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战争背后的残酷

《敦刻尔克》│战争背后的残酷_第1张图片

9月1日午夜时分,《敦刻尔克》在国内正式的首映。

第一时间选择去看得原因只是单纯的因为想去好好了解一下这段在初中历史课上一笔带过的战争。


画面虽然只有2D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主要就是音乐方面,bgm跟整体音效的组合非常完美,致使整部电影充斥着紧张、压抑的氛围。影片整体流程丝毫没有停顿,从一开始就充斥着战争的压迫感,直到结尾。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给了我一点都不美妙的观影体验,虽然没有血腥暴力的镜头,但是整体的气氛压抑让我极其难受,从头到尾没有一丝喘气的空间,导演甚至连不必要的对话都完全舍弃了,以此衬托出战争的压迫感。这种感觉让我在中途一度有想要逃离的冲动,是啊,我在害怕,我想逃避。

也许正是导演在想要告诉我们的

这……就是战争!


没有慷慨激昂,没有热血沸腾,没有英雄的冲锋,没有人性的光辉。

只有惊恐的士兵,泥泞的海滩,阴暗的天空,草芥的生命,求生的欲望,沉闷的气氛,压抑的绝望。

战场就是炼狱,生命就是这么卑微不堪!




影片开始有一句“只有英国人能上船”道出了多少悲哀,虽然可怜,可是谁让法国人是失败者?大不列颠是属于英国人的,而不是法国人!他们已经输了,巴黎沦陷的那一刻他们就输了,他们甚至失去了与德国正面交战的勇气!战败的人没有资格要求别人为他们做什么,只能够奢求英国人在回家的时候带上他们!


战争没有输赢!


不管是胜利或者是失败,所造成的伤亡永远不可估量。

二战血腥淋漓的例子让我看见了战争的可怕,也让我明白活着才是真正的赢家。


这样的战争之中,最大的奢望就是活下来!不管是谁!

活着,才是最大的胜利!


“他死总比我死强,这事关生存,我们没有选择!”

这就是战争!


根据电影开头文字叙述,有约40万盟军军队被围困在敦刻尔克。但是到了最后只有约33万5000人回到英国!

剩下的6万5000人呢?


战争面前,人的生命跟蝼蚁一般。

为了大部分人舍弃小部分人,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丘吉尔为了保存军力,鼓舞组织民众开自己的民船去敦刻尔克运送军队。军队却只是每日派出一艘驱逐舰。

“下一场战斗,为英国而战时,他们会派上用场。”

这是他的理由!




我记得..当波顿指挥官在看到海面上远远驶来的民船时,旁边的军官问他看到了什么,他回答:“我看到了家。”


战争很惨烈,但是总是有支持着他们的家人,也许国家没有能力拯救他们的士兵,但是家人,会来接你们回家!

就像海报上面写的:

“当40万人无法回家,家为你而来”


你们或许无法成为我们的骄傲!可是你们是我们孩子,是我们的家人!家人需要我们,我们便来了!祖国拯救不了你们了,那么,我们来!我们来接你们回家!

丘吉尔政府要求救回3万人,但是却在这些“可爱、无知”的家人的帮助下送回了33万5000人!


家人,就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站在你身后的人。


毫无疑问,他们就是!


电影结尾有一个小细节吧,一位老人在为战败归来的士兵们分发面包,嘴里不断地说着鼓励他们的话语,但是却从不抬头看士兵们一眼。

“我们让你失望了,对吗?”

老人没有回答他,依然自顾自地发着面包。

影片最后时刻,士兵不敢看向窗外的“家人”,但是,“家人”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递上了两瓶酒。

这时候,我才明白。也许你们输了战争,但是那又怎么样呢?重要的事情在于,你们回来了……回来……就好!

活着……就好!




最后那位击落了多架敌机的飞行员,却只能在夕阳下的沙滩上被敌人俘虏。

不免让人感到凄凉,但是这是他的选择,本来他有机会回国的,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回家,他选择留下,战斗到最后一刻。

那一刻看到他在敌人包围下面露笑容的脸,我知道,他无愧于心!


愿这个世界,不再有战争!

世界和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刻尔克》│战争背后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