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平
2017年6月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三成以上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而所学专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期待不符”“迫于就业压力”。
个体情境中,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考虑。无论是出于现实的逼迫,还是对未来的规划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体制内的人脉能决定未来
夏新工作刚满一年,现在在一家设计公司做策划。
对夏新来说策划算是和自己的专业有些相关的,她大学学习的是新闻学。夏新也曾经想成为一名记者,本科的时候写了不少稿件,也学习了节目制作。但她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
”做记者太难了。“夏新说,”现在进电视台之类的都要有关系的。“对于这个说法,夏新有亲身经历。当年夏新在一家市级电视台实习,带她的电视台的老师直接对她说:”这两年台里没有名额,有名额也不能上,因为你没有关系。“名额指的是留在电视台工作的名额。这个名额不是公平竞争,而是凭谁的关系更硬。
夏新出身小村落,没有强硬的关系。夏新离开了,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在媒体工作?
“我以后想做经纪人。“当我问林雨毕业后会做什么工作的时候,林雨答道。
林雨本科阶段读的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中的时候,林雨成绩不突出,但又很想去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于是选择了艺考。
“但是我是先学习的播音与主持,后来才决定艺考的。“林雨说自己对播音与主持感兴趣,所以学了,也只报了这一个方向。
如愿进入大学后,林雨对未来还没有规划。
大二那年,她开始接触商业主持。林雨说自己其实就是想赚钱,在学姐的带领下,第一次做了一场外场主持。“第一次想努力表现最好,有点紧张。“林雨说。
后来接外场主持的工作多了,有了经验后,林雨就不再那么紧张。林雨说,其实接这些兼职也是对专业能力的一种锻炼,让自己更加自信。
从大四开始林雨几乎只要有空就会去做主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林雨渐渐发现,做经纪人更加赚钱。
经纪人带领着一群演员、模特、主持人,介绍给他们工作,同时从他们的报酬里抽取提成,抽取的比例一般在20%以上。
林雨认识一个女经纪,只带外籍模特,一年就能小赚100万。“她是做的比较好的。“林雨的朋友是做主持的,一年可以赚几十万。但对比起来,似乎没有经纪人吸引力更大。
林雨主动说起如果做主持出名了,一次出场费就有几十万了。但林雨不喜欢被关注。“出名是要付出代价的。我觉得自己很普通,怕被骂。“
而对于去电视台之类的传统媒体做主持,林雨说,自己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对电视台有些恐惧。林雨的朋友曾经在电视台实习,朋友告诉她,电视台有些压抑。“我没体验过,道听途说罢了。“
林雨现在是新闻学研究生。我问她有没有想过去电视台之类的做记者,林雨说,自己不擅长记者的工作。
林雨想着以后如果可以,就开个传媒公司,因为挣钱更多。
林雨说:“我的理想是,赚钱!赚钱!“
新闻相关专业已不是未来选项
陈威是应届毕业生,现在在一家游戏公司做游戏运营,这和他的专业毫无关联。
他读的是编辑与出版专业,和新闻和图书有关,和游戏无关。
他现在做游戏运营,完全是自己的选择。
当初填报志愿时,他填报的学校专业全都没录取他。在后来征集志愿的时候,他才被录取,但征集志愿并没有什么选择余地。
毕业前陈威做了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实习,编辑。他觉得编辑的工作实在太无聊了。
“我就果断放弃,转投其他的。”陈威笑着说。
陈威说这种情况会出现是因为高中一直都在学习,高考前一刻都没想过专业,以后要做什么。突然高考完,发现要做一个关乎一生的决定。而家长意见都是奔着就业去的。
陈威还在工作的路上前进,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现在他很喜欢自己的工作,至少是自己的选择。
历史总是相似的,但个体却是独特的。每一年都有无数的学子在专业不对口的岗位上工作,不是单一个体有这种经历。对于那些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而言,他们每个人的选择是自己一手促成。
可能每个人的土壤不同,但土壤不是个体所能决定的。面对这种情况,放平心态,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