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

马上2017年了,为自己选好一些书吧,让我们的生命有更多的可能。

第一本《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


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_第1张图片

1.

这些生活中的琐事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发生的作用是有趣。琐事本来让人烦恼,没有场景的经济学理论枯燥。而在这本书里的效果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我想到了另一半经济学通俗读本《牛奶可乐经济学》。

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理论是冰冷的,但是生活是有温度的。如果人人都是卧底经济学家,世界也会因此而美好。大概很多问题就能找到解决办法了吧,前提是我们要有经济学知识的储备。

通过这些英国读者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东西方人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案例中的生活细节也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他的回答也帮助了我们。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人类。

2.

这本书是按照主题来编排的,从两性关系、学习,工作和收入、养育,财产分配和婚姻经营、美食,美酒,和休闲娱乐、生活问题、情感中的经济学、家庭理财,职业规划和学校教育、家庭关系的经营与维系、价格与体验的辩证关系、五花八门的琐事。

哇,怎么这么多内容。

如果概括一下就两个字,一个主题:生活。

经济学是把生活问题复杂化了,放大了琐事还是把它简化了呢?如果从对经济学的第一印象来看,这些读者提出的问题不过是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用经济学理论来分享有些小题大作,而读完之后整体的认识会发生变化,有一点我想确定,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理论分析是有效的,同样也是帮助我们把问题简化。

读后感跟昨天写到的一样,知识很有用也很有趣,任何对知识的抗拒都是“浪费”。

第二本《旧制度与大革命》


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_第2张图片

通过《旧制度与大革命》看到了法国大革命前的种种情景,以前眼中的的大革命是因为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引起的,而托克维尔的笔下是一个全面的,完整的法国大革命。这场疯狂的革命活动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因素造成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宗教政治的影响以及民族的个性等等。整本书结构清晰,读起来并不像教科书一样晦涩,能感觉到他的民族情感,个人的政治观点。最深的印象就是法兰西民族与自由平等。法国大革命的暴力场景不由得让人想起中国的辛亥革命,但两者又是大有不同吧。

序言里与书后的介绍可以知道,这本书是他书的的第一部分,他在与朋友的通信中提到的“将事件揉进思想,将历史哲学融入历史本身”。在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于我来说,感觉之前的读书方法是有问题的。如果提前对作者以及书的背景有所了解才有更多的了解吧。

我所选的版本是钟书峰所译,他在序言里也提到了冯版本的,或者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前两本都有体会,选择版本对自己的阅读很有帮助,优秀的译本能更好的发应书的原意。这是以后读书时要注意的。

第三本《跑步圣经》


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_第3张图片

读起来的感觉并不轻松,跑步的思想渗透到了所有的人生里,恰如书名那样,由跑步引出的哲学,他用自己的经历来诠释。

第四本《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_第4张图片

读完整本书的感觉就像站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从十万年前,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生物学角度,再到历史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如书名人类简史一样的宏伟画卷。

而这幅画也不是高高再上的,能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作者提出了很多问题,并且做出来自己的判断和预测。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观点不让人沉浸到任何一种极端的状态,而是和他一起期待未来世界。正如书中他引用狄更斯的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如果这一章是写在1945年或者是1962年。可能看法就会偏向悲观。但正因为已经来到了2014年,整个看代待现代历史的观点也就相对比较愉快。”

如果是今天再来写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吧。

第五本《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_第5张图片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谁知道呢?

1.

这本书逐一介绍了从苏格拉底到罗素等哲学家,以非常轻松的文风,读起来类似脱口秀节目,也有很强的画面感。读每个哲学家的故事或者他们的观点时能够比较形象的读取。

2.

读到后面时才感觉到有些“费力”,通过人物讲述了几个哲学观点。也觉得有些凌乱。作者也多次提到读不懂也没关系。可是再本书最后作者又回到了一开始的那个这些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既让我了解了很多哲学知识又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再次寻找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关于生命,成长的困惑的答案。

3.

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不自杀?

我们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能够有多少可能,我们是否能够找到答案。

我们能做的只有奔跑吧。

第六本《时间简史》


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_第6张图片

学校邀请著名物理学家做了一场《时间简史》的讲座,我知道自己可能会听的一头雾水但还是去了。一个上午,他讲得特别好,但还是忍不住睡了会。出来以后还在想他说了点什么

(这本书是粗读的,因为确实很专业)

第七本《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_第7张图片

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清晰的较为完整的欧洲史。从欧洲文明的起源,民族的变更,宗教的发展等等结合之前的几本,比如《旧制度与大革命》《乌合之众》,可以做一个前后的回顾。

结合《人类简史》,可以看到欧洲的文明重要性。如果接下来读一些中国的历史,是否可以对比一下。对历史有更多的理解。这次活动结束之后,照着这次选书的思路选一些中国历史的书来读。

第八本《万历十五年》


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_第8张图片

万历十五年,说中通过对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李贽等的历史事件观点的描述描绘了一段历史。

显然读后感有点少了,刚好最近把马伯庸的四万字长文听完(同时推荐《显微镜下的大明》),对万历十五年的历史更感兴趣。

第九本《菊与刀》


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_第9张图片

我们应该反思历史,搞清楚“敌人”

《菊与刀》读完了。这之前不得不说自己对日本的了解的变化。

高中以前基本上就是敌视,不管是影视剧还是来自教科书上的内容都让我仇恨这个民族,因为它曾侵占过我的国家。上了高中渐渐了解多一些,仇恨也更多转换成为反思,开始看到国人的问题。而这两者在现在看来都是合理的不客观。

这本书有翻到过,但并不想读,来源于对日本的一些情绪,而现在不得不刷新一下这种情绪。

1.

读到第九部分时突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这本研究自己的书呢?因为这个美国女作家实在太懂他们,而她语言中的日本是否像她说的那样。

我翻到了最后译者的话,她也有同样的疑惑,同时她询问了日本的学者。日本人同样“喜欢”这本书,甚至被奉为研究日本文化著作中的圣经。而同时不得不说书中的描述与实际背景下的日本是有出入的,原话是作者用群体的方式来总结日本文化,形象过于呆板。

这是一个让我认同的回答,所以继续翻回没有看完的部分。

2.

我们通过一个上世纪美国学者的研究了解了日本,而战时的美国却通过这样的研究去取得战争的胜利。

书中有很多日本与美国文化的对比,印象最深刻的是育儿方式的不同。

两个社会育儿方式呈现U字的相反,两个极端。第一反应的问题是中国的育儿方式又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是介于书中两者之间的,约束与自由都要若一些,平衡在两者之间。

3.

得到的启示:

每一个民族,国家社会所做出的改变都源于它背后的文化,我们在解释或者希望找到新的突破时一定要站在客观的研究角度。

战争时期我们可能因为对某一文化的深知,而战胜它,但如今商业战争仍然如此。

作为读者我们通过作者的笔了解到了一个这样的日本,但如今的日本很可能发生很大变化,我更希望在这个基础上了解一个新的日本,我们也应该提出质疑,去尝试解答自己关于书中的疑惑。

第十本《乡土中国》


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_第10张图片

因为读到第九章时断了两天,今天把后面一口气读完。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探究了中国人的生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序的社会结构。

最值得寻味的是,我们都会说一句:“我就是农村里走出来的。”也许在中国,每个人都有这个体会。无论现在你生活在哪里。

其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地缘血缘那一部分。因为我们家在村子是独户,在爷爷的爷爷那一代从邻村迁过来的。每当他们说起老辈子的故事,总有很多感叹。

而无形中,我会跟我的同学们说,我的老家在那个村子,我不是你们村的。

end

你的改变,很可能源于下一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呆为你准备了一份2017年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