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凤姐

凤姐最近又“火”了。

凤姐最初的“火”源自几年前的一场征婚启示。那时的我最多算路人甲,从满天飞的道听途说中,了解了一些有关她的情况:非北大、清华生不嫁;从小热爱文学、博览群书,经常看《知音》、《故事会》。后来知道她征婚不成,去了美国。

凤姐这次的“火”是因为她写的一篇文章《求祝福,求鼓励》。道出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为梦想的执着,也透着淡淡的对父母的思念。这篇文章引来了众多粉丝,打赏20多万元。凤姐将20多万捐给了大凉山的孩子们。这下网上又是轩然大波,有人说她是励志婊,扒出了她以政治避难身份去往美国的实情。

前一阵很偶然的机会,我关注了凤姐的微信公众号,能近距离地看凤姐。

凤姐的前世

凤姐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父母因第三者插足离异,她妈妈带着她嫁给了一个矿工。一家五口人只有7厘田地,生活的清苦可想而知。好在她的父母也算有远见,凤姐本人也算努力,她考上了师范学院,成了小学老师。如果凤姐按照妈妈说的“认命”的话,现在应该过着安稳的生活,或许嫁给了一位小学教师,或许已经有了两个孩子。

凤姐是不认命的,从小就不认。凤姐厌恶贫穷,想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凤姐认真读书,考上师院。在师院,凤姐打工,学写诗,她想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不曾想现实是残酷的,等她不甘命运,从学校辞职到上海的时候发现:她只能是外来务工人员,永远无法成为体面的城里人。此时的凤姐想到了借力。

第一次借力是征婚。凤姐想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是这次征婚使她成了名人。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可凤姐似乎除了胆量,什么都没有,于是引来大家的嘲笑,甚至有记者专门去采访她的妈妈,母校的门卫像看不祥的生物一样看着她,不让她进门。这些带给凤姐的是屈辱。

于是她这次借力民主中国阵线美国分部,以政治避难的身份到了美国。她以为到了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她就成了世界上最高级的人。到美国之初,她对动车事故的死亡者毫无悲悯之心,言语中充满着志得意满和高高在上。殊不知,她剑走偏锋,故乡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梦。

凤姐的今生

凤姐到了美国,不再是受歧视的“农村娃儿”,但慢慢她也发现了自己仍然处于社会的底层。所不同的是从上海的底层到了美国的底层。她做着美甲或洗脚的工作(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每天很累,生活依然很艰辛。

但其实凤姐还是有了变化:她的母校接纳了她,校长以她为例教育学弟学妹们,这让她骄傲;凤凰卫视约她写专栏;好些名人也关注了她。这些都让凤姐感到了存在的价值,她再次找到了成功的感觉。

只是午夜梦回,她会想念家乡,会问自己:这样做,值得吗?当同龄的小伙伴都做了母亲,她在异国他乡,独自打拼,时常觉得孤单。但要强的凤姐从来都是一路向前的,她给自己定了新目标:拿到绿卡。

衷心祝愿凤姐早日得偿所愿,也祝愿拿到绿卡后的凤姐快乐!幸福!

读完凤姐的文字,我看到了一个倔强的穷屌丝的成长。是的,正如大家声讨她的,最初的凤姐充满了戾气,为了自己所谓的成功不择手段。不惜成为别人的口舌,不惜背叛自己的祖国。但生活教育了她,当她决定将打赏赚来的20多万捐给大凉山的孩子们时,她真正成长起来了,因为她懂得了关心别人。而这才是她想成为的那种人最重要的特质。

我想对凤姐说的话:

不要只是在华人圈里讨生活,去读书吧。先过语言关,再申请所大学,可以边打工边学习,让我们看到你真正的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看凤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