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的科学》:很多好玩的事情,这本书都告诉你答案

《品尝的科学》:很多好玩的事情,这本书都告诉你答案_第1张图片
一本有意思的书


朋友十岁的儿子至今不能吃辛辣食物,朋友和老公都是湖北人,嗜重口味如命,儿子如今还只能吃清淡饮食,是大人们刻意为之。理由是保护儿童的味蕾,保持他味觉的敏感度。人的未来有多种可能,说不定日后会从事一个需要味蕾未经破坏的职业,诸如美食家,品酒师之类。过早让他品尝重口味,损坏他对某些味道的受体,岂不是减少了他人生的某种可能?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无辣不欢,甚至自小就被爷爷用沾有烧酒的筷子挑逗好奇心,是第一次知道小孩的味蕾要如此谨慎对待。除了继续嗜辣如命外,只好慨叹自己未来恐怕是与美食家、品酒师之类失之交臂了。但其实内心还是有点嘀咕,真的需要这么谨慎保护儿童味蕾?

直到读了美国作家约翰·麦奎德所著的《品尝的科学后》,我才有了答案。

书中说,“吃辣的东西时,会出现麻麻的感觉,这是因为受体收到的刺激太大,导致神经细胞暂时‘罢工’。通常情况下,神经细胞会恢复功能,但有时细胞会死掉。”所以才有“吃多了过辣的食物会破坏味蕾,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但确实有那么一点道理”。

因此为了那么一点道理,朋友十岁的儿子至今依旧饮食清淡。不过书中也表示,多吃含有辣椒素的食物对健康有一定的益处,它可以提高新城代谢的速率,有助于燃烧热量。甚至吃辣椒的人群比不吃的寿命长,患糖尿病概率也低。看来,得好好说道说道我那见辣椒如碰到恶魔立刻逃窜的同事们,辣椒是个好东西嘞。

关于这类有趣好玩小案例,《品尝的科学》一书里俯首皆是。比如人吃到甜味是为何会心情大好,雀跃不已;吃到苦时为何会眉头紧锁,鼻子微皱;鲜居然是五种(酸甜苦咸鲜)味道之一;啤酒为何在英国广受欢迎,苦瓜在印度料理中如此普遍;如果在怀孕期间或哺乳期间持续喝萝卜汁的女性,那她们的孩子以后也会比较喜欢萝卜汁的燕麦片;一个偏爱零食的家族一般酒量都差不了;你如果挑食,可以往上追溯一下长辈们是不是也不喜欢吃那类东西... ...


《品尝的科学》:很多好玩的事情,这本书都告诉你答案_第2张图片
关于品尝的秘密

这本科普书籍里都会给你答案,它前前后后,上下求索,上至混沌世界的远古时代,下至能够用科技手段随意操控人类味蕾的现在,用各种案例、神话故事、科学研究,有理有据,抽丝剥茧地一一把品尝这门科学在你眼前铺开。

正如作者在编后里所言“每一本书,都源自一个小小的想法,然后开始收集动力、支持和协助,一路跌跌撞撞,直到集结成书”,书中关于品尝的每个环节也都是如此精心铺展开来。虽说是一本科普书籍,读起来却丝毫不觉枯燥。

全书共分9个章节,去掉致谢和原注部分只有不到290页,这个长度被认为是一本书的最佳长度,9章明细如下:

1、味觉地图。这是关于我们舌头上味蕾分布的。

2、从古至今最关键的五顿饭。从什么动物最早吃东西到我们人类吃什么。

3、苦味基因。你喜欢吃苦吗?为什么有人喜欢苦味有人不喜欢?为什么有人喜欢咖啡的味道?

4、味道文化。关于苦艾酒,关于啤酒,关于九千年前中国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酿的酒,以及,鲜味是一种味道吗?

5、甜蜜诱惑。为什么我们喜欢甜味?为什么我们现在饮食过度?

6、喜好与恶心。为什么我们尝到一些东西时会感到恶心?李希比是怎么发明浓缩汤的?

7、寻找天下第一辣。辣度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有人爱吃辣?以及,辣是一种味道吗?

8、味觉大轰炸。近代垃圾食品的起源,有既健康又好吃的东西吗?

9、关于美味的DNA。寻找终极鲜味。

看着这几章明细,你的味蕾是不是在蠢蠢欲动了?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吃柠檬跟吃甜橙一样整个吃下而面不改色,如果好奇一个人居然在闻到榴莲时会呕吐甚至眩晕,而本来没什么味道的马铃薯在碰到油脂经过油炸后成为风靡全球的快餐食品,都可以翻翻这本书,探寻这些困扰我们问题的奥秘。

至于我,看完《品尝的科学》后,唯一纠结的是,以后会不会让我的小孩在儿童时期吃辣椒呢?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尝的科学》:很多好玩的事情,这本书都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