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家乡美食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1.扁肉

扁肉和馄炖看上去一样,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扁肉需挑选精瘦的猪腿肉,用下图中的木锤千锤百炼后直接打成肉馅(这也许是扁肉名称的由来),扁肉吃起来的口感非常筋斗,这是肉馅是用机器打制而成的馄炖所无法比拟的。沙县小吃的馄炖应该也是扁肉的做法,可现在在外边吃到的都不是手工制作的,商业的压力和追求让一切都需要快需要低成本。慢工细活离我们渐行渐远。真正的美食在民间

这是扁肉的另外一种吃法—炸扁肉

 2.光饼

它的由来还有个传说:

相传光饼源于明代嘉靖年间,那时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部由浙入闽抗击倭寇,士兵所携带的干粮制成中间戳洞的烧饼。以绳子串之,斜跨肩上,便于行军打仗充饥。在路经建瓯驻扎时传入。因其不但取食方便,而且香酥可口,抑酸养胃,成为了建瓯著名小吃,得以代代传承,人们为纪念戚继光,故称之为光饼。

光饼其实是隔壁县-建瓯的名小吃,但在建阳也非常的普及,而且还发展了出了不少新品种。有不同大小的,还有不同内容的比如有包建阳咸菜的。

光饼有种特有的炭火的香味,加上光饼里点缀的肉香,葱香,着实在让人垂涎三尺。

刚出炉的光饼当然是最为好吃,再抹上点建阳特有的辣椒水,那就更爽了。

但即使是冷却的隔夜的光饼也非常的好吃,在慢慢的咀嚼过程中,原来的那几种香味慢慢渗出到口腔,让人越嚼越香,欲罢不能。

有次妈到北京,给我带了一纸箱的光饼,我竟然2天就干掉,那两天内我没有吃其他食物,只吃光饼,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每次回到家乡,我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扁肉啃光饼。

图中的这位师傅在我上初中时就开着这家光饼店,也是一家20多年的老店了。

 3.米粉

很奇怪桂林米粉这么全国著名,因为我从小到大吃的米粉和桂林米粉一模一样,却这般寂静无声。也许随着大武夷的建设,以后会多出一个品牌-武夷米粉?

武夷米粉其实和桂林米粉几乎一样,区别在于会比桂林米粉更有嚼劲一些,桂林米粉配的是炸腐竹皮,我们配的是油条圈圈,一定要把油条或油饼撕成小段,藏在米粉里。一筷下去,油条混着米粉入口,再配上一口豆浆,哇,一天的幸福时光就此开启。

我最爱的是这种干拌的吃法。

也可以把米粉泡在豆浆里吃。

4.锅边

这名字非常形象,一口大锅,用打好的米浆往锅边一淋,然后盖上锅盖,大火 ,锅里原来的水沸腾后的蒸汽会把米浆熏熟,1分钟后揭开锅盖,把成型的米皮铲入锅中,然后再在锅边淋上一圈米浆,反复几次,最后在锅中撒入青菜,虾米等料一煮,齐活起锅。

锅边的特色在于汤汤水水,营养丰富,特别是带卷的米皮入口,扰动你的舌尖,会让你彻底清醒,开始全新的一天

根据配菜的不同可以延伸很多种类,比如在福州就以海鲜锅边为主了,但在福州基本都是用半成品的米皮去制作的。其口感当然比不上用新鲜的米浆用灶台大锅制作而成的

5.翁子

实在不知道普通话应该怎么翻译。

这是儿时最喜欢的零食之一。制作非常麻烦,小时候家里难得做上一回,后来有专门卖的,挑着2个小篮筐,走街串巷的叫卖,但也是可遇不可求,儿时当远远的听到有叫卖声时,我们几个邻里小孩就拿着碗早早在家门口等着。

把翁子装到碗里后,一定要先在表皮弄出一条缝,然后把辣椒水灌进去。

这样的口感才绝佳。才是翁子该有的味道。

外囊混和些当地的野草(有两种,一是鼠曲草,春天开黄花,另外一种是艾草。)就成这种绿色的,更是难得吃到。

 6.锅巴

其实是在翁子制作过程中的副产品。

好好的米浆不做其它,非要弄出一层锅巴(这个环节技术含量相当高,也相当重要,锅巴的酥脆厚薄,决定了这款美食的质量),形成锅巴后把上面已成熟的米糊起锅,把像锅一样的锅巴起锅后继续把米糊倒入锅里继续做锅巴。

起锅的锅巴一分为四,放入特制的芋头丝和萝卜丝的馅料,你就可以开吃了。

这款美食的重点在于,锅巴的酥脆,芋头丝的爽滑,萝卜丝的酸甜滑嫩同时刺激你的味蕾,太爽…………

由于爱吃的人太多。现在街上有专门制作这个的。

7.麻糍粿

小时候农村酒席必备的,糯米制作而成,有点像成都的糍粑,但更为软糯。

左手摇着把手挤压桶内的糯米,当筒里的糯米溢出木桶时,右手用刀一切,一个个圆溜溜的糯米果就滚到了芝麻粉里了,再用漏勺一捞,吃起。

其实还有种吃法,用芝麻果食材摊平,把油条对折放在上面,再在里面撒上点芝麻粉和砂糖,合上后就一饕餮大餐了,甜甜的,香香的,即软糯又脆脆的口感。太爽。但这种吃法好像已经“失传”了。

8.九层糕

有的地方把“白果”称之为年糕,我们所谓的年糕是这样的。

一般是春节时制作,年年高升嘛。原来制作年糕是每家每户的一件大事,每家过春节时必有的一种仪式。是除夕宴上必需有的一道菜。现在可以直接购买了,很方便。

下图的叫九层糕

当然不一定是九层,九层糕与年糕的区别,前者是用大米磨浆一层一层蒸,后者是用糯米为主掺入大米一起磨浆一次性蒸熟。

吃九层糕的乐趣就在于一层一层撕开慢慢吃。同时似乎也在检验制作者是否真的制作成功,是否真的是一层一层。

9.粽子

在北方生活了20年了,还是最爱家乡的粽子。

北方的粽子的糯米太过松散,感觉包扎者太过随意,一种敷衍的食物当然得不到吃货的共鸣。

家乡的粽子包的特别结实,光此处的用心就已经胜过北方的粽子。另外带点碱的味道。豆沙馅,甜而不腻。



10.春饼

很多地方有,我们家乡的特色是其特有的内在。

刚刨出的冬笋,


豆芽,豆干,韭菜,肉丝,炒熟备好料就可以包春卷了。

春卷皮要用一张半,2张太厚,一张太薄,卷完直接食用。

吃不完的还可以炸着吃,炸春卷也别有一翻美味。


好吃的还有很多,比如包粿


比如黍糕


比如油饼


比如

太多好吃的了,关键是原来很多季节性的美食现在平时都能吃到。

故乡从小就把味觉深植在我们的记忆中,无论我们走得再远,熟悉的味道都会提醒我们,家的方向!!


注:这是一篇旧文,做了些补充和修改,放到这个主题写作里。

D6:2344

你可能感兴趣的:(D6:家乡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