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首先我要对愿意花时间来阅读此文的您表示感谢,因为愿意点开这个题目的人,至少是爱孩子的,并且愿意通过一些渠道去了解和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其次,我希望您不要嫌我啰嗦,能够耐心的把这篇文章读完,并且尽量多的传递出去,引起更多人的警惕,使更多鲜活的生命免于受害!同时,希望借着少年的死,引起更多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们”以及教育工作者们,看完这篇文章,哪怕您只有一点点反思,我也觉得是值得的!
当从朋友口中听到E跳楼自杀的消息时,我感到无比震惊与不解,他才只有13岁!
去年的这个时候,少年分明还鲜活的在我眼前讲述过他心中的欢喜与忧郁,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可见……我多么希望这个消息只是误传!然而事实就是事实,这个生命从那纵身一跃后,就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
实际上,作为青少年心理治愈的践行者,在听到少年倾诉的那一刻,我曾多么希望和他的父母做一次访谈,至少希望能够让他的父母了解这个少年内心的煎熬和孤独无助,可惜由于他父母的不屑一顾,没能实现。我想,假如我当时直接去找他的父母访谈,少年会不会不至于走到今天?这所有的一切,我心中没有答案,但心痛却是实实在在的……
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来抒情的,所以咱们还是言归正传。我想,在看到题目时你就该猜到了,少年死于一个蓝鲸游戏,这个游戏前前后后要50天的时间,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竟然没有人察觉他的不对劲?又是什么力量最终将他推向了无尽的黑暗与死亡?带着诸多疑问,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现在Budeikin已经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称那些参与游戏的受害者都是生物垃圾,需要被清除掉,称他此举旨在清理社会。更为可怕的是,菲利普的被捕并没有减少悲剧的发生:明明操纵者已经落网,但游戏好像根本停不下来!事实上,目前在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的qq群。比起监督写作业,提醒家长们更加留意孩子的QQ群,警惕邪恶的“蓝鲸游戏”,看到“4:20叫醒我”等可疑信号记得及时提醒孩子们。
用心理学揭秘:少男少女们为何会深陷死亡游戏?
在蓝鲸游戏里,指令人似乎很懂心理学,他们用青少年的语言同他们交流,群主深谙参与者寻求刺激却又无处释放的心理,吸引他们参与游戏便易如反掌。比如,他会给女孩灌输你很胖的观念,对男孩子灌输你是一个失败者的观念。然后告诉你,“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你了,另一个世界会接受你。“从而激发出青少年死亡的本能。
而这种死亡本能,正符合弗洛伊德“死亡驱动力(Thanatos)”的学说。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生本能和死本能是人类两大基本本能,“它的最终目标是使勃勃生机变成无机状态”。死本能是生命活动真正要达到的目的,生本能必定和死本能同行,而且为死本能服务而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向死而生。
"死本能"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动力。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的安息中,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死亡是肉体生命的终结,也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各种生理欲望而斗争。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因此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向内发力时,会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而当它向外发力时,则会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这个通常以战争为最高形式表现出来。总的来说,死本能就是表现为毁灭,无论是自我的还是对外的。
这些求死的本能,同样可以从动物中得到印证。
比如家禽中的鸡有鸡啄癖。鸡啄癖就是指,鸡相互啄羽、啄肛、啄趾和啄蛋,甚至会把同类啄死的恶癖。由于关鸡的笼子空间容量有限,当鸡超过一定数量时,相互啄肛的鸡就会多起来。
但是,这并不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而是在一个狭小封闭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压抑的氛围。不安和烦躁,会促使动物自身所具有的黑暗本能爆发。其中自己无法自杀的,会借助同伴,达到自杀的目的。
这就好像心理学上的“电梯效应”。在电梯中,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即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内心会感到不舒服,会想尽早离开这个狭窄的空间。如果这个空间长时间是密闭状态,陷于其中的生物不安心理就会更加严重。
生本能和死亡本能看起来是一个悖论,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死亡本能的需求会超出生本能的需求。于是出现了诱发死亡本能的关键要素——封闭的信息交流。
大家都知道,传销和邪教组织靠的就是洗脑。怎么洗,战术战略上还是很有讲究的。但是不变的是,此类组织总是会选择在一个幽闭的环境中,不断给人心理暗示,并不断强化,直至黑白颠倒。
封闭的环境,常常会产生令人不可思议的结果。蓝鲸游戏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从你参加这个游戏,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因为这个空间并不为人所知。一旦加入游戏,就不能向他人随意透露。
在这个密闭空间里,参与游戏的青少年经过一系列的自残行为后,意识开始变得不清醒。这时,再给一点心理暗示就可以摧垮他们的意志。
另外,参与游戏的青少年自身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的背景比较不幸,如与家庭存在冲突,与老师、同学、朋友关系不和,自身恐惧冷暴力等。他们头脑中潜在的死亡态度,在游戏中会被转化为死亡行动。
俄罗斯总统儿童权益全权代表安娜·库兹涅佐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成年人迷恋自杀游戏与学校和家庭心理教育的缺失有关。对此我表示认同!孩子们死于死亡游戏,但究竟是什么将孩子们推向了死亡游戏?
孩子的内心若没有阳光和爱来填满,必然会被黑暗和恐惧占据……
若想让孩子自由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要先知先觉的具备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技能,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阳光、尊重、信任、和理解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