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本文系本人线下分享的文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分享出来,加之之前提到的部分app已经下线或放弃更新,便一直没有分享。考虑到相应的软件如今已有替代,遂将原来的文字根据现在的情况稍事修改了一下,是有此文。
对于学习,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心得,这里所分享的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心得。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教学相长”;这并不是说要教人好为人师,而是说在互相切磋中成长。
因此,这里希望通过与大家的交流,激发共鸣,相互促进提高。
一、纸本时代的反思
计算机从发明到今天已经有将近一个世纪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设备充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今的数字设备中其实最普及的莫过于手机了,几乎人手一台。
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当谈到我们的学习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纸本时代。比如,一提到学习,张口就来的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纸本时代一瞥
1、日常学习的笔记
这张图是我从自己听课的笔记中随机选择了一页。估计很多人平常的笔记都是这样子的。这种笔记发展到极致就会变成手抄本了。
2、文摘卡
这张图是写论文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文摘卡。可能现在已经淘汰了,估计有些同学会有同感,比如历史系的同学们。一篇论文下来的话,这种文摘卡估计会准备几麻袋。
很多时候,标签纸也可以归到此类。
3、笔记本/手帐
一个学期下来,好学如你,肯定积攒了不少这样的好东西。或者勤俭持家、或者擅绘万物,总有一个理由让你积攒下如此的一座山。
(二)纸本的弊端
一番回顾下来,或许你已经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1. 笔记太多太厚重,不便于携带
每天奔波于各个教室,或者各个工作场合的时候,都要携带一个笔记本。课程多的时候就要准备n个笔记本。
那么如此多的笔记本拿着方便么?关键的时刻有没有发现那本重要的笔记没有在身边?“那些做手帐的同学们,尤其是那些女生,你们换寝室的时候抱着那么多的手帐胳膊不疼么?或者你们的男盆友胳膊不疼么?”
2. 不便于保存,容易丢失
中国从来不缺少残卷,你也一样。每个人总有遇到关键文字丢失掉链子的时候。 而记录在纸片上重要的信息,往往就在你屁股一转的时候消失的无影无终了。至于换宿舍/搬家丢失的几率就更大了。
如今同样需要记录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恋爱期间的各种微信/QQ/短信纪录、各种讲座的周边信息,这些都是电子载体的。这种电子载体的也着实不便于保存。
有一句歌词怎么说来着“不能忘记你,把你写在日记里”。可是一不留神把女神发的十四行诗给弄丢了,怎么写在日记里呢?女神发的短信,你总不能天天用你那稚嫩的小爪子写在本子上吧?
3. 不便于分享
每个人的身边总有一个笔记小王子,不管他是否是你。当你借或者被借笔记的时候,对方怎么办?而对方的小眼神,是不是有点难忘?而有份好的笔记是不是有时还想得瑟一番。
4. 不便于后期利用与整理
在纸本时代,其实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检索的问题。没有人有强大的记忆力能够记住相关词频不出错;而现在这也没必要,谁都知道电脑搜索比人工更准确。
每次临考前,挑灯夜战的时候,反反复复翻着手中的那写个小破本子,就为了找那几句想不起来的要点。想想第二天考试,心里就有点小激动,感慨自己的笔记这么让人纠结。
而后期的整理的时候,留白的大小往往会限制自己饱满的性格。想激扬文字,却没有用武之地。
二、纸本时代的出路
数字时代,比拼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记忆力。概念就在那里摆着,搜索一下就能找到。而不同于的是图像、声音,这些同样重要,所以以烂笔头来对待的话很明显的结果就是力不从心。
其实,解决方案很简单。那就是把之前的实体的“笔头”换成数字的“笔头”即可,把纸本笔记换成“云笔记”就好了。对于前面提到那些问题,对于“云笔记”而言那根本就不是问题。
目前市面上能够看到到有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笔记等等。这里推荐使用的是印象笔记。
而同样我们的学习也应该跳出课堂的一隅,跃出围墙的藩篱,到更广阔的空间去。诸子百家,总有一家适合你。目前各个网站都有提供mooc的资源,比如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中国大学mooc、edX、coursera等等。这些都有手机app可以方便随时随地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域所限制。
三、数字时代怎样学习
(一)阅读
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少不了与书本打交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各种书面形式的文章都属于这种形式。
在处理这样的信息的时候,个人使用的是“萝卜书摘”。使用该app将文字识别,然后导出到印象笔记中妥存。
之前推荐的是“涂书笔记”,但是“涂书笔记”已经下线。其实还能用,如果能找到安装包的话。
“萝卜书摘”导出到印象笔记为付费功能。可参见本人文章《萝卜书摘导出到印象笔记详解》。
相对而言电子书其实比纸质书要方便不少。主流的有kindle、多看阅读以及正在崛起的微信读书、百度阅读等。目前个人正在逐步的向多看阅读倾斜,因为多看可以把笔记导出到印象笔记。kindle也可以导出,只不过要麻烦些。
(多看读书笔记导出到印象笔记参见本人文章《多看阅读笔记导出到印象,只需这几步》)
(二)听讲
日常中所听的各种课程,不管是现场亲耳聆听,还是通过微课堂、各种mooc app参加的在线课程,都可以将相关的笔记保存到各种云笔记中。
对于一些简单的课程,或者是一些不需要细致笔记的课程,那就认真听讲就好了。至于老师的板书、讲座的录音直接保存到云笔记里面就好了。
“拍照”适用于板书,“截屏”适用于mooc课程。
对于一些重要的课程,这里推荐两大利器,“录音+拍照/截屏”。课程的录音可以留着日后反复的听(练习听力),其实主要的目的是用录音宝识别课程,整理文字笔记。所有的文字整理完毕之后,对照着录音将图片插入其中。就当复习一下好了。
网络课程的学习及录音宝使用案例可以参考本人文章《如何有效的利用碎片时间做好微课笔记?》
关于录音宝的其他使用技巧参见肖蓓琳《如何快速的制作笔记》
(三)其他资讯
其实每堂课都要准备很多东西的,不管是对于讲授者而言还是对于听者而言。这些课程相关的材料,都可以把他们归类到笔记中去。
- 对于邮件,直接将邮件转发到大象的私有邮箱就好
- 对于微信,直接保存到我的印象笔记
- 对于微博,直接@我的印象笔记
- 对于网页,阅读插件和印象笔记的插件。
- 其他的文字资料或拍照或ocr(用上面提到的萝卜书摘就好)后保存到印象笔记
- ……
所有资料都汇总之后,那就是最后一步,整理与校正。这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一个加深记忆与理解的过程,一个去芜存菁断舍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