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

共生即绞杀

合则生,分则死。

共生,包含着这个逻辑。从国家的层面看,我们这块土地上,任何时候,只要出现分裂,总是要追求统一。

相比之下,古希腊那么小的地盘,却有一千多个联邦,并存了很多年。整个欧洲,也就和我们国土面积差不多,但也一直是大大小小的国家林立,统一从未发生过。现在欧盟想搞统一,但英国不断要闹分裂,而英国国内,苏格兰也会闹分裂。

有意思的是,他们是分则生,合则死。每当有哪个野心家,如拿破仑,想搞统一时,就会血流漂杵,但统一总维持不了多少时间,甚至可以说,统一在欧洲从未发生过。

我们则是,统一占据了历史的大多数时间,而分裂是间隙。分裂时,各个野心家和有使命感的人,就总想着统一。

放到单个人的层面上,如果你的心理还处于6个月前的共生期,那么,你也是,合则生,分则死。

所以中国人难以承受孤独,都必须结婚,大家庭总想着和小家庭搅一起,而分离是很可怕的,“宁毁十座庙,不毁一门亲”。

因为都是婴儿,而婴儿不能独活,生理上离开妈就活不了,心理上离开别人也活不了。

一位男性来访者,他的世界里只有母亲和妻子,而母亲则说,我的世界里只有你。其实他有父亲,但对母亲来说,像是不存在一样。

他常做一种梦——在黏稠的水里游泳,寸步难行。他感觉到,和母亲的关系让他窒息,他也渴望自由,但他不敢与妈妈分离,他担心,如果这么做,母亲就会死掉。

这种观感,部分上是真实的,因为母亲对他这样表达过。这也是处于共生关系的人的共同感受:你我不能分离,你离开我,我会死;我离开你,你会死,所以,我常内疚到要死。

一次,他看一部美国西部片,讲围绕着加利福尼亚州的金矿而发生的种种故事,如同丛林社会,一言不合就拔枪相向,人命如草芥,很残酷,他却喜爱上了这部影片,觉得非常自由洒脱,那样死去也很好!但只是这样一想象,他就感觉到巨大的内疚,他想,如果他真走了,妈妈就会死掉。

最后,他想,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用分身术,将自己一分为二,真实的自己去了这个金矿,洒脱地生死,而另一个只有皮囊的自己,留在家里陪妈妈。

另一位男性来访者,遇到的困境是,妻子死活不会和他离婚。一开始他也不敢提出来,因他想象,如果他胆敢提离婚,坏脾气的妻子会追杀他一辈子,哪怕逃到天涯海角都不会放过他。

有意思的是,这位男士,从小就有一个想象中的陪伴者——“毛毛”,是一只公仔。小时候,他的确有这样一个公仔,而且也叫“毛毛”。这个公仔一直陪伴他到十几岁,实在是太脏太破了,他还舍不得扔掉,但妈妈实在受不了,趁他不在家时给扔了,这险些导致他和妈妈绝交。虽然毛毛实质上不见了,却一直在想象中陪着他,他们是绝对的共生关系,宛如一人。

他对妻子的很多想象,其实来自于对毛毛的想象。随着咨询的进展,他的自我逐渐变得强大而完善,他有了要和毛毛分离的意识,但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意识一出来,他就会充满伤感和恐惧。伤感可以理解,任何分离都会有伤感发生。但恐惧什么?他想象中,如果离开了毛毛,毛毛会先是伤感,接着变得充满怨恨,会恨不得杀死他,或者自杀,乃至摧毁整个世界。

对这两个来访者而言,关键要看到,这其实是作为巨ying的他们自己对于分离的恐惧。他们担心,一旦分离,自己就会是一个无助的婴儿,自我也会破碎掉。

当理解了这一点,又的确看到,他们的自我其实已经比较完整,能独自面对外部世界了,这种分离会死的想象,也就基本消失了。

亲密和分离,构成任何一对关系的两大动力。我们需要亲密,需要爱与链接感,当体验到我与你合一时,会产生巨大的愉悦。同时,我们也需要分离,在分离中成为自己,并且分离也意味着对彼此的检验——我离开你,不同意你,你还会爱我吗?

如果只有亲密,而没有分离,关系会出大问题。

咨询和生活中,我都见过多个看上去很理想的恋爱,真是惊叹于他们的浪漫与投入,那真是全情投入加无怨无悔。但奇怪的是,两人会越活越苦,各种惨事不断发生,并且两个人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也停滞下来,他们的世界和心胸甚至都在不断变小,最后真如王小波所说,像一对小老鼠在谈恋爱。

为什么会这样?我有感觉,但长时间以来却形不成语言。

例如,一个女孩和一个军人谈恋爱,她有洁癖,需要上厕所时,他就会开着一辆破车,送她到几公里以外的五星级酒店去。他们绝对把彼此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上。

这位女子先感觉到他们关系的不对劲,她对我形容说,我和他,就像两棵歪脖树拧在一起。

现在才明白,这些全情去爱的人,是在追求婴儿时没被满足的共生感:我只有你你只有我,生活一致思想统一,差异被消灭了,成长也被消灭了。

须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罗素如是说。他们恰恰活成了对立面。

很有意思的是,我知道的这些伴侣,多数都没要孩子,因这会破坏他们的共生感。

他们是真心相爱的,但却真活出了相爱相杀。他们似乎没有一点想绞杀彼此的心,但绞杀却发生了。

因为,共生关系中,绞杀必然会发生。

在咨询和工作坊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我对来访者和学员,表达了一些不同意见,他们说,感觉自己被批评了。

这也会发生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别人和他们有一点不同意见,他们就感觉自己被批评了。其实真相是,他们自己听到一点不同意见,就想攻击对方。

他们也并非只有霸道,实际上,那些容不得一点不同意见的人,想和别人建立关系时,又会灭掉自己的意见。灭掉对方的不同意见,和灭掉自己的不同意见,都是一个目的:追求绝对共生,我和你,完全一致,我们之间没有杂音,如此一来,我们就宛如一个人。

从所有的共生关系中,我都看到了共生绞杀,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身体上,你我不能分离,你离开我,我会死,所以恨不得你死;我离开你,你会死,所以我内疚得要死。

二、你的想法要和我一样,否则你去死;我的想法也要和你一样,否则我去死。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古训,在我看来,讲的就是空间上的绞杀。甚至还有更严重的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假若有孝道原教旨主义,那么孩子既无空间上离开父母的自由,也无处理身体的自由,都得听父母的。

至于听话哲学,则是要求在想法上,孩子和父母想象的一样。

若孩子这么做,就等于满足了父母与孩子共生的需求——这个孩子和我想的一模一样。但这样一来,孩子的个性发展,也就被绞杀了。

如果伴侣之间也追求共生,那么可能就会出现,在空间上绝不分离在思想上绝对统一这样的事情,这自然会对彼此构成绞杀。

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妻,他们的绞杀极其严重,而他们又不是很相爱,所以就变得非常憎恨彼此。他们的绞杀,主要是思想上的一致,两个人一旦做一件事,似乎就必须得达成一致,而且在自己主控的事情上,谁都不愿意让步。例如,妻子买了一辆豪车,丈夫反对,但无效。结果丈夫说,看我哪天把你的车弄坏!然后,妻子出差,丈夫去开这辆车,结果出车库时,撞到门上并卡住了。这一刻,丈夫一下子有了巨大恐惧,他可以想象,如果妻子回来,会怎样大发雷霆不依不饶。在这种恐惧驱使下,他去修车库的门,谁料门竟然彻底塌了,整个车库倒了,把车砸得更厉害。

这件事,懂一点精神分析的会说丈夫在潜意识中就想弄坏妻子的车,但我在和他们咨询时深切感受到,其中的关键是,在丈夫的感知里,似乎妻子没有一点宽容空间,所以他根本没可能去求妻子原谅。问妻子,妻子的确说,她认定丈夫就是有意攻击她,她恨得牙痒痒。#p#分页标题#e#

类似的事也发生在妻子身上。他们的企业运营得很好,妻子是女强人,是主要运营者,丈夫管账。妻子是慷慨大方之人,而丈夫节俭到有些抠。每到年底该给员工发年终奖时,妻子就会非常焦虑,她也觉得丈夫没有给她一点宽容的空间,在发年终奖这件事上要绝对按照他的来,而这既不符合她的风格,也不符合管理。于是,离年底还有两个月时,她就各种讨好丈夫,以换取他的让步,结果丈夫还是不让步,她暴怒之下,就把丈夫扔一边去,自己决定了怎么发年终奖。

这两个人在一起,似乎就是来相互绞杀彼此的:在我为主的事上,你必须绝对按照我的意思来,没一点妥协的空间;在你为主的事上,我感觉你也有同样的绝对控制感,没给我留一点妥协商议的空间。

他们不相爱,所以这份绞杀就变得非常醒目,而在那些相爱的关系上,这份绞杀一样可以超级严重。

例如,一对夫妻,丈夫是超级球迷,每次世界杯时,会看得如痴如醉。妻子对丈夫的爱好吃了醋,于是对丈夫说,如果你爱我,就把世界杯戒了。丈夫果真这么做了!

这样就太可怕了。这样的话,两个相爱的人就会剁掉彼此向外伸展的手脚,最终导致了对彼此的绞杀。

并且,这也会导致极大的愤怒产生。譬如这位丈夫,为了保护共生关系,戒掉了世界杯,但他由此对妻子产生了巨大愤怒。然而,他要维护他们两个是世界上最相爱的一对的感觉,所以从不表达愤怒。结果,愤怒最终演变成憎恨。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共生爱情,后来遭遇的一系列惨事,也是由这些愤怒乃至憎恨演化而来的。

一个生命,是逐渐走向更开阔的世界的过程,好的关系,应该最终会导向这个结果。如果在一个长期关系中,你,或者彼此,都越活越狭窄,那真是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你们的关系是否变成了共生绞杀。

从婴儿到少年,需要经历三阶段:6个月前,是一个人的共生阶段;6个月到3岁,是两个人的阶段;3到5岁,是三个人的阶段。

相应地,爱情也有三阶段:第一阶段,1+1=1,我们两个,宛如一个人;第二阶段,1+1=0,我的所有痛苦不幸都是因为你,我恨你;第三阶段,1+1=2,我是我,你是你,我们在一起。

第一阶段的共生一开始很迷人,但不可避免会进入第二阶段,如果化解了这一阶段的憎恨与愤怒,就可以进入第三阶段。以后,则是两个人一起亲密地走向开阔人生。

黏稠与眼睛的意象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F4中,我最早关注张晓刚与岳敏君,后来有人向我推荐方力钧,于是才开始关注,他的作品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

必须得说,能欣赏F4的作品,咨询起了很大作用。我是2007年才开始正式做咨询的,而多数咨询都是长程的,现在还进行的个案,都至少持续谈了3年以上了。

长程意味着深度,而深度咨询,才能深入到来访者内心深处,也因为不断碰触深渊一般的人性,才发现,这些艺术家所表达的,就是潜意识深处的人性。

方力钧的画作,我觉得画的是“没成人形的灵魂”。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至少一个有饱满链接的关系做容器,这个容器允许他的能量在其中流动,并在这个关系中得以塑形。但如果缺乏这样的关系,特别是生命早期的婴儿期缺乏,会让一个人的灵魂没有成形,或者说,没有成人形。

他的一组男人在水中苦游的作品,让我想起一个宅男来访者常做的梦:他在黏稠的、像糖浆一样的液体中游泳,但液体的黏度太重了,他的手脚像被绑住一样难以伸展,以至于都像是慢动作。

咨询中,问这位宅男:像糖浆一样的液体让你想到什么?他首先想到的,是妈妈的爱,妈妈的爱,就如糖浆;接着又想到,他对妈妈的愧疚。妈妈的爱,太沉重了。妈妈多次说过,我的生命中只有你。其实,他有父亲,但妈妈和父亲的关系很疏离。

我的生命中只有你。当一个妈妈这样对儿子讲话时,其意思是,我和你是共生在一起的。

玛格丽特·马勒说,6个月之前的婴儿,处于正常共生期。即只有对于6个月之前的婴儿来说,共生才正常,之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

共生,本来是6个月之前的婴儿的正常需求,但在这个宅男妈妈那里,变成了妈妈的需求。于是,不再是儿子想和妈妈共生在一起,而主要是,妈妈想和儿子共生在一起了。

但是,随着长大,孩子就会从共生走向独立,越来越渴望离开妈妈的怀抱,进入到广阔的世界中去。这位宅男也不例外。可是,当他流露出哪怕一丝一毫想离开妈妈的意思,她就会表现得痛不欲生。

这导致了他对妈妈的强烈内疚:生命的根本动力,驱使他想离开妈妈,这时他发现妈妈会活不下去,可不管妈妈多么痛苦,他还是想离开妈妈——虽然事实上没做到。由此,他想离开的动力,就像是攻击了妈妈一样——你看妈妈多么痛不欲生。于是,他变得非常内疚。

并且,从更深层面看,其实他潜意识中有弑母的强烈动力——我就是想离开你,如果离开你,你会死,那么你就去死吧。这份动力也会带给他强烈的内疚。所以,对他而言,妈妈的共生渴求,像黏稠的糖浆一样,黏住了他的手脚,让他动弹不得。

如果你有类似的梦,或类似的感觉,那很可能都意味着,你还处于和某个人共生的关系中,而这个人最容易是你的伴侣,但最初,或潜意识深处,多是你的妈妈。

可以说,如妈妈不能和孩子分离,而将孩子视为自我的一部分,那孩子的心理会是混沌、未分化的,你我不分的。

一次咨询中,有来访者突然感觉到,她半陷于黏稠的泥塘中,拔不出来。一样地,她想到了妈妈。妈妈明确表达,她下半辈子就要跟着她了。

黏稠液体的原型,应是妈妈子宫里的羊水。

黏稠液体的梦与意象,是他们人生的譬喻。他们做很多事情时,都会感觉到仿佛被什么黏着似的,难以展开。他们会对妈妈,或者被他们投射为妈妈的人,如伴侣、孩子或领导,保持着极大忠诚。

同时,很有意思的是,为了和这种共生对抗,他们也会发展出一系列他们自己意识不到的防御方式,来阻挡任何人进入他们的心。

我们需要被看见,而那得是带着理解、爱和接纳的眼睛,并且看见的也是我们自身,而不是对方的想象。但是,在中国式的黏稠关系场中,我们遇到的眼睛和我们自己的眼睛,多是苛刻、评判、不够友好的眼睛。最差也是,有很多要求的眼睛——你必须符合他的期待。

譬如,中国式春节中,如果年轻人回家,势必会被七大姑八大姨盘问,你恋爱了吗?结婚了吗?挣多少钱……

黏稠的关系场中,常常是,你什么都还没做,就已累得不行,因很多能量在你没有觉知的情形下,紧张地应对着这些盯着你的眼睛。所以,有了所谓的过年后综合征:对太多人来说,回家过年其实没有回到港湾的味道,相反等回到小家庭和单位后,反而是很大的放松。

黏稠关系场,容易导致一个现象:你不能出错。稍有差错,那些眼睛便会不高兴。如果发现,自己特别不能接受自己出错,那意味着,你行动的空间非常狭小。觉知到这一点,可以试试让自己犯一些理性上和事实上无伤大雅的错误,自己对自己说:没关系!由此,多伸展一点自己的手脚。

从骨子里,我们都由衷希望别人满意。特别是自我未成形的人,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一举一动是否有意义,都取决于镜子如何看他。

镜子这么重要,我们很容易直接要求镜子按照我们的感觉回应自己,这就对镜子——那另一个活生生的人,构成了强烈的制约。如对方的自我也未成形,他们就会相互绞杀。

你是否感觉到被谁紧紧盯着,稍有不如意对方就会极其不高兴,甚至敌意大爆发?你是否也在用你挑剔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对方,你密集的盯视,也会给对方构成巨大的压力。常见一种伴侣模式:双方都战战兢兢地应对对方,但同时,自己又构成了对方战战兢兢的原因。

许多来访者,会有关于眼睛的意象,常常是一只或一双眼睛密切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还有的人,他的意象是,自己头顶的上空密密麻麻挤满了眼睛。有后面这一意象的人,行动起来,就似乎没有一丁点自由空间似的,他们每一步都像事关生死,一步错都会大难临头一般。

谁逼死了杨元元?

我一直难以想象,这三十多年,她是怎样过的。因为母亲时刻不离左右,没有私人空间,没有个人时间,没有自身情感的小小角落——母亲,似乎已经成为她今生今世无法摆脱的另一半。所以她无法寻找另一半,也无法开始恋爱。她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并不年迈也无疾病的母亲,始终活在母亲的监管和控制之下。从个人选择的角度看,她几乎从未获得一个成年人应有的权益,而这恰恰是被孝道文化所剥夺的。

——天涯网友“午后的水妖”

天涯杂谈,在多年的时间里,也许可以称为中国第一媒体。#p#分页标题#e#

许多人到这里申冤,而其他地方,未必有这个机会。他们中的极少数人,不能得到充分关注,甚至冤情也被化解。但也有很多人的冤情被证明是谎言,而他们的申冤最终也演绎成一个笑话。

2009年轰动天涯的杨元元之死,也有类似的发展轨迹。先是有人到天涯上发帖子,说上海海事大学强势地逼死了一心想尽孝的贫困硕士生杨元元。这个帖子在很长时间中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同情,但同时不断有网友发现这个帖子的漏洞,且也不断有新的事实呈现,最终多数网友转向了发帖者的对立面。

杨元元之死是一个凄惨的悲剧。死亡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量,就死亡说话时需要背负着这个重量,质疑者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智慧。同时,发帖者也引入了宏大的话题,很符合民间想象系统。一是尽孝,二是贫困的个人与强势的大学,尤其是后一个宏大的话题,有相当的迷惑性。这直接导致,不仅无数网友会被诱导,甚至多数媒体也被诱导。

但在这个最火热的媒体发帖子真要小心,因为这里既有法国社会学家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也有明眼人。并且,几乎所有相关人士都有可能上网,所以必定会有各个角度的声音、各个层面的事实涌现,最终谎言几乎总是被还原为谎言,真相几乎总是得以澄清。

关于杨元元事件,真相是什么呢?真相是,与其说这是贫困个人在缺乏温情的社会中挣扎这样一个宏大话题,不如说这就是一个家庭悲剧,一个个人成长的悲剧。

宏大的话题——贫困个人与冷漠社会的抗争?

杨元元死于11月26日清晨,她在学校宿舍的洗手间,用一条毛巾和一条枕巾接在一起,一头绑在水龙头上,一头套在脖子上,而她蹲在地上,用这种难以想象的方式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杨元元为什么会自杀?对此,首先将此事捅上天涯的网友“待岗游民”在其帖子《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硕士女研究生真正死因》中称,是冷漠的校方逼死了杨元元。

这一帖子称,杨元元之母望瑞玲因下岗且所住的家属楼被关闭,所以无处可去,于是跟着女儿一起到了上海。因为贫穷,租不起房子,而能租到的房子又太冷,所以一直挤在女儿学校宿舍的床上。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最后杨元元的室友主动搬出了宿舍。

接下来,校方要杨母搬出宿舍,当杨元元母女哀求时,一官员说了很伤人的话:“没钱,没钱读什么书?”并且,宿管阿姨高某还威胁说,如果杨母不搬出去,杨元元就别想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

按照这个帖子,这位宿管还斥责杨母,称其“乡下人”,不要把在乡下的那一套拿到这里来。更令人发指的是,当发现杨元元自杀后,包括这位宿管在内的校方人员阻挠杨母救助。

由此看来,以这位宿管为代表的校方不仅要担负将杨元元逼到无路可走之地步的间接责任,还要担负阻挠救助的直接责任,简直罪大恶极。

这一帖子还描绘了一个感人细节,说杨母被赶出学生宿舍后,瞒着女儿坐在瑟瑟冷风中的学校礼堂前过夜,杨元元发现后痛哭,抱着妈妈给妈妈取暖。

这些细节最终一一被驳倒,或至少被指出只是杨家的一面之词。有网友最后整理出这个帖子中所有不靠谱的地方,例如:一、母亲瞒着女儿坐在瑟瑟冷风中的学校礼堂前过夜!假的。二、在觅租还无着落时,学校突然强行撵人。假的。三、学校没有给杨母安排住所。假的。四、杨家极度贫困。假的。杨母有退休金,杨元元略有积蓄。五、在找房没有着落时,校方相关人员不断给元元施压,致其五天五夜没有合眼,元元的精神彻底崩溃绝望。假的。六、学校没有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假的。

杨元元是湖北枝江人,大学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网友“待岗游民”称,2001年杨元元读大三时,杨母所在军工厂要搬迁而失去住处,于是她来到女儿宿舍,和女儿挤在一张床上。数月后,托一个老师的关系,住进了一间只有一张桌子的闲置房。

武汉大学如此有情义,就越发衬托了上海海事大学的冷漠。但是,这一细节并不可靠。有知情的网友发帖子称:“说家乡没住的,假的,404厂家属区现在还在,住着三分之一以上的职工;说在武汉大学时就一起住宿舍,假的,武汉大学的同学出来告诉了我们,望瑞玲当时在宿舍旁边的出租屋住……”

甚至一些不是很关键的细节也变得不可靠了。杨家称,杨元元当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但网友称,这是假的。事实是,杨元元考入的是另一所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这一学校并入了武汉大学。

一个个人悲剧或家庭悲剧?

澄清这些细节后,最关键的细节就成了解读这一事件的钥匙。这一关键细节就是,从杨元元大三起,杨母就和女儿住到了一起。

这一细节,被“待岗游民”描绘成了杨元元尽孝的最佳证明。然而,仅仅这一细节就足够诡异了,难道,杨元元非得用这种方式尽孝吗?

因种种家庭困境,中国的大学生们有过很多感人的故事。譬如,河南大学生洪战辉带妹妹求学,徐州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张恒带父亲求学,这两件事感动了无数人,而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帮助。

但是,洪战辉和张恒都是无奈之举,带亲人求学,几乎可以说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因为洪战辉的妹妹年幼且无人照顾,而张恒的父亲瘫痪且无人照看。

然而,带母亲求学并不是杨元元的唯一选择,甚至都远不是最佳选择,因为杨母年仅五十余岁,而且身体健康,且每个月有937元人民币的退休金。这些钱尽管不多,但节俭一下也足以过活。并且,更重要的是,有网友已经指出,杨母并不是无处可住,她在单位仍有宿舍。就算这一说法不成立,假若杨母能去找一份家政这样的工作,养活自己也绰绰有余。

那么,为什么身体健康、有生活能力和退休金的杨母非要和杨元元住在一起呢,而且是用和女儿挤在学生宿舍同一张床的方式?这是杨元元的尽孝需要还是杨母自己的需要?

心理学一个术语——共生,可以很好地解释杨母的这一行为。共生,即指两个人无法离开彼此,他们之间或许会有很多痛苦甚至仇恨,但就是无法离开,而要紧密、病态地纠缠到一起。

发展出这一术语的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说,对于6个月前的婴儿,共生是正常的,之后的共生,都是病态的。

常见的病态共生现象多见于情侣和亲子这两种亲密关系。所不同的是,如果是情侣关系,它是相对平衡的,因两个成年人的力量是相匹敌的,但如果是亲子关系共生,那常常是失衡的,这首先会是父母的需要,父母从心理上离不开孩子,假若孩子离开,就像失去自我一样,会空虚,找不到存在感,所以会死死抓住孩子不放。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常常在意识上会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但他们的内心会非常痛苦,会很渴望走向独立,但意识上会认为这是错误的,甚至他们自己都不接受自己走向独立的动力。从杨元元的经历来看,离开母亲走向独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动力。1998年高考填志愿时,杨元元想去大连海事大学读海商法,但被母亲阻止了,望瑞玲阻止女儿的理由是,考武汉的大学可以省些路费。

这个没有完成的愿望成了杨元元一个心结。11月25日,自杀的前一天,据杨母说,女儿和她聊天时,把从小到大的事情都细细回顾了一遍——全盘回顾人生是自杀者自杀前常做的事情,并大胆对母亲说,如果当年你支持我报考大连海事大学,现在一切都好了。同时,特意说起她做家教时认识的一个15岁女孩,仅仅因为学习压力就从28楼跳楼自杀了。

对于女儿这些话,杨母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那么,她是否能理解女儿为什么要报考大连海事大学的海商法专业呢?

谁的人生?谁的梦想?

据杨母说,杨元元之所以想学法律,是因为读高中时她的“市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被当地领导通过关系夺走给了自己孩子。也许这个说法成立,但在我看来,杨元元的这个志愿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

去大连这么遥远的地方,是她想离开家,离开母亲,走向独立,用这种方式拥有一个独立空间。

这种努力,她做了多次,后来她曾两次考上外省一个小城市的公务员,但最后都没去。据杨母的说法,一是因为距离远,一是因为不是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大城市。

但真正的事实是,离开家去遥远地方,是杨元元的梦想,而不想让女儿去“距离远”的地方,并想让女儿去一线城市,只是望瑞玲自己的梦想。

在一个论坛上,一个网友想找女友,而他的一个朋友发帖子建议说,一定不要找那种一直在同一个城市出生、读书和工作的女孩,尤其是工作后仍然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女孩。反过来,假若是女孩找男友,这个建议也一样成立。因为一个人从一个孩子变成一个成年人的标志,就是离开父母并赢得了自己的独立空间,这个独立,不只是经济上,也是心理上的。#p#分页标题#e#

这种对独立空间的渴求,其实是所有孩子的共同愿望。已不知道有多少人对我说,他们在读大学的时候,最强烈的愿望就是离家远远的。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而之所以失败,原因无一例外都是父母的反对。

父母在,不远游。我们有这样一句古训。但从心理学上看,父母反对孩子离开家,是因为父母将孩子视为了“我”的一部分。即,父母看到孩子,就觉得自己是存在的,看不到孩子,就找不到存在感了——更通俗的说法是“心里空空的”。

当孩子离开家时,也许大多数父母多少都会有失落感,但假如他们有比较清晰的自我存在感,就不会过于害怕孩子独立,假若有很清晰的自我存在感,就会鼓励孩子走向独立。但假如严重缺乏自我存在感,不知道自己是谁,那么当孩子离开自己时,就会有严重的恐惧,甚至会觉得要死去。所以,这严重缺乏自我存在感的父母,会想尽办法阻挠孩子走向独立,他们也不想孩子和自己有任何界限,他们在追求一种幻觉——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杨元元不仅想去大连,而且想学海商法。对海商的追求,象征了对宽广世界的渴求。

至于法律,它的世界是清晰的,有依据,有边界,不像心理世界那么模糊,可以随意被侵占。并且,法律的对立面,在杨元元心中,也许并不是非法,而是道德。道德是模糊的,道德大棒很容易被用来侵占自己的权利,而自己还没有申辩的空间。但是,法律是不同的。

在我们这个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的一个道德律条就是孝道。孝道要求孩子对父母无条件忠诚,因而,当一个母亲向女儿要求存在空间时,女儿似乎无处可逃而只有服从。

因为孝道,杨元元之死中,母亲与女儿同睡在大学里一张床上这个最诡异的细节,仍可以被忽略,甚至还被描绘成女儿尽孝的一种伟大表现。

“孝”这个字,拆开来可以理解为“砍孩子一刀,并将孩子埋在土中”,真不明白它为何就一直被奉为伟大的存在。

朱丽叶的宿命,能否有朱丽叶的结局?

去一个遥远的地方读书,这个愿望杨元元没有实现,但她将这个愿望加给了弟弟。她给弟弟写信说“你以后不要听妈的……”而当同样在武汉读书的弟弟杨平平本科毕业想留校时,杨元元为弟弟树立了不容分说的目标——读北京大学研究生,而弟弟也果真帮她完成了这一愿望。

但是,这毕竟是弟弟的事情,而她的愿望没有完成的机会。2009年,杨元元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似乎,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差别不大,但其实完全不同,因为,到上海这种一线大城市来,首先是望瑞玲的愿望。

杨元元去上海读书时,望瑞玲理所当然地认为“要跟着女儿去”,当杨元元的舅舅提醒姐姐是否考虑过女儿的终身大事时,望瑞玲回答说:“我们楼上三十好几没结婚的多了。”

去上海,和女儿睡在一张床上,这不仅是过去生活的延续,也多了另一重含义。上海是望瑞玲的梦想,她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年轻时来过上海,喜欢这样的大都市。

到新学校后,杨元元勤奋而本分。一个同学说:“(杨元元)每次上课都独自坐第一排,现在还有这样的研究生吗?”

望瑞玲说,女儿自杀前感叹:“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也没见有什么改变。”听上去,杨元元似乎在感叹贫困中的挣扎,但真是这样吗?或者,除此以外,杨元元所说的“命运”有没有别的含义?

至少会看到,妈妈一直跟着她的这个命运是改变不了了。望瑞玲先是和女儿挤在一张床上,还搬来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大约一个月后,杨元元同宿舍的同学主动搬走了。

杨元元的梦想有大海般宽广,但她真实的世界无比狭小,除了母亲,不再有其他。她的辅导员说,印象中杨元元一项集体活动都没参加过,“每次她都沉默地跟在母亲的背后,听她母亲说话”。

也许她根本没机会进入更宽广的世界。2001年,望瑞玲从工厂内退后,就搬到了学校和女儿一起住。白天杨元元上学时,望瑞玲会在学校里摆摊卖一些东西,而放学时,杨元元会帮妈妈去看摊。她的本科同学回忆,那时杨元元很少和人交往,经常说一句话就不再开口了。

对此,同学的解释是,看上去杨元元非常自卑。也许并不是自卑,而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有绝望和艳羡,她明白自己无法像同学一样进入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在学校里摆摊、在宿舍里同挤一张床的妈妈已将她的世界关闭,她似乎只能通过妈妈才能和外界有一点联系。

望瑞玲之所以2001年才和女儿密集地纠缠在一起,看上去和退休有关。之前,她有工作可以寄托,有同事可以交谈,但退休后,她的世界狭小了很多,也许那时她感到恐慌,担心找不到自己,担心自己在世界上不存在。那么,要不要通过一个读大学的女儿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呢?

杨元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大学毕业后,她曾四次考研失败,度过了长达八年毫无成就感的不堪岁月。看起来,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的研究生这样一个身份似乎是一个转折点,可以照亮她的人生。

但是,她却在“曙光将现时谜一样退场了”。这是她的一个好友对她一生的总结。退场前,她在排演《罗密欧与朱丽叶》,尽管很焦虑,但她非常精彩地扮演了朱丽叶,据同学说,那次排演堪称完美。

难道,是朱丽叶的感叹击中了她?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和罗密欧一样会感叹命运,她有预感,似乎有一种宿命,要她的家族和罗密欧的家族做出牺牲,这两个家族才可能会停止流血,而她就是承担这个宿命的人。

最终,朱丽叶和罗密欧双双承担了这份宿命,而他们年轻的生命逝去后,两个家族终于停止了世仇。

那么,杨元元能否有朱丽叶的这份命运的回报?她年轻生命的逝去,能否让她的家庭乃至我们这个社会的命运之轮减缓运转?

你可能感兴趣的:(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