵不同,骑兵向敌人发起进攻后,兵马浑然一体的威力的发挥能得到最充分。在伊利帕战场,发挥了最大威力的是罗马军队的骑兵。
太阳升高了。站在后方指挥的西庇阿清楚地看到迦太基军队疲态尽显。这时,在罗马军队从外到里,再到中心的连续进攻下,迦太基军队中尚能坚持战斗的只剩下其主力非洲雇佣兵团。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孤军奋战,前面和左右三面还是被敌人包围。这是成功瓦解对方主要战斗力的结果。胜败已成定局,但是,没有一个雇佣兵束手就擒。他们开始向唯一没有被围的后方败退。
罗马军队乘胜追击着溃败的迦太基军队。但是,不得不停止追击。因为突然而至的强雷阵雨阻碍了他们。得以逃进山中的迦太基军队,勉强还剩下6000人。侥幸逃脱的西班牙原住民士兵人数不详。总之,7.4万人最后剩下了6000人。
由于逃亡的路被切断。总指挥官吉斯戈和汉尼拔的弟弟马可尼向西逃到了遥远的大西洋海岸。率领努米底亚骑兵的马西尼萨突破敌方阵营,逃到了加的斯。除了敌军的三名指挥官逃脱,伊利帕战役的结果与坎尼战役的几无二致。虽然死者人数不如坎尼战役多。这是因为在坎尼战役中,失败方是罗马市民兵居多的罗马军队,是以不向敌人屈服为荣的罗马战士。
战斗胜利后,西庇阿没有离开伊利帕,他只派了哥哥路奇乌斯回到罗马送捷报。他不打算继续追击吉斯戈和马可尼,他有另外的打算。29岁的胜利者派出使者去加的斯找马西尼萨,要求进行会谈。
此时的西庇阿到了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时的年龄了,他想把战场转移到非洲的迦太基大本营。
为此,他首先考虑的是要加强自己的骑兵力量。如果自己的骑兵力量加强了会削弱敌人的骑兵力量,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因此,西庇阿不计前嫌,向昨天的敌人伸出了和解之手。除了向马西尼萨,同时向努米底亚的另一个国王展开了外交攻势。在这一切结束后,西庇阿在西班牙境内留下两个军团守卫,自己带着长期在这里战斗的老兵乘船走海路回到离开四年的罗马。在这期间,费边和六道众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为西庇阿争取了时间。遗憾的是,六道众生没能看到西庇阿归来便已战死沙场。
终于,汉尼拔在意大利的征战到了最后时刻。
西庇阿回来了,罗马方面士气大振,加紧了对汉尼拔包围圈的围攻。虽然汉尼拔不可能再对罗马发动致命一击,但他的力量不容小觑。同时,以西庇阿的个人意愿,他不愿意在意大利与汉尼拔决战,他想要把战争引到迦太基本土上。
于是,西庇阿采取了大胆进攻策略,出兵纵跨地中海,奇袭迦太基。一时间,迦太基举国震惊。此时,迦太基希望与罗马达成停战协议。
双方经过磋商,迦太基接受罗马方面的条件,命令汉尼拔从意大利回国。
接到这一命令时,汉尼拔面无表情。今年他44岁了,他带着这些16年来在意大利战场上始终不离不弃追随他的士兵启程回国。
在他们附近的监视罗马士兵注视着他们离去的身影,默然无语。
汉尼拔启程回国的地点是克罗托内。克罗托内是一个港口城市,向南延伸的一个海角上有一座神殿,这是一座宏伟的神殿,供奉的是这一带希腊族居民信奉的女神赫拉。以蓝色天空和大海为背景,伫立在海角最前沿的白色神殿,充分展示了这座神殿的建造者――希腊人的审美意识。
起航前,44岁的迦太基统帅命人在这座神殿祭坛的一面墙上,嵌入一块刻有文字的铜板,铜板上记录了汉尼拔离开西班牙以后的所有战果,包括兵力,战争经过,涉及的城市等等。有意思的是,这块铜板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保存了下来。
汉尼拔离开意大利的消息传到了首都罗马,整个罗马为此沉浸在异常喜悦的气氛中。所有神殿挤满了前来向诸神表示感谢的人们。元老院议员们前往意大利之盾费边家,共同庆贺。
这位用持久战法支撑罗马度过最艰难时期的老将,在获悉汉尼拔撤离的一个月后,像蜡烛燃尽一样离开了人世,享年72岁。
与此同时,海的另一边,西庇阿眺望着远方,对着那个看不到人说:
“终于要见面了,在这里,我们来做最后的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