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感】愿得安宁地,寻得心解脱

《追风筝的人》、《一个人的朝圣》两本我称之为心灵救赎的书,虽然最终都以洗涤和宽恕结局,但读完之后却感觉一种失落和缺失的感觉,是不是因为书读的太少却想的太多,哈哈,戏谑一下自己。

两天十几个小时都在高铁上飞奔,窗外的景物如一张张电影胶片一样被时间这个机器飞快的向后转,但却断断续续连接不起来,社会发展太快,思想却跟不上,身边的人口音变了一个又一个,视觉的焦点换了一个又一个,唯一不变的是内心的孤独和自己无法解决的困扰。哈罗德,阿米尔,都是这样的人,心存善良和感激,走上一条从来没有走过的路,在打破自己,追求救赎的路途上身体遍体鳞伤,心灵却无比光亮。索拉博的微笑,奎妮安静甜美的死亡,莫林的原谅,救赎路上那些心酸苦楚我想也会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吧。

读完《追风筝的人》已经是那天的晚上,看着窗外被风吹过沙沙作响的树叶,心里突然感到一种安宁,仿佛我也走过了这些心酸苦楚。追,一个这么影响的字,有目标,有愿望才会追逐,哈桑,阿里,主人与奴仆,忠诚与背叛,真实与欺骗,前后的对比赤裸裸的展现在眼前,谁也没能想到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认清现实后,阿米尔终于踏上征程,救出了自己的侄子。书中对人物的刻画淋漓尽致,对心里的描写也很有带入感,虽然不处在那个环境,但却被每一个情结揪着心,读完之后仍有一种不舍之感。

阿米尔得到了原谅,阿富汗的救赎暂告一段落,英国人的朝圣又开始了,高铁上翻完了《一个人的朝圣》最后一页,多希望奎宁没死,“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有书共读上分享的这句话貌似道出了我的心声。在看着躺在棺材里奎妮,莫林和哈罗德也互相谅解了,儿子的死也都过去了,再怎么去回忆和挽回也无济于事,能做的只有珍惜现在。书以老两口年轻时甜蜜的爱情画面为结尾,让人的心灵也终于得到了放空。徒步八十多天,六百多英里的辛苦,收获了所爱人的原谅,有什么不值得?

脚下的路,心中的歌,那些我所爱的人,都是生命中的风景。只有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才会去寻求救赎感,也会在寻求过程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尘世功名利禄虽然迷人眼,但人性永远不会被磨灭,要对得起那些爱我们、曾经为我们牺牲过的人,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爱他们,去报答他们,才能让心灵得到解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随感】愿得安宁地,寻得心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