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斯科特·派克 《少有人走的路》
1.你不能解决问题,你的人生就会成为问题
和先生一起参加他们公司年会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小伙子,他们部门的产品经理助理。
当时已经不止一次听先生夸奖过他,响当当的毕业院校,五年的同类公司工作经验,人也很精神勤快,很可能下一步现在的产品经理提升之后,他就有机会补缺。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听到先生回家吐槽:
现在的九零后,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说不来就不来,说不请假就不请假,唉……
原来是这个小伙子连续一个星期也没有上班,打电话不接,微信短信email都不回,相熟的同事打电话到家里,父母也不知道他那里去了。
过了十天,小伙子出现了。
大家问什么原因,就说自己心情不好,出去散散心。
跟他关系好的说,是和女朋友分手失恋的原因。
其实,就在这段时间,他们部门里正在选拔推荐去国外培训半年的人选,本来经理向上面推荐了他。
但是在他“失踪”的第二天,就重新填了推荐表。
没有事先请假就玩“失踪”一个星期,当然不会被允许,接着这个小伙子就被迫“主动辞职”了,其实是被部门领导“劝”回家了。
没有谁的生活会顺顺当当碰不上一点挫折,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为一时的情绪所致、意气用事,就“中断”了自己的生活,当你回来想要“继续”的时候,那原来的位置,肯定不会还给你留着。
年龄的增长不等于心智的成熟。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顺顺当当,没有困难挫折。
遇到问题的时候,恨不能让自己不受委屈,全世界都给自己让路,这样的情绪就是心智不成熟的体现。
不能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会让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
而有一些能够很好自我管理、懂得自律的人,在逆境的时候,整顿好心情重新上路,自然能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2.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问题就能自己消失吗
大学打工时认识的小美丽,常常抱怨因为自己是女孩子,家里不重视自己,只培养弟弟,所以高中没有毕业就出来打工,现在根本找不到好工作。
后来,公司提供了免费的软件培训,可以在五点后报名参加,我叫着她一起报名。
小美丽说,自己住的地方太远,要两个小时车程,女孩子太晚回家不安全。
当时的我天真地说可以跟她分享培训笔记,她又说自己当年数学就不好,编程的原理也看不懂。
然后又埋怨爹娘当初让自己看弟弟、做家务,没机会好好读书。
工作出了纰漏,负责小美丽的主管就直接帮她改过来,并且好像大姐姐一样规劝她做事要认真、要多学多做。
我们这些菜鸟都羡慕她有这样一个好主管。
谁知,小美丽在午饭时跟我们吐槽,说他们组的小王因为公司里有人,总是拿到轻松的任务,还总被夸奖;
只要她出点问题就被揪住不放,恨恨地认为别人都对她不公平。
我们听着面面相觑,她嘴里的小王明明经常加班到好晚,而且听说自己出钱报名培训班,大家公认的努力好不好。
明明是自己怨天尤人,不知奋进努力,却把责任都推给了环境,推给别人,认为整个世界都欠她的,都对她不公平。
抱着这样短浅的目光看世界,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这样的人,既不懂得自强,又不能够自律。
即使机会就摆在她眼前,她也有若干理由不努力。
这样的人,好像扶不上墙的烂泥,软软地没有独立的能力。
而另一些真正看懂人生艰难的人,会把手里的烂牌重新排列组合,抓住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为明天而努力。
我常去的那家美容院有个技师叫玉莲,“技师”是客气的叫法,其实是二刚满十岁的小妹妹。
待人总是带着五分笑意,看着好像没有愁事一样。
聊得多了,知道她老家四川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都在上学。
她本人也是高中没上完就出来打工,工资还有一半帮助家里,一半给自己存下。
打工的四五年,开始的时候人家学小半年才能上工的美容按摩技术,她不到三个月就掌握了。
后来又自己买了中医经络穴位推拿按摩的书,没有顾客的时候就自己看,所以顾客都喜欢和她聊天,顾客自然就多。
今年年初,和一个同乡小姐妹合伙,从原来的店里出来,自己租了底商,开了一间小美容店。
因为口碑好,很多顾客都是因她的技术与为人,光顾她的新店。
不抱怨命运不公,不满足于现状,抓紧一切时间与机会学习,日积月累的执着坚持,让这个小妹妹有了全新的机遇,人生因此完全不同。
3.自律到底是什么?
著名心理学医生斯科特·派克 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简单地说,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动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益。
打个比方,一个人每天都有六个小时的工作任务,其中有一项任务非常难,让他特别苦恼,这一项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完成,其他的任务都相对轻松。
开始的时候,他每天都先做其他轻松的事情,把那个困难的事情拖到最后做。但是这五个小时都万分焦虑,一直在为最后的那个大困难担心。
虽然只有一个难题,一天都过得非常不安。
后来,他在别人的指导下,改变了方式。
在早上一开始精力充沛的时候,就打起精神完成那个困难的任务,之后松了一口气,再做其他的事情。
这样一来,闯过第一个小时的困难之后,后面就快乐地完成其他工作了。
这就是推迟满足感的典型事例,只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主动给自己找麻烦,不怕困难,享受到后面幸福的果实。
我们常听老人说“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
就是这个道理。
看清自己面对的问题,不等不拖、不推卸责任,调整自己的做事方式,果断地迎难而上,这就是自律。
只有懂得这些的人,才能不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
勇敢地向自己挑战,为自己赢得不一样的人生。
你的自律终会让人望尘莫及
01
第一次被带到星巴克工作是两年前。
那时,公司几个部门去上海布展和采写。
住的酒店房间很闷,网络很差,稿件的采写、编辑、推送无法有效完成。
各部门分住不同楼层,开会也不方便。
下午4点,日计划一半都没完成。
同事们都说客观环境所致,申请推迟更新网站。
上司L一拍板:必须今天完成,小C,你查查最近的咖啡馆,咱去那工作。
一行5人,带着5台笔记本,去到星巴克。
不知是环境改变的刺激,还是咖啡的提神,抑或自掏腰包的压力,到晚上7点,我们就完成并推送当天8篇稿件——同行媒体中更新最快,内容最丰富的网站。之后几天,我们都在咖啡馆工作。
不得不对上司L多一份敬佩。
L是个很守时很规律的人,每天8点半前到公司。
我们才到公司,他已经完成部门日工作计划,并准备好会议内容。
下午4点多,他基本完成所有工作。
会询问我们的工作进度,查漏补缺,处理问题。
在上海那个星期,即使客观环境变差,也不影响他达成目标。
他依旧早早起床工作,做好计划和应变。
最后一天,部门没有工作任务。
吃早餐遇到L,L先生依旧捧着笔记本在工作,旁边是用餐后的碗碟。
没工作怎么不休息一下?
L说:习惯早起写计划了。
“幸好这几天您带我们去咖啡馆,不然工作恐怕很难完成。”
L笑了,说我的心态需要纠正:“没有咖啡馆,也要想办法完成任务呀,不能只感慨客观环境的改变,还要养成做计划和应对的习惯。不怕,你慢慢来吧。”
原来早起写计划是习惯,原来想办法达成目标、处理任务是习惯。
这个习惯L先生一如既往坚持了5年。这种良性习惯的坚持,叫自律。
难怪,他的计划和执行里没有意外,只有变换形式的应对。
L这种习惯5年的日积月累,终于让我们望尘莫及——不仅是高出我们数倍的工资,还有高我们数段的能力。
02
小说家严歌苓在接受某报刊采访时,被问到作品高产的原因。
她坦言:每天坚持写作2个小时。
哪怕是去旅行,也会写作。
因为旅行带着电脑,常常需要找能坐下的地方写字,朋友们在讨论下一个景点去哪里时,她关心下一个地方远不远?能否及时到达?会不会影响今天写作?
坐车时,别人都在看风景,她在写字。
这影响了同行朋友的心情。
朋友问她:不写会死吗?
她苦笑说:不写会死。
严歌苓觉得写作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欲望,不写的话,就好比一天里缺了一顿饭或一个觉。
此后,约她去旅行的朋友少了,而敢约她去旅行的,必然习惯旅途中也带着写作欲望的她。
除了从不间断的每天写作两个小时,她还保持着长跑的习惯。
尽管年过50,她依旧身材窈窕,面庞清秀,保有旺盛的创作力。
这种近乎自我苛求的自律,让她几乎三四个月就能出一本小说,这种产量让她自己都惊讶。
害怕因为太快完成,被人质疑内容质量,她不得不把完成的小说“压一压”,几个月后再给出版社。
她的作品产量和质量成正比,大量作品被名导演相中,改编成影视作品,搬上银幕。
甚至,很多作品还没完成,就有著名影视人买下版权。
从1979年发表处女作小说《七个战士和一个零》以来,迄今共创作了22部长篇小说,24部中短篇小说(其中的英语版本多是她个人再创作,而不是翻译),还有其他无数剧本和散文……
她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最佳实验小说奖,香港亚洲周刊小说奖,台湾洪醒夫文学奖,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这些金字塔顶端的光芒,累积于一个作家每天两个小时写作的坚持,源于“不写会死”的强大自律。
03
热爱长跑还有另一个作家——村上春树。
他的自律和他畅销的作品一样出名。
每天跑10公里是他的习惯——不光在东京跑步,村上春树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坚持跑步,就好像吃饭睡觉一样稀松平常,但又不可缺失。
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源于他对生活现状的不满——无高挑身材,无健壮体魄,无出色外表,还有贫穷需要摆脱。
他认为,只有通过跑步才能感到世界变化,跑步的勇气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某天沿着马路就跑起来,然后就坚持下来。
当他选择做一名小说家,也不是别人劝说的,而是出于喜欢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成名后,他说:认真想一想,如果要是一切都太过完美的话,那人生只怕没有现在的安逸与舒适了。
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说过: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这是对自律最好诠释。
也是他作品一直畅销的原因——他作品里的主人公总是固执地在寻找一些东西,告别一些什么,丢失一些什么,但那些固执的少年从不在意外界的眼光,从不停止探索的步伐。
这种固执的魅力,不仅给他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让他从“贫穷的三角芝士”里走出来,也为他带来世界范围的读者。
04
去往Q市跑马拉松时,遇到一个女孩。
饭桌上她给我看了半年前她的照片,一身黑色运动服,戴着眼镜,120斤的身体里使得她的笑容敦厚,分辨不出是20岁的纯真还是30岁的宽和。
女孩穿白蕾丝上衣,黑牛仔裤,整个人挺拔美丽,很难把她和照片里的人联系起来。
她说,一开始跑步累到想死,好在坚持下来。半个月后,就习惯了。每天下班去跑10公里,半年瘦了20斤,她也因跑步喜爱上马拉松。
一开始难吗?
难!
但当这种习惯成为肌肉记忆——一下班就忍不住去跑动,一旦不跑就不习惯,就没那么难了。
当一切变得如每天要吃饭,起床要喝一杯水那么容易,一切就会变得简单。
这种自律有什么好处呢?
女孩说,以前下班纠结老半天,不知是去逛街还是看书,也不知去哪里吃饭。
现在下班就跑步的习惯,填补了那段空白时间,也减少她的纠结和决策疲劳。
更惊喜的是,半年里她跑了两次半马,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改变了她的精神状态,以往她觉得生活就这样了,现在她认为自己值得更好的,也有能力去追求。
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减少她工作的疲劳,对生活也多了份热情和目标感。
道别前,女孩跟我分享她今年的目标:4个月练出马甲线,拍一套写真作生日礼物。
嗯,是的,女孩目标感越来越具体,执行力也越来越好。
“每天下班后跑步”的自律让她比原来多了一种选择。
这个选择,把她从纠结去哪间餐馆,去哪里逛街的琐碎生活里拉出来,也拉开与还在纠结的人的差距。
其实,这种选择的余地,这种坚信能抵达美好的信念,这种对人生的掌控感都是从自律开始的。很多人知道,很少人做到。
所以还在默默坚持的你,还在努力达成的你,千万别放弃。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它会淘汰那些停下来的人,这是最公平的。
总有一天,你的日积月累,会变成他人的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