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理增慧(一)

1、《创新的智慧从哪里来——禅的思维方法》,书中从佛经搬来的近似原版语句和原味佛门公案占内容比例达90%,作者观点部分不足10%,剩下都是标点。一方面,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另外一方面,对编著者如此粗略地搬运知识有些不齿。禅宗代表列举有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和六祖慧能创立的法眼宗。自达摩来到中国,便有了禅宗,有了禅。禅的含义有多个,比如,让,传,但我们所追求的禅境的意义,大概是本性的空灵。对于自我觉醒的人则称为佛。

修行中首先做到发菩提心,菩提心有两层含义,一层在于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利益一切有情。另一层则是我当成佛。而两者并不孤立,将救苦救难做到极致,达到究竟,自然而然成佛,不用刻意。还有发愿的问题,相当于在行动之前设定的目标。最具代表性的,广为称赞的当属地藏菩萨的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愿望非常有气魄和胸怀。观音菩萨的大愿则是度尽众生消烦恼。实际行动中,当注意到自己的善心,善行,善语。做一件善事容易,坚持做一辈子则不容易。还要悟一个空字,一是自我肉体的空,二是对眼耳鼻舌身意收集外界信息的空,三是对外界信息投射在内心的景象的空。别人的言行,习惯,可能我们很多看不惯,见了生气。这时候就是修行的机会。真正能从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中修炼达到心境如同镜面一样,不论善恶,不管悲喜,只是投出影像来,但镜子不受任何影响,不着不染。

两个和尚路过,看见路别一具尸体,其中一个和尚把尸体找地方埋了,而大师对他们两个人的评价都是正向的。一个看的破肉身乃空,埋与不埋都没什么区别,可能埋了给土里的虫子吃,不埋给野狗野狼食。一个敬重生命,慈悲为怀,用照顾俗世的评判,让尸体也有着落处。这和之前读过的故事道理类似,一个快要饿死的乞丐讨要食物,自己剩的粮食也不多了,给他也对,不给也对。给他是慈善,让他不至于饿肚子,不给是悲悯,尘世受苦,还不如饿死早投胎。

书中搬了大量佛门公案,而内涵需要自己体悟,作者并未留下任何字句。其中一个是怀海禅师和马祖道一的对话。两个人在河边,马祖突然问怀海,是什么? 怀海看到飞过去一群野鸭,随口回答,“野鸭子”。马祖又问,“哪里去了?” 怀海回答,“飞过去了。”马祖听了,伸手过来扭了一下怀海的鼻子,疼的他哇哇大叫,马祖说,“你还说是飞过去了吗”。回去禅房,怀海在屋子里痛哭。别人问怎么哭了。怀海说,“我的鼻孔被马祖扭疼了。”马祖听别人说了怀海的表现和那句话,说“他开悟了”。修行不离“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个大原则。无念,无住是修行功夫,无相才是目的。无念和无住常用修法主要还是念佛。通过佛号,或者佛经,将收拢所有注意力和心念。心归一处,力量和能量便涌现出来。如同一株油菜花没有什么稀奇,当我们看到一大片油菜花,震撼力不容小觑。此外,对于菩提依照从闻而得,从思惟而得和从修而得,分三类,一是声闻菩提,二是缘觉菩提,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日月为双眼,观想宇宙无限人类渺小,自然心中的惦记,不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苍生万灵的未来。

2、《精进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属于一本鸡汤故事汇,包含的内容丰富广泛,不乏母亲的爱是世上最温暖无私的爱,父爱是博大而深沉的爱;友情是人生的必需;爱情属于自然的馈赠;包容天地宽,退让和谐暖;乐于助人帮的会是自己;梦想不灭,才能创造传奇;别被他人的言论吓退,勇敢做自己。

关乎励志列举了一位46岁的男人遭遇车祸,动了多次手术,烧伤植皮将他的脸变成了大花脸,他的手指也被严重烧伤,生活也不能自理。他却不被糟糕的遭遇所吓倒,继续努力生活,继续去开汽车,甚至驾驶飞机。5年后,驾驶飞机的他再次遭遇事故,10块脊椎骨粉碎性骨折,他的腰部以下永远瘫痪,以后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他依旧没有向命运屈服,开始到处演讲,在2006年成功竞选成为美国国会议员,他的名字叫米歇尔。全世界绝对不少各种样式的励志故事,总有一款能激起内心的动力。

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位30岁成名的女歌手,歌迷无数,歌声动人。他的大红大紫,他的如此年轻就能成功让所有人羡慕。在演出结束后,记者围过去采访,“怎么你这么年轻就如此成功”,她淡定地回答,“大家都看到我成功的一面,殊不知我的儿子不会说话,女儿是只能锁在家里的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我们的不知足,推动我们向前奔走。到后来可能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只不过觉得别人有,自己必须有。

感恩也属于永不落幕的话题。我们感恩父母,他们无怨无悔养育我们成人,照顾我们起居,惦记我们冷暖饥饿。感恩同事,他们协作下,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感恩上司,教导与提拔。感恩单位,给了一个展示能力的舞台,给了一个饭碗。感恩爱人,包容理解,一生陪伴。还要感恩敌人对手,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强大。

3、《有灵则鸣·拍出有灵性的摄影作品》,书中序里面作者的一句话说的到位,“我得到的和我失去的一样多”。别人还在享受温暖阳光,品味美妙茶点的时候,他可能风餐露宿,在寻在恰当的机位。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摄影师的成长也需要一步步积累,一张张的历练。不过,自己可能太眼高手低,对于书中的照片并不觉得融入创意,雕刻故事,仅仅属于记录性质。如果你去一趟非洲,摩洛哥,偏僻山区,也能拍出类似的作品。书的文字以日记体形式切入,稍带讲解光影,构图,色彩,形状对照片质量的重要程度。与拍摄地有很大关系,书中模特以黑人居多。听过一场讲座,摄影师分享的经验,摄影得经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在此阶段,山是三角形,圆柱形,长条形,水是直线,曲线,乃至对角线。它们化身成形状,线条,成为美的构成中一种不可缺的元素。

(2020年1月31日,周五,多云)

你可能感兴趣的:(视理增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