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祸起萧墙》(Morning, Noon and Night)有感

第一次在网上正经地写文,下此决心是因为上大学后,不喜欢所读的专业,每天上课不怎么听讲,大多是期末临时抱佛脚,背重点,背完了,也就过了,成绩还挺好的。渐渐懊悔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就该好好考虑自己究竟想学啥,虽然自己考试失手,但不应瞧着这学校是一本,刚好有补录的机会就报了。进了大学才知道,其实上的什么学校不重要,能否有一技之长才是重要的,大学里没人督促你应该走一条怎样的路,全靠自己去选择。我想既然都花了时间应付考试了,倒不如真真在此学到东西。如今真是吃力不讨好,还要花时间把这4年时光打发过去。幸好我没那么堕落,任由自己天天吃喝玩乐下去,我虽然闲,但正好有时间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读书,虽不是我发自内心想做的事,而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差距,看到同学单单在朋友圈上写的东西就让我惭愧,同样的年纪,我却写不出这样富有诗意的句子。后悔自己年少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上几本,多多思考、感悟,练练笔。然而光是读书,只是用来消遣的,过后只有大概的印象,若让我就此说点什么,却也只能讲个大概的剧情。由此深深感到: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若没有自己对此的见解,读来是无用的,待到某个下笔的时刻,无物可写。

因此,写文是为了输出自己的所感所想,锤炼自己的文笔,算是对得起自己的所耗费的时光吧。以下就是我在上第一篇读书笔记啦。


时间:2017.2.19~2017.20

标题:祸起萧墙(Morning, Noon, and Night)

作者:Sidney Sheldon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译者:俞洪亮、张宏达、陈慧芬

哈里·斯坦福虽贵为商业巨头,但作风狠辣,常无情地打击对手,换来的是却终日战战兢兢,担心随时会被竞争对手报复。作为丈夫:对妻子不忠,经常出轨,甚至让家庭教师怀孕。作为父亲:打击自己的孩子,鄙视长子:泰勒,因为其是同性恋者,为了颜面,就逼迫其娶妻以掩盖;嘲笑二女儿肯德尔的容貌,认为其长了一张马脸……子女对他可谓又爱又恨,巴不得他早点死,但又一直渴望得到他的认同。由此,磨练了他们顽强、不畏艰苦的性格,相继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然而,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不是让其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良好的品性,这才是一生受用的东西。残缺的家庭孕育出来的孩子的心灵是不健全的:

泰勒表面上是铁面无私的法官,却为了吸引、讨好同性恋人“李”的目光而策划了父亲的死。整个计划非常周密:首先收买哈里的保镖,让其杀害父亲,伪装成船难,接着让玛戈·波斯纳冒名顶替同父异母的妹妹茱莉亚,以获得多一份财产。后因玛戈·波斯纳起了贪念,想独吞遗产,使泰勒不得不弃棋,将其送进精神病院。在证明“茱莉亚”的身份中,利用哈尔·贝克顾家的弱点,让其假冒专家做假的DNA测试等等。可笑的是,他心心念念的“李”根本没把他放在心上,最后的态度转变不过是得知泰勒将拥有巨额遗产。

肯德尔虽是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却因懦弱而肇事逃逸,且被人要挟,这个人正是“爱她”的丈夫,原因是她事业心太重,不顾其感受。

伍迪是花花公子,娶了女招待为妻。在一次打马球受伤后染上毒瘾,提供毒品的正是是他的妻子--表面上是自卑,胆小的,受尽社区里得富人的嘲笑的佩姬。她受够了卑微地活着,决心报复伍迪,从贩毒的哥哥那里弄来毒品。

我本无意读Sidney Sheldon的小说,不过由于是刚开学,学校图书馆的书籍调整,位置都乱了,想读的小说找不到(真是惭愧,好歹是学过信息素养这门课,老师有讲过图书馆图书排放规律,却屡次找不到想要看的书),就随手找了一本。看到简介时就猜到应该是豪门争家产的戏码,但只是拿来消遣的,也无所谓了。但读着发现作者不愧是被誉为世上最会讲故事的人,曾是编剧的缘故?这部书读起来有一种电影般跌宕起伏的感觉,确实能抓住眼球。我本以为是各兄弟姐妹为了争遗产而头破血流,顶多女主是个心善、不爱财、被人陷害,俗称“玛丽苏”的角色,没想到这是一部悬疑剧。确实没想到言语体现着沉稳、理智的泰勒是杀害其父的主谋。也没想到肯德尔的枕边人不仅以其肇事逃逸一直敲诈她,还出轨。卑微、不敢反抗的佩姬使伍迪患上毒瘾。而且作者在故事开头就对哈里的子女一一花了一定的篇幅去描述他/她的人生经历,看似已经将他们一览无余,除了明显地看出肯德尔被人威胁,其他两人看不出有什么可疑的迹象。原来真正的戏码在后头,等待我们一一揭晓。

不管怎样,《祸起萧墙》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还给众人开了一个玩笑:原来哈里的商业王国名存实亡,留给子女的只是巨额债务。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结局:泰勒不甘就此伏法,一枪了结自己;肯德尔终于提起勇气自首,但命运弄人,就在这时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考提奖;伍迪最终决心摆脱佩姬,并意识到自己真正要珍惜的是谁;而茱莉亚是幸运的,虽然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在母亲的爱中健康成长,现在因遗产事件遇到了心中所爱:史蒂夫。

耐人寻味的是,在世人已知没有所谓的巨额遗产的情况下,故事的最后仍有女子宣称是“茱莉亚·斯坦福”,这更让我想起一些电影最后的场景,也是这般,不知道怎样描述,但我想这就是那所谓的将故事提高一个境界的常用手法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祸起萧墙》(Morning, Noon and Night)有感)